佛弟子文库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宏海法师  2019/0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问: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听到各种各样的说法,还是有一些疑惑,所以至今都没有皈依,请您能为我开示,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宏海法师答:那正好借着这位同修提问的因缘,我就说说有关皈依的一些误区。但凡稍微了解一些佛法,或者跟佛门有接触的人,都知道皈依的概念,我们不管以什么因缘开始走进佛门,了解佛法,那么所迈的第一步就是要从皈依做起。皈依就是把三宝作为生命和精神依托的对象,去归向、投靠。

由于我们这个时代主流价值观长久以来对于佛门的一种不正确的引导,让大众产生对佛门,包括所谓的皈依都有很多的误区。因为我经常遇到一些人,就是因为对皈依的一些误解,而一直在佛门外徘徊。

误区1:皈依了就必须要吃素

比如说第一点误区就是:认为皈依了以后就成为一名三宝弟子,就必须要吃素了。首先告诉大家一点,当然吃素是好,戒杀护生,能够长养我们的慈悲心嘛。另外我们这个时代环境下从食品的安全来讲,吃素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当然很多时候,有的人觉得说吃素没有营养,那你想想牛呀、马呀它都是素食动物,它的力量反而更大,也不缺营养,所以可以肯定地跟大家讲,吃素一点儿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尽管吃素有如此大利益,但要告诉大家的是,吃素并不是皈依的必要条件,这是第一点。受了三皈依以后,乃至受了五戒都没有要求一定要吃素。

受了五戒后,对于杀生这一戒条,只是要求你不亲自去造这个杀业而已,跟吃素是无关的,只有受了菩萨戒的弟子,才在戒条上明文规定说要吃素。所以说大家要记住第一个误区就是说:皈依并不是要求一定得吃素,除非你自己发愿,可以吃这个三净肉,就是不为我而杀,没有看见杀它的场面,没有听到它被杀的这个惨叫声,这就叫三净肉,就可以吃。

对于说到底还是要吃素的问题,我们要知道这是自然而然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理解这个吃素者,但是其实恰恰有可能是他皈依了以后,随着对于佛法学习的这种深入,这种境界的提高,他是自然而然地放下了那个吃肉的行为,不是管着不让他吃,而是他自己不想吃,这是一个好的状态,一个好的结果。但是我们开始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吃素,由于误以为学佛一定要从开始就吃素,所以把很多人皈依的因缘挡在了佛门之外。这是第一点,大家记住并不是一定要吃素。

误区2:皈依了三宝就一定要出家

还有一个误区就更荒唐了,以为皈依三宝以后就是要出家。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人,他说:法师法师,我能不能皈依?我说,你当然可以皈依。他说,那我还想结婚呢。你看真正的出家,他是要舍弃了世间所有的家亲眷属的关系,然后把自己的生命,安立在弘扬佛法和修行解脱上,是这么一个人生理想。出家是要具足非常深厚的福德,要有大的善根和殊胜的因缘,才能成就出家这样一种人生选择。

你皈依三宝,只是说你对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宇宙人生实相,你相信这就是真理,你认同了。进而你产生了想学习佛法,了解佛法,追随着出家人去学习的这一种愿望,仅此而已。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明就理,就以为说皈依一定要出家,不能在家了,就没有了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这回事了,大错特错了。皈依三宝以后你正好成家,成家以后全家都来皈依三宝,这是多好的事啊,所以这是第二个误区,就是以为皈依一定要出家。

误区3:自己业障深重不能皈依

第三个误区这就等于说,自己把自己看得太低。有的人也来问说: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具足什么样的发心才能皈依?我往往会回一句,只要你不杀人放火就可以皈依,乃至你杀人、放火,后悔了你去把它忏悔掉,改过了也可以皈依,这就是佛门广大,“回头是岸”。

还有往往碰到一些人他对佛法还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什么叫做业障、烦恼,他就会自己把自己给判了一个定位,说我这个人业障深重,每天要造好多业,做不好的事呀等等,你们这属于四大皆空了,我这是凡夫俗子心不净,不能皈依,以此理由就逃之夭夭,就生怕跟这个皈依沾上边。

看上去,貌似这是一种觉得自己不行,其实是反面地说明,存在以为自己很有见解的一种错误。正因为我们不行,由于我们不懂,所以我们才说要走进佛门,依着佛菩萨所觉悟到的真理,依靠三宝引领着走向智慧和解脱。要是我们已经学得修学得圆满了,什么也具足了,就快成佛了,那还要皈依干嘛呢。

误区4:心中有佛何必拘泥于形式

还有一些人,带着我慢,觉得他了解了一些佛法的道理,或者认识一些佛教常识,就觉得自己依之而行就可以了。他认为说:我心诚就可以了,我心中有佛,我就不拘于这个形式了。貌似这个很有道理的话,是一种能典型的邪见。带着我慢,觉得学佛我了解了道理,或者说认识一些常识,就觉得自己依之而行就可以了,大家想想如果没有这个形式,怎么体现你心里有佛呢?因为我们一个人的所有行为作风,每天的生活状态,人情来往,都是我们心的体现。甚至我们外在所处的环境,也都是我们唯心所现的。

那你心里有佛,为什么在这个形式上就没有了呢?形式也是心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观念,这是很麻烦的。他貌似也相信三宝的功德,也能产生很大的恭敬心,其实是给很多人制造障碍,甚至由于他的这种邪知邪见的影响,把许多人的法身慧命都耽误或断灭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皈依三宝是一个非常积极灿烂,光明正大的事,也是需要我们有很大的信心,踊跃去成就的事。皈依三宝后,作为佛的四众弟子之一,去跟所有的有缘人,分享皈依的这种法喜,正确的去讲皈依的这种见解知识,这样就会使得佛教有更健康的发展。

所以希望我们已经皈依了的佛弟子们,要勇敢地去,一方面承担自己的皈依的这个身心,二一方面也用自己如法皈依的身心,来感染影响别人,让所有的有缘都能够走近三宝,进而皈依三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佛弟子可以出于礼节而合掌礼拜外道吗

问: 遇到道教的塑像、儒家的大德、道教的先辈时,如果...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

如何处理家庭里面的烦恼

问: 请问师父为什么我们在外面的烦恼倒是好处理,但...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 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

星云大师《福报与福气》

福报,这是人人所希求的!人的身体胖了,就说「你发福...

念佛后不想看书、做事的心态对吗

问: 弟子越来越欢喜念佛,感觉念佛时心容易得定。但时...

在家如何修行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

大安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什么意思

问: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

销我亿劫颠倒想

《首楞严王三昧》它所破的当然是烦恼。我们刚刚讲过烦...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

佛教的皈依仪轨

皈依是梵文saranad的意译,也译为归依,是说佛法广大...

【佛教词典】判教

判别教相。佛教传入中国后,经中国学者,各据己见,将...

【佛教词典】师资

师弟、师徒之意。师,教训徒弟者;资,为师所施教之资...

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

问: 请问把去世多年的人挂牌超度,能否有效果?能否从...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

人类一思考,鬼神就知道

鬼神为什么能知道呢?佛门中云:鬼神有五通,即天眼通...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

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要懂得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中国古诗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佛法的力量不会消失掉,它会不断引导你

为什么佛陀敢施设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

星云大师: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的所有经典,都是座谈会的纪录!虽然在三藏十二部...

只剩一具尸首,你还想她吗

一个人的一口气没有断,很像一个样子。等到无常鬼一到...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清净臭秽,寄此陶炼耳

【原文】 唐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疠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