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用果报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业力

净界法师  2024/06/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用果报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业力

若从因缘观来观察,我们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上,每一个剎那生命都要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受用果报,一是创造因地。一方面我们继承过去的业力,遇到很多人事的因缘,承受由前生的业力所创造的果报,可能是快乐的果报,或者是痛苦的果报;另一方面,自己以什么心态来面对果报,所采取的行动又创造了另一个业力。所以我们的生命体在每一个点上,在受用果报时,也在创造新的业力。

因此我们的生命有两种选择: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一)众生畏果:

颠倒的众生并不在乎造什么业,他是畏果,他重视的是果报,现前的生命不能有痛苦,只能有安乐。为了成就暂时的安乐,不惜造作罪业,即使罪业会召感来生痛苦的果报,他也不畏惧,所以说是颠倒。众生畏果,只重视眼前的果报,而忽略了因地的业力。

(二)菩萨畏因:

一个有智慧的菩萨畏因,他遇到不如意的果报是逆来顺受,因为这是过去的业力所创造,随缘消旧业,自己认命承受果报。他所在乎的是面对果报时,所采取的行动决不能造罪业,若造罪业,这罪业必定召感来生的痛苦,所以菩萨他很重视因地。

菩萨因修无常观,他会注意生命的因地。若不修无常观,以须臾之乐,招长劫之殃。只追求眼前的快乐,而不在乎这眼前之乐所造的恶业,就犹如刃蜜炬风,只见刀上的蜂蜜,而未见蜂蜜后面的一把刀。故一个有志于成就出世间功德者,对眼前的安乐所带动的罪业,应该感到恐惧而知反省。

无常观的涵义,简单的说,佛弟子对生命的观察,生命的重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因为最后的结果,自己并不能控制,那是前生的因缘,不可能再回到前生去改变业力。现在的身相的外表,内心的善恶功能,及外在的人事因缘,这些是前生的业力所召感,我们只能随缘消旧业。

重点在于我们如何过这一生,以什么心态面对顺逆的境界,又造作累积了什么业力,这才是我们所在乎的,因为今生的业力又会召感来生的果报。自己会有这种觉悟,是因为修无常观,故能从眼前的境界中跳脱出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娑婆世界的苦与乐

蕅益大师解释经文,他习惯性用对比的方式,我们看第一...

比丘命终之后趣向何处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佛陀告诉比丘...

野狐禅「不落因果」

《无门关》第二则里有百丈野狐的公案。 百丈和尚,凡...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

良医之门病者多。世间人有了病,都要到医生那里去,你...

【推荐】会伤害我们的是对事情的想法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约搭公车去赴会,车上乘客拥挤,...

学佛后必须知道的八项因果定律

1.改脾气是关键 学佛后,首先要改掉生气的脾气,因为它...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

任何生死关头一定要记得念佛

我们以后碰到任何生死关头,要注意了,一定要念佛,别...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弘一大师:简易施食仪轨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素食者如何保证均衡的营养

素食者如何才能在日常饮食中保证均衡营养呢?英国食品...

知足是内在的觉醒

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

《法华经》中最精彩的七个比喻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华经...

【佛教词典】五字严身观

以阿缚罗贺佉五字庄严行者之身,而修显本有之法身,此...

【佛教词典】开心入智阖智

(术语)金刚界五相成身之前说此三种。开心者,为入无...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原文: 唐抚州刺史妇祖氏,皈敬地藏大士,信心真切,惟...

我们生命的真相

我们要思惟到,我们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这种得人身之...

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

【原文】 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

三类冤业

冤业一般讲三类。第一个是你有命债,叫杀冤。你今生为...

鬼子母

在古印度一座幽深的山谷中,住着老鬼王波阇迦,和他的...

人死以后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吗

问: 根据统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的...

自立法师:观音菩萨聪明偈

我介绍一首「求聪明」的偈子,这是我做小和尚的时候自...

具此三心者,必生极乐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

有一位年轻的学生,和同伴到远方旅行,长途路遥不堪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