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娑婆世界的苦与乐

净界法师  2011/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蕅益大师解释经文,他习惯性用对比的方式,我们看第一段:

我们先讲我们住在娑婆世界的身心状态。

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生命是有苦受跟乐受,娑婆世界你很难十全十美,你有这一部分如意安乐的果报,你就有另外一分不如意:你看福报很大,身体却不好;你身体很健康,但是为了衣食而奔忙。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是业报身,是业力所招感的一个身心。

如果我们今天反省一下,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在造业的时候,你不是一天都全部造善业,哪有一个人白天、晚上全部都是造善业呢?你可能大部分的时间造善业,但偶尔也会起一些恶念。我们一般是造了善业、也造了恶业,这善恶业夹杂在阿赖耶识当中;所以你得果报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出来了。

你有一些果报让你如意,有些果报让你不如意了,这个很正常。

甚至于我们可以说娑婆世界是苦多乐少:我们过去没有学佛的时候,造的罪业是多,偶尔造造善业,所以苦乐相杂;但是说身心世界的果报是苦乐相杂,这样的认识是很粗浅的。

如果从本质上来看,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你不如意的果报是痛苦──短命、多病、贫穷等等,这让我们感到逼迫、不称心如意,这个容易理解。

乐是坏苦不久住故,这个地方,包括修行人也很难参透。

说我过去造了善业──富贵从布施中来、尊贵从持戒中来、庄严从忍辱中来,你得到这个富贵、庄严的果报,你应该感到满意了吧?不对!其实这个快乐的感受,本身就是苦。

为什么?因为他有无常败坏的危机。你得到这个安乐的果报,你心有一种不安全感在里面,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破坏?说你这间房子盖得很漂亮,但是这间房子盖在地震带上,你哪一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这间房子被破坏了!

所以我们凡夫对果报体是有所执着,心有所住,当你对快乐的果报产生习惯性的执着,等它消失以后,你就会很痛苦。所以说快乐的果报,因为有一种不安稳性,所以这个就是苦,这个诸位要参透的。

第三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

你说我也没有什么快乐、也没有什么痛苦,安住在一个平等的舍受,其实这个也是苦。

为什么?因为它这种流动性,相对涅槃来说,也是一种不寂静的痛苦,这个是很微细的。

总而言之,娑婆世界如果从本质上来说──完全是痛苦的,没有快乐的感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找回那个没有结婚前的你

一位妇人在河边寻死,被路过的船夫搭救了,询问原因,...

对一切苦不起嗔恚之心

三善十一者: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

饿鬼道之苦

看第二个。饿鬼的苦,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

身患苦,心不患苦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

临终前身体四大的变化

说到人的死亡,其实人天天随时在死,不只一年一月的衰...

要经过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错觉

每次坐计程车,司机就问:师父,你看起来没有几岁,为...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

你不贪了,苦就没有了

一切众生在怖畏当中、衰恼当中、忧患无明的暗蔽当中,...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

既然罪性本空,为什么还要忏悔

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前面我们讲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

一定要让学佛成为快乐的事

实际我个人24岁出家到现在60岁,我们师父们也可以见证...

【佛教词典】名德首座

(职位)名德首座者,非住职之称,择有名闻德行者为名...

【佛教词典】蓝勃卢山龙池

【蓝勃卢山龙池】 p1423 西域记三卷五页云:观自在菩萨...

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起

问: 请师父您给我们讲一下殊胜的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

四念处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

势利的世间

世间有富贵贫贱和好运恶运。人的内心也有贪嗔痴和奸恶...

究竟是谁在烦恼

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说,如...

先修空观来破执着

在《楞严经》的思想模式,就是空假中三观。你遇到任何...

家庭也是道场

【提要】: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

佛门秘传除病健身法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

找到幸福的开关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喧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

木瓜5大法宝护肝脏

木瓜的营养保健作用流传已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