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众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

大安法师  2025/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众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

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

这就具体地解释文殊师利菩萨。这个法王子,首先看这个法王。法王是于一切法得自在。法王,王有自在义,有主宰义。那么,于一切法得自在、主宰者,就是法王,唯佛能称为法王。那么文殊为什么称为法王子呢?他是这个佛的真子,能够继承佛的家业,这个续佛慧命,就称为法王子。

那么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乘佛法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位菩萨,大乘经典常常出现,在小乘经典当中他示现的是一位婆罗门家庭出身的,在大乘佛典当中称为七佛之师,过去已经早已成就的一尊古佛,叫龙种尊王如来,得一切种智,这一次是倒驾慈航来做释迦牟尼佛的这样的座下的菩萨。所以他具有无量的智慧,智慧第一。所以文殊菩萨在佛教是表智慧。他手上拿着的是如意,或者宝剑,都是表智慧的意思。

那么文殊放在第一,也就表明这个净土一法,非勇猛实智,这个实智就是实相的智慧,称为根本智。在这个《华严》里面,文殊的智慧就是在十信位满,开根本智,是善财童子的这样一个表法。这个根本智表明,没有这种根本智是很难证解净土法门的,因为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没有甚深的般若智慧开发勇猛的根本智,是不能当下担荷的。

所以这个文殊师利菩萨,他另外还有三个不同的称号:有的时候叫妙首,妙首呢,就表明表信。信为道源功德母,是一切功德的头首就叫妙首。又称为妙吉祥,表明这个以根本智所引导的一些行持,能够吉祥如意。吉解之行,称为妙吉祥。又称为妙德,妙德就是表智。所以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法当中表信,表妙行,表妙智。

所以他跟净土法门是非常具有深刻因缘的。我们看一部经,讲以文殊根本智修一行三昧,修一相三昧,就是指修念佛。由于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成就无量的功德,成就种种陀罗尼。

在我们东林寺啊,这个文殊菩萨跟我们东林寺也有很深的因缘。这个般若云台,这是慧远大师启建白莲社的地方。他为什么在般若云台,这个地方建斋,发誓求生净土?这里也是表达着般若的智慧才能够把这种深刻的信愿给启发出来。

慧远大师生前,当时有一尊金文殊像,是阿育王制的,也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因缘。在这个湖北的寒溪寺有一个官员想把他运走,结果沉到江里去了,他就这个官员派了很多人打捞都打捞不上来。结果是慧远大师这种祈祷啊,感应哪,那个金文殊从江里面出来了,到了东林寺。所以当时建了一个文殊阁,来供养这尊金文殊。这尊金文殊据说,我们的寺院老比丘说,文革的时候被毁了。如果这尊金文殊还在的话,应该说这是国宝级的文物了,阿育王制的。他最先的缘起是出现在广州一带的海底里面,放光打捞出来的。

所以我们想这个慧远大师在这里建文殊阁,启建般若云台,他是深刻地理解到这样的大乘佛法,文殊的实智,包括前面舍利弗所表现的在声闻众当中的智慧第一的权智,对于证解净土法门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了解诸法的空性,就很难把握净土的妙有,以及由真空妙有所体现的佛的大慈悲心、大愿力的这样的功德。所以正因为这样,就把文殊菩萨放在首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口业清净得大智慧

密迹金刚力士告诉寂意菩萨:过去久远世时,有位神仙名...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

远离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

福慧双修的重要

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有兄弟二人一起出家求道。哥哥每...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四十八大愿——(第15愿)寿命修短随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

勿登山而网禽鸟

勿登山而网禽鸟, 就是不要登到山上去捕猎那些禽鸟,这...

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破四相

问: 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破四相,请师父开示? 大安法...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

【佛教词典】三般若

般若者,圆常之大觉也。一觉有三德:   一、实相般若...

【佛教词典】善心死

【善心死】 p1137 瑜伽一卷十四页云:云何善心死?犹如...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

临终助念要避免「瞎张罗」

临终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办,要按印祖撰述的《临终...

敬老院墙上的一段话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

谤骂世尊的婆罗门

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一天,佛在只园精舍外空地经行,...

远离杀生,能令你恶的果报消失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

内心深处要厌离到彻骨彻髓

为什么净土法门讲信愿?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这厌离娑...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善恶以什么为标准

佛说戒律就是世出世间善恶的基本准则。因果是规律,戒...

情重是堕三恶道之因

佛在楞严经中指出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纯想即飞(生天)...

星云大师《贫穷就是罪恶》

我初入丛林古寺参学时,发现有些人以穿褴褛衣衫为标榜...

看护比丘,就等于看护佛陀

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

小孩患有自闭症,该怎么办

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