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2016/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有一次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带着许多天子和天女们,前往难檀槃那园游玩。当时有一位天人,见到眼前妙丽庄严的胜景,不禁愉快地吟起偈子:‘不见难檀园,则不知有乐,诸天之所居,无有过是者。’

另一位天子听到此偈便说:‘你不具有真实的智慧,无法分别什么是正确的道理,忧苦的事情,反而说成是快乐之事;不坚牢、不可靠的东西,却以为是坚牢而可倚靠的;无常变化之法,又当做是真实不变的常法。难道你未曾听闻如来所开示的偈子吗?’

世尊开示:‘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寂灭最为乐。’

世尊开示的义理真实不虚,此偈犹仍在耳,怎么一到了难檀园,便说这里是天上人间最快乐的地方呢?你应当要知道如来曾说的四流之法——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一切众生如果沉没在这四流当中,是无法成道证果的。”

“所谓欲流,‘欲’就是指五欲。如果眼睛看到外面种种色尘境界,起诸想着而念念不舍;耳朵听到种种音声,便随声尘起心动念;鼻子闻到种种味道,心识便跟着香尘起诸分别;舌头尝到浓淡甘辛百味殊好,便起识想而沉溺耽染;此身碰到细滑冷暖诸触觉受,心念便生喜恶,这样就是落入了五欲境界当中,流转生死。”

“有流的‘有’是指‘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论果报为何,仍在六道中,各随所做善恶之业,即感善恶之报,因果不亡,流转生死,故名为有。”

“见流则是知见上的错误,能使众生长夜飘流轮转于三界六道之中,无法出离,故名曰‘见流’。一般人对于世界是常、是无常,世界有边或无边,乃至此身是我、非我等,有种种颠倒错谬的见解与看法,这些错误荒谬的身见、边见、邪见等,迷误众生堕落生死长劫轮回,不能出离,是名见流。”

“什么是‘无明流’呢?所谓无明,就是无知、无信、无见;心怀贪欲希求想望,被贪欲、瞋恚、睡眠、掉举悔恨、疑心五种烦恼覆盖了清净本然自性,使得心性真实功德无法彰显;加上对苦、集、灭、道四谛的义理,既不明了,也不修习,头出头没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无法解脱,所以称为无明流。”“天子们应当要知道,如来真实之语而说此四流,如果众生沉没在四流当中,终究无法得到真实解脱而成道。”

“那位天子听完这些话,便以如力士屈伸手臂般的速度,急速从三十三天下来,到了如来面前,顶礼世尊双足后,退在一面,恭敬地赞叹道:善哉世尊!如来开示说‘四流’之法。如果一般凡夫不曾听闻、了解‘四流’之理,一定不能获得‘四乐’——休息乐、正觉乐、沙门乐、涅槃乐。世尊点头回答:‘是的,天子,正如你所说,如果凡夫之人不能觉知四流的过患,不能出离,就不能得到这四种清净法乐。’”

“于是世尊又对这位天子开示布施、持戒、修善积福生天之法,并为其说欲望是不清净之法,追求欲望实为有漏的过患,唯有离欲清净才能安乐自在。闻法之时,天子便发起欢喜之心,世尊又继续为他广博深入地开示四流及四乐的内容义趣,天子心无杂念专精一意,一边听法、一边思惟修习,心中尘垢迥脱,便得到法眼净。”

“比丘们!如来今日同样也为你们宣说此四法与四乐,当用心思惟修习、进趣四谛道品,如是精进,如是一心修学!”当时在会诸比丘,闻佛开示法要,皆欢喜生信,依着教诲,精进修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增上品三十一(九)》

省思:

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欲出四流,治心离欲当为第一。古德言:“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防欲当如挽逆水之舟,常恐稍一松手,便将前功全弃,故须实实在在地,在心念中做功夫,不做表面、不虚应故事,日常对境常自觉察、觉照、反省检讨,以出于欲流为目标。更进一步思惟四谛之理,以智慧去除心中无明烦恼,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颠倒知见,如是超越四流,即是离欲寂静最自在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智者大师讲出两句话来形...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

只有一切顿舍,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对这个世间的舍,要从真实心里面真的你能舍得掉,真的...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离娑婆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把慈悲心体现在生活中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个流浪者来到一位比丘的禅...

心中越善,离佛越近

山上有座庙,庙前有棵树。 院里有功德碑,碑上第一行...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约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

【佛教词典】欲取

贪欲的心取著五尘的境界,为四取之一。...

【佛教词典】欲界

谓于欲境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欲界。复次欲贪...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再回来就很自在了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

小心你的口业

佛世的时候,有一位长者的妻子,怀孕之后,身体就臭秽...

花椰菜能预防皮肤癌

花椰菜中含有的异硫氰酸盐能帮助人体免受紫外线伤害,...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

放生狐狸报恩记

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

八个修行中「错上加错」的问题

人犯错很正常,因为圣人给了我们理由,那就是:我们不...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真正悟道的人,他有绝对的包容

着法执的人很多,就会自立门户,无相,它是一种法,很...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

星云大师《为什么》

各位法师、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