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守财狗

证严法师  201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一点点的时间来训练,慢慢地累积,就能养成很好的思考习惯,调伏向外奔驰的「心念」。

佛陀最关心众生的心念,所以应机施教、化导众生;在佛经里面,佛陀常常提起众生前世今生的事例,作为教导我们的教材。

执著财富的习气 轮回相传

有一次,佛陀从杜提长者的门口经过,探头一看,这位长者不在家,但见长者家富丽堂皇,所用的东西都是很舒服的,还在大厅旁放著一张可以半靠半躺的椅子。

长者家中养了一条狗,他非常宠爱这条狗。平时,大厅的躺椅一般人不可以坐,但是,这只狗三餐都会爬上这张椅子吃饭,他们甚至用很漂亮的碗装著很好的食物喂它。

佛陀经过时,刚好狗在吃饭,这只狗看到佛陀探头进来,就从椅子上跳下来,很凶狠地一直吠,使得佛陀没有办法靠近。佛陀对著狗说:「你就是这分贪瞋痴念不去除,过去生这样,现在生也是这样,还是这个习气不断啊!」然后就转头离去。

狗听了佛陀说的这些话,就闷闷不乐地趴在地上。没多久,杜提长者回来了,这只狗也不像平日般欢喜地前后缠著,仍然趴在地上不动!连主人叫它,它也不理,甚至从表情来看,也是很不高兴的样子。

于是主人就问佣人,是谁得罪了它?为什么它会不高兴?佣人就向主人报告说,刚才佛陀来过,这只狗从椅子上跳下来大声吠叫,佛陀讲了几句话,它就静了下来,连饭都没有再吃。

这位长者爱狗心切,马上去找佛陀,问说:「您是那么慈悲,但为什么从我家经过,却骂我的狗,让它闷闷不乐呢?」

佛陀回答:「你那么关心这只狗,是因为这只狗过去生是你父亲,所以你关心它,它喜欢你,这是很正常的事。」

杜提长者听佛陀这么说,难免心中生疑,于是问道:「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是我的父亲呢?」

佛陀说:「他有守财执著的习气。在你小时候,他怕财产失落,所以埋藏一些金子和财物;因为他执著的念头很重,死了以后,还不放心这些金银财宝,所以又再回来投胎到你养的母狗胎内。一出生它就特别爱你,平时也没有离开它前生所坐的地方。你若不相信,可回去问它,过去所藏的财物在哪里?」

这位长者听了之后,就回去了。回到家后,他真的摸摸这只狗,蹲下来向它说:「你若真的是我父亲,就带我去你埋藏财物的地方。」

结果,这只狗在大椅子底下不停地嗅,并且用爪子一直扒。长者看到这只狗的举动,半信半疑,于是叫工人移开椅子下的地砖,然后慢慢地挖啊挖的,果真掘了一尺多深就发现许多装金银财物的瓮,还有珠宝箱,全部都藏放在这张椅子的地下啊!

这位长者看到这些东西时,不禁泪流满面地说:「可怕!心念执著实在可怕!我的父亲为了守这些财物,竟然在往生以后,还回来投胎生为一只守财狗啊!真是可怜、可悲、又可怕!」

自我训练 洗除染著的习气

所以说,人若不好好地控制心念,一旦执著心深植了,则习气不只在今生,还要带到来生去啊!

执著、爱染就像一条绳索;贪念,就像一条锁链。将来即使舍了这个身体,来生还是会被这条炼子锁在这分最烦恼的业障里。所以,学佛要自我训练,洗除染著的习气,锻炼出自我超越的定心。

就像静坐时,刚开始难免脚会痛,心会乱,但是几分钟累积下来,就是一片清凉、一片轻安。

心乱,是时间累积下来的习气,心定――是自我训练培养的心念。习气是时间累积所养成的,不只在今生此世,甚至还会带到来生来世。

学佛、念佛是为了学佛陀的自在解脱,学佛陀的爱心、舍念……,把不好的习气洗掉,把好的观念、行为建立起来。

总之,要学佛陀,就要一分一秒慢慢地自我锻炼:锻炼一片清净无染的心念,更进一步学得佛陀的智慧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不偷不盗,一生无忧

很多人觉得非常委屈:一辈子什么缺德事也没干,为什么...

悭与舍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饶,以不能孝养双...

【推荐】地狱五条根,财为第一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什么把财放在第一位,因为...

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

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你内心当...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

布施的人才是受益的人

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

我所鸟

佛陀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

疑人窃斧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的,于是...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

快乐不在环境,而在于心境

一位哲人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

【佛教词典】十报法经

凡二卷。后汉安世高译。全称长阿含十报法经。收于大正...

【佛教词典】能见

【能见】 p0891   五事毗婆沙论上九页云:问:谁能见...

带业往生是否包括五逆十恶

问: 带业往生和所带的业包括些什么业?是否包括五逆...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黑社会变莲池海会--佛号功德触动宿世善种子

这是发生在我当内科住院医师时的一件事那个月轮到我照...

念佛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

佛号转见浊巧入佛智

见浊即见解上的浊乱,即五种见解上的浊乱。 第一是身见...

《普劝戒杀吃素挽回劫运说》白话大意

印光大师原文: 甚矣,世人习为残忍,事事以杀生为礼...

净土法门不需要标新立异

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苦的本质,所以出离心很重...

修七支供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

人生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

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一者感恩。二者奉献。 别人对我们...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