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不贪欲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有一子,年约十二、三岁。当长者夫妇往生时,其子年纪尚幼,不善理家,所以没有几年便散尽家产,落得以乞讨为生。一天,他父亲生前的一位好友,同样也是大富长者,在街头见到这位晚辈落魄的情景,询问详由后,心生怜悯,便决定帮助他脱离这样的困境。父亲的好友不但将女儿许配给他,并送给他车马、奴婢及巨额的财产;不但如此,还帮他建立房舍,另立门户。

但是长者子生性懒散,又不善于理家算计,所以不久又坐吃山空,家财耗尽。长者不忍女儿受苦,只好又给了他一笔钱,没想到长者子故态复萌,无可救药,最后还是将钱花光。父亲的好友认为既已多次救济他财物,他却始终挥霍无度,无法造就,便想要强迫女儿改嫁他人。正当父亲与族人商议此事时,女儿不小心听到这个消息,回去即告诉丈夫详情,并说:‘我家财势强大,一定能够逼你答应。你又不会谋生,若不想分离,一定要赶紧想想办法。’长者子听到妻子的话,惭愧不已,心想:‘我天生福薄,早年失怙,又不擅理家营计,今日必定失去爱妻,重当乞儿。往日恩爱,已难分难舍,若要生离,无异死别,情何以堪?’长者子想来想去,心生恶念:‘死也要死在一起。’便将妻子骗入房中,并且拿出预藏的尖刀,刺死妻子后再自杀,最后双双毕命。奴婢发现后惊吓不已,飞也似地跑去告诉长者,长者知道后连忙前往探视,但已无法挽回。敛葬时,长者一家为女儿的猝逝哀伤不已,不忍离去。后来听说佛陀在世间教化众生,只要见到了佛陀,皆能心生欢喜,除去忧恼,于是长者带着一家大小前往精舍,参见佛陀。

长者一行来到精舍后,至诚礼拜佛陀。佛陀问长者为何而来,怎么如此愁忧不喜?长者回答:‘女儿嫁了一位愚痴的丈夫,因为无法自立谋生,又不愿分离,所以杀了自己的妻子后自尽,造成家门不幸。我们刚刚就是去参加他们的葬礼。因为听闻佛陀慈悲,能解人忧恼,所以特地前来觐见佛陀。’于是佛陀为长者及在场大众开示:‘贪欲及嗔恚是世人的常病,愚痴无智是祸害之门,众生因此堕落三界五趣的深渊中,流转生死,无有穷尽,却仍不知悔改,更何况是愚痴之人,哪能看得清呢?此贪欲之毒能丧身灭族,害及众生,而不仅是这对夫妻。’接着,世尊说了一首偈语:

‘愚以贪自缚,不求度彼岸;贪为财爱故,

害人亦自害。爱欲意为田,淫怒痴为种;

故施度世者,得福无有量。伴少而货多,

商人怵惕惧;嗜欲贼害命,故慧不贪欲。’

长者听了佛陀的偈语后,忧恼顿消,法喜充满。与其他族人等在场听众,破二十亿恶,证得须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省思

痴爱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难解脱;痴爱若能念念断,心心弥陀全身现。世间一切情欲贪恋,都是痴爱所造成,系缚着人们不得解脱自在。情痴爱染愈重,负担就 越重,如商人伴少而货多;又如牛负重行深泥中。远离生死苦恼系缚的根本,便是要以佛法的智慧光明破愚痴黑暗,才能究竟解脱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4》

各位尊敬的大法师、慈悲的居士们,还有发大心来护持正...

发了菩提心后,要赶紧积集这两种资粮

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

接受忏悔,远离痴暗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航行的密诀

从前,在航海寻宝风气盛行的时代,入海采宝属于十分普...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智慧越高越不贪婪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

圣严法师《谁惹谁生气》

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生气的乌龟

有一天,佛陀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在阿练若池水边...

恶性须菩提

世尊成道之后,观察到大海龙王一族有得度的因缘,便现...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真正的供养如来

佛陀八十岁那年,抱病来到末罗国的拘尸那城。 那时,...

沙弥贪恋龙宫堕龙身

昔日,有一位阿罗汉与一位沙弥师徒二人同住在山中修行...

依法为师

佛陀成道后,一日在优楼频螺聚落的尼连河岸边菩提树下...

七个皇帝的国师--澄观法师

澄观法师(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唐朝越州会稽夏...

【佛教词典】无垢地

离垢地的别名,是菩萨十地中之第二地名。...

【佛教词典】理惑

1、道理上的迷惑错误,如迷惑于四谛的道理是。   2、...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原文】 有诵六祖偈云: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

大安法师:放生如何才能如理如法

问: 放生的意义及其事项,怎样做如理如法?戒杀和放...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 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

恶人死亡时会发生什么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问: 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

我们心中的真如跟佛陀的真如差在哪里呢

空性的智慧跟净土事修的佛号,应该怎么融通呢?这就要...

没有生存压力的极乐净土

极乐净土的资生用具应念即至,这令我们非常神往。所以...

目犍连尊者入涅槃

在《说一切有部律》上说到目犍连尊者入涅槃的事情。目...

慧律法师:你为什么只看黑点?

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

若以这种心来持咒诵经,则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