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带业往生是否包括五逆十恶

大安法师  2017/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带业往生和所带的业包括些什么业?是否包括五逆十恶?

大安法师答:我们的业啊,就是由于我们具生的烦恼啊、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作用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六根,主要是身口意三业,造作无量无边的行为。这个业分三类: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业,就是不善不恶的业,这些业都可以带。善业按他自身的因果,他也往生不了净土,他只能得人天福报;恶业,他更要堕落到三恶道,三恶道的种类也很多,地狱有十八层地狱,还有五百个多少地狱,它的种类也很多。

所以不仅是五逆十恶,五逆十恶是一个总的概括,我们的身口意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它的轻重或者善善恶恶的错综复杂的情形非常多。这些我们一概,一股脑的,说所有的业都能带,善业、恶业、无记业,而且,旧业新业。有人说:“带业往生只能带旧业不能带新业。”好像听过去也有道理,但是不符合事实情况。为什么?你说你学佛修行,你就不造业吗?也许一个比较认真修行的人,他身口七支能够守住戒律,但问题是这个意业啊,意念啊,我们的举心动念,它都是一个业啊,举心动念都会在阿赖耶留下种子,举心动念都会在未来的轮转当中形成它的生命体啊。那试问:“我们每一天举心动念,你没有恶吗?”

于是说学佛就没有恶业吗?还是有的。哪有了就不能带吗?只要信愿持名是可以带的。所以净土法门,它完全是靠信愿持名、感通弥陀愿力令我们横超,业障的大小不在往生的考虑之列,何以故?

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大愿船,就像一个航空母舰。你的业障大,好啊,你就是一块四十米的石头,是不是,业障很大?但你放在航空母舰上,你再重的石头它沉不下去,有这条船在托着你嘛。他可以从生死的此岸运载到解脱的彼岸。但你如果靠自己消业,消业,消到四十里的石头到四里,到四米甚至就是像鹅卵石,就是像一颗沙子那样的,消到这种程度,如果没有这条船,你就是一颗沙子的业,你也要沉到海底去啊!

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大愿船的力量太大了,所以我们的恶业再重,像五逆十恶,五逆罪是不是很大的罪业?没问题啊,也能往生啊!只要信愿持名。那你就是断见思惑的阿罗汉,他的业只有变异生死的业,只有尘沙惑,就等于他的业障很小,像一块小石头、一颗小沙子,但是如果他不放到大愿船上去,他也往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旧业新业一起带,善业、恶业、无记业一起带,是这样的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这句佛号就够了吗

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

慈悲心是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

要想超度冤亲债主,最好的方式,是慈悲。唐朝时,鄱阳...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

佛陀的感应之道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

佛教讲到我们生命的现象界,主要是靠因缘的力量来创造...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何在一呼一吸间念佛号

问: 请问法师:如何在一呼一吸间来念佛号呢?是一吸诵...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

四十八大愿——(第38愿)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

【佛教词典】钻水求酥

比喻无理强求。菩萨本缘经卷下(大三·六五下):“譬...

【佛教词典】无漏

(术语)Anāsrava,漏者烦恼之异名,漏泄之义,贪瞋等...

【推荐】内心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始终不平静,问题出在哪里?】 从前我和其他比丘...

梦参老和尚开示不净观修法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就要发菩提心,使你的心...

心的四种安住方式

《金刚经》说菩萨他一生的修学只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

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

作恶一日有余,行善千日不足

你要下辈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业道,你得要持...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人生的老苦与病苦

在这个世间,衰老是一个苦。我们的念头,念念的迁移生...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

自己教育自己

吾人生而为可贵的人,不要永远做人的儿女,不要永远做...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

他讲话伤害我,其实他是无心的

我们如果不用本性修行,老实说,要修行很困难!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