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2011/09/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秘要法经》:

千五百岁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赞叹、宣说“无常、苦、空、无我”观者,多有众生,怀嫉妒心,或以刀斫,或以瓦砾,打拍彼人,骂言痴人:“世间何处有无常观、苦、空、无我?身肌白,净无量,云何反说身为不净?汝大恶人,宜合驱摈!”此相现时,百千人中,无有一人修无常观。此相现时,法幢崩,慧日没,一切众生,盲无眼目。释迦牟尼佛,虽有弟子,所著袈裟,如木头幡,自然变白。诸比丘尼,犹如淫女,炫卖色以用自活;诸优婆塞,如旃陀罗,杀生无度;诸优婆夷,邪淫无道,欺诳百端。此相现时,释迦牟尼,无上正法,永没无余。

《佛说法灭尽经》:

无有道德,淫泆浊乱,男女不别……劫欲尽故,日月转短,人命转促,四十头白。男子淫泆,精尽夭命,或寿六十。男子寿短,女人寿长,七十九十,或至百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瞋、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

《国王不黎先尼十梦经》:

王所梦,乃为后世当来之事,非今世。佛言:后世人当不畏法禁,淫逸(原文“劮”)、贪利、嫉姤、不知厌足,少义理,无慈心,喜怒,不知惭愧。

其实远不止这三部佛经,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都预言了末法时代世界的污浊和我们根器的败坏,而这其中十分显著的一条就是“淫欲炽盛”,不用我多说,绝大多数同修都应该体会到淫欲难服,苦痛不堪,这是不争的事实。

无可争论,淫欲使我们修行道路上的猛虎,也是我们轮转六道受尽苦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末法时代更是如此。

但是,朋友们,我们作为释迦世尊的弟子,应当明白我们是天人之目,人中丈夫,一切外道、邪魔都是胜不了佛法的,我们首先要确立这样的信心。狂妄的人有救,不自信的人没救。我们必须对自己、对佛法生起信心,这样才有希望通过自己努力修学无上正法来去除拦路虎,走上涅槃之道。

当然,要想战胜邪淫猛虎还要讲策略和技巧,我们佛教徒当然要向佛法中去找,因为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脱离淫欲火海,也只有佛法可以从根本上帮助我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行的三点开示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具足信愿称名,依旧是万修万人去

净土法门就是感应道交的产物,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拯救...

慧律法师《三千佛圆满开示》

(上)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   大家阿弥陀佛!...

印光大师永思集·大师遗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按照这次活动的安排,今天下午是传授三皈依和五戒。这...

宏海法师:2019天津大觉佛子三皈五戒法会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们今天也是难得,那从观音...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

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注音版】往生论注

...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

真的有前世吗

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

工作时需要说谎该怎么办

问: 目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非常好,但工作时需要大...

【佛教词典】求罗

(动物)迦罗求罗之略,虫名。止观五上曰:如猪楷金山...

【佛教词典】兰若有疑离衣过限戒释名

亦名:兰若离衣戒释名、有难兰若离衣戒释名 资持记·释...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

如何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光的护佑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一切处,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为什么说名号即实相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

【推荐】折福太深,福尽而死,故当惜福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杀生不异杀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

盲人的一门心思

那是去年秋天,在家乡同一位朋友散步。他是我小时候那...

人的命运有两种

人的命运有两种: 一种是定数, 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

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