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的三点开示

明海法师  2011/12/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记。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虽“不立文字”但也没有离开文字,它是教外别传,有的大德说是“教内真传”,教内真传的意思是:佛祖千经万论,它的核心、精华就是要直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如果我们对佛祖的言教不熟悉,不了解,在当今善知识很难遇的时候,你就去修,有可能是盲修瞎练。年轻有能力的可以广学多闻,岁数人的可以一门深入,从你感觉到比较契机的经、论或者祖师的语录入手,能够一通百通,举一反三,抓住修行的要害,切莫“私心作解”,盲修瞎练。所以佛祖言教不可弃、不可废、不可不学。

第二点,修行要吃苦。通过这五个禅七,我们很多人也有了一点体会,也经受了禅修中的一些苦——腿子痛是苦,身心烦躁是苦,总而言之,苦无外乎来自于身或来自于心的。我们在生死轮回中,无数次因为贪嗔痴而经受很多痛苦,为谋生计、为博取名利而经受很多痛苦,而很少为了觉悟、为了修行、为了认识自心来受苦。所以在禅修中,不管感受的是腿痛,还是其他的苦、烦恼,和我们在生死轮回中所受的苦相比都太小、太少了!在世间做成一件事都要吃很多苦,何况是要修行,要超凡人圣、转迷成悟,那不吃苦是做不到的。真正吃过苦头的同修也有体会:苦中有乐,苦后有甜,战胜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就是乐、就是甜,增加对自己的认识也是乐。修行最大的苦,恐怕还是面对自我。面对自我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接受,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弱点、缺点,不愿意接受那个自私自利的我,那个丑陋不堪的我,我们还是想掩护自己、包庇自己。所以在禅修中,要有勇气让那个丑陋的“我”呈现出来,能反省、能面对自己的缺点。

不光是佛法的修行,就是很多世间法的修习,都离不开反省。《论语》里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总有烦恼呢?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以用各种观念评价他人,用自己的烦恼来分别他人,而很少用静观的心来反省自己。

我们如果能够以佛法的标准,以禅的标准冷静、客观地反省自己,就会发现自己身上那个我执,那个自私,那个分别心,正是这些东西是使我们受苦、轮回的因。无量劫以来轮回生死,我们的习气,我执,自我保护,根扎得太深了,很难拔出。只有在这里毫不留情地和自己决裂,才有可能进步,才有可能脱胎换骨。

第三点,修行要耐得住寂寞。禅七规定不可以讲话,今天禅七要圆满了,每个人都反省一下,有没有做到这一条?有没有从头到尾把寺院里这。条规矩做到呢?禅堂里不讲话,走路不讲话,吃饭不讲话,回寮不讲话,做到一个七天、两个七天,三个七天……有没有这样的人呢?如果做不到,那说明我们耐不住寂寞,心里有很多东西在躁动。五七三十五天,或者一个七天有没有人真正把手机全部关掉,不与别人讲话、不与别人沟通呢?我相信做到了的人内心很欢喜,这样的人就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修行是寂寞之道,不是凑热闹、不是看电影、看戏、赶集。

真正的修行是面对自己,观照自己,改变自己。这是寂寞之道,是独行道,没有人能代替我们做,没有人能陪伴我们做,陪伴是外在的。有人给我们指导也是助缘,真正要修、真正要走这条路的只是我们自己,没人能代替我们走。实际上这样一种修行状态,就是在培养我们的勇气,培养我们大无畏的精神,去面对生命的考验,去模拟死亡的状态,去模拟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的一切。

当我们临死的时候,有人能一直说着话陪我们吗?有人能陪我们聊天跨过死亡地带吗?没有。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有人能代我们痛吗?也没有。生活和生死就得我们自己去面对、去承当、去转化。为什么要通过修行来开启我们的智慧?因为这智慧是来自内心而不是外面的,内心的智慧在一切时候都能够起作用。

今天的时代很浮躁,有很多诱惑,很多声色的刺激,这使现代人的修行越来越难,因为它滋养了我们的依赖心理,滋养了我们耐不住寂寞的习气。我希望居士们回家可以试一试,用一天、一个晚上独自打坐,静静地不跟任何人交流,不跟别人讲话。你只有耐得住寂寞,修行才会进步;你只有耐得住寂寞,你的事业、学习才会有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明海法师文章列表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

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

鸯掘摩的身心考验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态...

修行从这几个角度下手,日子就会好过点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

为何要强调专修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

星云大师《行为平坦的道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在这里我们将有...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天魔出现往往有这几个特色

一般我们除非深入教理,否则很难从魔所说的相似法教理...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经云: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以一切诸法,皆...

啰嗦唠叨对孩子成长有没有影响呢

问: 师父,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关心孩子,平时...

十念念佛以及回向之法

念佛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观像念...

【佛教词典】禅门

1、禅定的法门,如三学中之定学与六波罗蜜中之禅波罗蜜...

【佛教词典】七星

(名数)北斗之七星也。...

【推荐】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

蕅益大师论出家

蕅益大师,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

为梁武帝说法七昼夜的僧达法师

南北朝时的高僧僧达法师,曾受到当时四个皇帝的礼遇,...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西元 344-413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

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

惟贤长老读诵《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

八种开发智慧的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还要遭受横死

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