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波罗夷部十六罪

【南山律学词典】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子题:远方便、次方便、近方便、根本

戒本疏·诸篇方便:“波罗夷部有十六罪。一一各有四部,成十六罪。(一、列示因本)一、者远方便,如行淫时,先起欲心,未动身口,便止不作,责心即灭。二、者次方便,动身就彼,口陈欲作;此对人灭,通名吉罗。……三、者近方便,至彼人边,或欲摩触,身未交前,是偷兰遮。为行淫故触,不为戏乐故触,所以不成僧残。故此偷兰对僧忏也。第四、身交,是根本也。(二、结成部义)前三方便,皆为成犯,故名部也。若根本未成,前三可忏;若已成就,则随根本悉不可忏。”(戒疏记卷四·一三·三)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一、总标)波罗夷部有十六罪。解云,一一各有四部,成十六罪。(二、别释)一、远方便,如行淫时,先起心,未动身口;责心即灭。二、者方便,谓动身就彼,或口说欲作;此对人忏灭,通名吉罗。三、近方便,至彼人边,或欲摩触身未交前,是偷兰遮。期行淫事故摩触,非为戏乐,故成偷兰遮,不成僧残,此罪对人忏。第四、身交,是根本也。(三、显部义)前三方便,皆为成就,故名部。若根本未成,前三可忏;若已成就,前三逐根本,悉不可忏,此即随顺义。余三例此部。”(事钞记卷一四·一八·一○)

上篇:波罗夷犯者戒之有无 下篇:波罗夷重犯
佛教词典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山律学词典

十三外道

(名数)一劫比罗,即数论师也。二嗢露迦,即胜论师也...

摄衣作法界料拣须否

亦名:作法摄衣界料简须否、衣界料简须否 子题:势分内...

俱舍论注疏

(书名)玄奘门人慈恩寺普光,禀师之说,着俱舍论记三...

明州岳林寺志

凡六卷。清代戴明琮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

慧沼

(人名)唐淄州慧沼,从慈恩大师,极性相之奥义。及菩...

学定坚固

五五百年之一。又称禅定坚固。佛陀入灭后,以五百年为...

屈霜你迦

(地名)国名。译曰何国。见西域记一。...

胎藏八位

【胎藏八位】 p0885   瑜伽二卷三页云:此之胎藏、八...

五大龙王

又作五类龙王。即:(一)善住龙王(梵 Susajsthita-nā...

有顶定想

【有顶定想】 p0547   杂集论一卷九页云:有顶定想者...

大方广如来藏经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系佛为...

本无异宗

东晋时期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中观论疏谓此系竺道...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饿鬼报应经 失译附东晋录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佛说九横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迦叶尊者入灭的因缘

世尊灭度了!所有的佛弟子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地悲伤...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大安法师:讲预测和问灾难是否正修

问: 我们有些同修很喜欢大谈感应,或讲些预知,问灾...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二十四节气食疗方

《立春养生法》 胆气足则百病无,多敲胆经最舒服。名春...

圣严法师《处处是金山》

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为尚是未见佛性...

人生四个等级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