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净慧法师  2018/09/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众和在家众,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在修行开悟这一点上是平等的。只要你肯下功夫,出家人可以开悟,在家人也同样可以开悟。

在禅宗的灯录里边,《五灯会元》也好,《景德传灯录》也好,曾提到了不少在家大居士,他们也是大彻大悟的人,见地和功夫都很深。比如马祖下的庞蕴居士,就是一位很有名的代表,真可谓是古今独步。所以在家众一样可以开悟,对此你们不要有什么怀疑。

六祖大师在继承祖位的时候,他还没有受戒,还是个行者。从六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禅宗这一法上,僧俗是平等的。不过出家众由于有严格的戒律作保证,所以修行起来要容易一些。

说到小乘的修行,出家众和在家众的区别就比较大。因为在家众有家属,所以他只能证到三果,不能证得四果阿罗汉。

禅宗里面却不这样认为,这是由禅宗独特的修行方法决定的。但是由于出家众和在家众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一样,所以在具体的修法上是有所不同的。

在家众要更注重修福。所谓“佛事门中,供养第一;人天路上,作福为先”。对在家居士来说,供养三宝,广修布施,这是修行的第一件事情。因为佛法要靠僧团来住持,在家众要依靠僧团来听闻和修习正法。所以,佛在千经万论中,总是强调在家居士要修六度(六度中布施是第一条),要修四摄(四摄中布施亦是第一条)。

布施有四种:财施、法施、无畏施和同喜施。这四种布施,不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应该修,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在家众而言,财施是第一位的。出家人因为两袖清风,无钱财可施,所以要侧重于修法施、无畏施和同喜施。

佛教能够维持并发展开来,在家居士修布施这一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历代的帝王、护法长者、居士,修了很多的布施,建了很多的寺院……

我们现在的柏林禅寺也是如此。我初到河北来,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穷和尚一个。来到这里,承蒙十方护法的护持,才逐步地有了今天的这个样子。如果没有十方护法长者的护持,我们今天哪有这样一个清净的修行环境呢?所以说,财布施对于佛教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财布施之外,法布施也很重要。法布施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法身慧命,它是其它诸布施的核心。财布施的目的是为了法布施。财布施本身不是目的,修福修慧才是目的。

通过财布施,我们一方面可以去掉自己的贪心,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个人的福报。成佛需要福慧具足,福慧不具足是成不了佛的。

福报的具足要通过财布施来实现。而智慧的具足则要通过法布施来实现。佛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可见法布施的核心地位。

什么叫法供养呢?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这就是法供养。法供养就包括这七个方面。

首先要如说修行,光是口头上说一大套,实际上却一点也做不到,不能以身作则,不能为他人做榜样,这样的法供养是片面的。其次就是要以法来利益众生,让众生身心安稳,无病无恼,以法来摄受众生,使众生能皈依三宝。这就是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

一个寺院如果只是几间殿堂,没有人说法,没有人修行,有谁会来呢?最多来一些参观游览的人而已。修行的人、想学法的人是不会来的。

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等等,都是讲要最彻底地发菩提心,众生有苦难,我们要能够代他受苦。这些都是最究竟的供养。

财施和法施是我们因地修福修慧的两个最主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在家居士一定要懂得修福修慧,要随分随力地去支持、护持、供养和布施那些清净的道场。

比如说,打七是寺院修行的一种强化训练,在这个时候去修布施,一是增加自己福德,第二对那里的修行人,不管是僧还是俗,都是一种鼓励、一种推动。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修布施比平常修布施更加重要。

总之,居士修行要始终把修福放在第一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

福、惜福、如何惜福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

善巧导净土,妙验西方路

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

罗汉托空钵

在过去久远前,有两兄弟。他们都是穷人。哥哥心想:生...

【佛学漫画】贪小便宜损福报

贪小便宜损福报...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既不执着又能精进,这个矛盾怎么处理

问: 师父,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

戒定慧在一念间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

从吃腊八粥想到佛教的未来

腊月初八,是佛陀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

无念、无相、无住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 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

【佛教词典】色蕴五种相

【色蕴五种相】 据《显扬圣教论》卷五所载,色蕴略有五...

【佛教词典】八无想论

【八无想论】 p0080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六页云:八无想论...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

佛陀度化玉耶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给孤独长...

点燃我们的心灯

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云开见...

念佛时妄想纷飞,该怎么办

问: 我念佛时妄想纷飞,都是对世间的贪瞋痴,想清净就...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

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

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

【推荐】为何得不到观音菩萨的感应,问题出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观音菩萨的神通妙用,有求必应。《普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