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虚云老和尚  2016/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人只说此心。

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着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

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曰:“即心即佛。”

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哪里来个十法界呢!

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小涅槃,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道法界;爱染不息,杂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

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做饺、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虚云老和尚文章列表

知道与不知道

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 这位大师讲...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把心带回家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于平常处见禅境。 3、为人要真...

【推荐】娑婆世界修行的三大困难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

星云大师《少管点事,多办成事》

二十年前,我担任佛光山佛学院院长,美国白雪溜冰团将...

吃饭也是修行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

谁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

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善生长者,他要将世界上...

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当我们读到了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说:快乐无忧,故名为...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

【佛教词典】五停四念

(术语)五停心观与四念处也。法华玄义三曰:五停四念...

【佛教词典】无畏施

【无畏施】 p1056 瑜伽三十九卷十八页云:无畏施者:谓...

圣严法师《不放弃自己》

问:导演李安近年非常风光,但他在成功之前,有六年时...

人心就像一个容器

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 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

在家居士应注意的威仪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

不要向生活投降

真金需要火炼,经历过苦难的人,人格会更完善。但是,...

「无声」也是一个声音

我们现在再做一个实验:心在哪里。现在大家把眼睛闭起...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为亡者做功德,比烧纸钱更有用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