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胆识」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条件

星云大师  2017/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胆识」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条件

人在世间应世,需要有很多的本领,「胆识」就是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谓胆识,世间上大胆的人很多,那些勇于冒险犯难,甚至心存侥幸为非作歹的人,虽然胆大,但识见不够。这就好比一个人,尽管你不怕枪炮子弹,但到了前线,枪炮子弹可能打死你;你不畏惧豺狼虎豹,到了山里,豺狼虎豹会吃了你。

所以,有胆量的人,还要有见识,知道何处是万丈深坑,不要跳下去;懂得辽阔的大海游不过去,不要贸然强渡。又如赌博不一定能赢,不可以凭胆识去豪赌;抢劫难逃法网,不能够想要侥幸致富。

胡适之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胆识;立大志、发大愿,但要按部就班往前进行,就是胆识。有胆无识,纵能成功,非常危险;有胆有识,成功之后,必然安全。

怎么样才叫胆识呢?

一、处变不惊,是为胆识:北洋将领吴佩孚,在前线督军,敌人的大炮飞来,炸死了身边一个营长,头上流下的鲜血,直喷到他脸上,但他指挥若定,终能稳定军心,获得胜利。朱元璋在陈友谅手下当兵时,陈的二名儿子一直想要谋害他,朱元璋知道后,千方百计对其示好,并不想逃避。正因为朱元璋能够处变不惊,所以后来能取陈友谅而代之。孙中山先生因为陈炯明叛变,在永丰军舰蒙难,因其处变不惊,终能转败为胜。处变不惊就是胆识,有胆识所以能化险为夷。

二、不畏艰难,是为胆识:人生的道路,到处都是崎岖障碍,必须不畏艰难,所谓「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尤其要有胆识冲破种种的难关,才能有所成就。历代开国的帝王将相,虽然「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此中要靠多少的胆识才能成事。梁启超不受袁世凯的威胁利诱所动,毅然发表〈异哉,所谓国体论者〉一文;蔡松坡躲过袁世凯的耳目,逃到云南组织护国军起义,这都是需要无比的胆识,才能有以致之。

三、智勇双全,是为胆识:历史上的人物,有的很有智慧,但不够勇敢,有的称得上勇敢,但智慧不够。例如,在《三国演义》里,只有赵子龙称得上「智勇双全」,其他如吕布有勇无谋,袁绍、袁术有谋无勇,关云长勇冠三军,但谋略不足。在《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因为是落草为寇,即使再怎么样智勇,都不足道也。智勇双全就如佛教提倡的「福慧双修」,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所以福慧要双修,智勇也要双全,才是有胆识的人。

四、忍辱负重,是为胆识:在各种有胆识的人当中,莫如忍辱负重的人最有胆识了。周公辅佐成王,虽然受了冤枉委屈,但他忍辱负重,忠心为国,至死不改初衷。司马迁无端遭受「宫刑」,虽然身心备受摧残,但他仍忍辱含垢的完成伟大历史巨著《史记》。能够忍受侮辱伤害不以为苦的人,才算是有力量的大智之人;不能接受艰难挑战,不名为有远见谋略之人。古今中外,那一个成功的人物,不是因为胆识过人,不是经过忍辱负重而有成?所以,要想成为一个有胆识的人,忍辱负重的精神不能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

人生十不如

身若无端错行,不如正心安守本份。 口说闲言杂语,不如...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

人生没有对错,还债而已,不要堕入对立

我们必须用心力来引导业力。因为我们无始劫造了很多业...

济群法师《人生佛教的弘扬》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济群法师的这一理念...

不愿做老二,谁服你做老大呢

说起来,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十分凑巧:在俗家兄弟三人...

六祖悟道时的五句话道尽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

婚外情最好的解决办法

现代社会开放,男女平时有很多交往、接触的机会,因此...

星云大师《为新生儿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虔诚地告诉您:一个新的生命诞生...

工作最伟大,服务最神圣

英国格拉斯哥市的一家书店门口总放着一箱旧书,有一个...

【佛教词典】起者

十六神我之一。外道中执持我见之人,计度自能起后世罪...

【佛教词典】顺乐受触顺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

【顺乐受触顺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 p1112 俱舍论十卷五...

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

懂得知足

女儿最近的一次数学成绩是九十七,她自己也郁闷着那丢...

施污垢布 得最胜福

当时舍卫国有一个长者,妻子生一女儿,美秀无双。她刚...

时节因缘成熟,自然不起烦恼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农夫...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立功者,造福家国、嘉...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

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

何苦还要恋恋不舍

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

如何为去世的亲人祈福超拔——《地藏经》的启示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罪业深重的时代,正是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