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坐禅的姿势

宣化上人  2011/08/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万佛圣城每年都有几个禅七,每次七天。每年在弥陀圣诞时,先打一个佛七,然后连着又打三个禅七,为期二十一天。每年参加者,都是有始有终,功德圆满。今年希望参加者,也要贯彻始终,不可半途而废,退出禅堂;否则,前功尽弃,浪费时间,一无所得。

打坐的姿势,要端然正坐,腰要直,头要正,不可前俯,不可后仰,不可左斜,不可右歪,然后结双跏趺坐,就是把左脚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脚搬到左腿上,这才合乎标准。因为结双跏趺坐,容易入定,所以叫「降魔坐」,又叫「金刚坐」,又叫「莲华坐」,这种姿势能消灭无量劫的业障,能了生死,生出无量功德。

在一开始打坐时,必须练习这种基本的坐姿,再调整身体,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是控制妄想的秘诀。然后将呼吸调匀,不急不缓,使其自然。这时再参「念佛是谁?」时间久了,就会起作用。

参禅,好像「母鸡孵蛋」一样用功夫。母鸡虽在想鸡子,可是体不离蛋,专心致意在孵蛋。不是孵了五分钟,就跑出去,过了一个时候,又回来孵蛋,不到五分钟又跑了,这种情形,永远孵不出小鸡来。我们参禅打坐也是这样,要念兹在兹,不怕腰酸,不怕腿疼,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一意在参,为什么?参「念佛是谁?」参到山穷水尽,水落石出的时候,便是开悟时。

参禅,又像「龙养珠」一样用工夫。龙时时刻刻保护它的宝珠,没有不注意不谨慎的时候。所以这个宝珠,一天比一天光明,它昼夜六时精心的保护。参禅的人,也是这样,时刻不能生杂念。古德说:「一念不生全体现」,可以说妄念不生全体现。没有妄想,就会有所成就。

参禅的人,不想成佛,不想开悟,不想得智慧,只是努力用功,勤加修行,到时候自然会开悟。不可去想什么时候能开悟?如果这样一想,想到无量劫,也不会开悟。在禅堂里,行行坐坐,坐坐行行,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成功的机会。所谓「久坐有禅。」

参禅,又好像「猫捕鼠」一样用工夫,要聚精会神守在老鼠洞旁,等待老鼠出来,一爪捕之,不可懈怠,散乱其心就不能注意了。参禅的人,亦复如是,时时刻刻提起正念,不生妄念。这是参禅初步入门的知识。

修道人,不要到南山去找「道」,也不要到北海去找「道」。道,就在你的身边。你能结双跏趺坐,专心致意参禅,这就是道。不要有好高骛远的心,向外驰求去找道,那是永远找不到,舍近求远,到处找困难的事。这就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有一种人,虽然他有一点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

《金刚经》中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是什么

《金刚经》讲,一个修行的人要达到三心不可得的境界。...

人生的自在,就在于去留自便

历史上的中国禅者,僧,我特钦佩慧能;俗,则是傅翕。...

万缘放下,深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高旻寺这个禅堂,作为禅宗道场,从上以来都...

【推荐】吃饭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

有一位日本禅师,日日修行,也没什么别的嗜好,唯独喜...

参不到主旨

一个心猿意马、六神不定的沙弥,问释修禅师:你天天打...

【推荐】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

他这念头一动,你折了好大的福

打禅七,就是来用功办道的。用功办道是要吃苦头的,坐...

宣化上人:七种礼佛

(1)我慢礼。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得...

宣化上人:要真真实实去修行

能说我有境界,听到虚空中有人在说话。那简直是着魔,...

宣化上人:要修无相的功德

在禅堂里是选佛的地方,是种功德福田的地方。所谓若人...

宣化上人101条语录

[1] 修道就是要倒过来什么意思呢?即是好事给他人,坏...

【佛教词典】亡物十种分法

亦名:亡人物十种分法、亡僧物十种分法、亡五众物十种...

【佛教词典】事事无碍

谓现象界事事物物之关联至为密切而交融无碍,具有一多...

从此这个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许多年以前。 那时候,枪杀、乱...

光明皇后

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长得非常美...

句句消归自心

祖师们常常教诲我们,要做到句句消归自心,如说修行。...

中西医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西医: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父母和子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问: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

如何分辨魔障与业障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

贪婪的代价

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处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老...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