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2017/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带着侍者阿难入城乞食。世尊身上所穿的袈裟,有少许磨损,尚未修补,欲藉此因缘让众生培福修慧,度化应度的众生。佛与阿难乞食结束后,就要返回精舍。有一位婆罗门,一路跟随来到佛所,向佛恭敬地头面顶礼,当他看见佛的容颜殊特庄严,心生景仰,但见佛身上的袈裟有少许破损,便希望发心布施供养,于是他回到家,割截家中仅有的少许上好白毡,供养佛陀,并向佛禀白:“恳请如来,接受我这块白毡的供养,用来缝补您袈裟上破损的地方。”佛随即收下白毡,婆罗门见到佛接受供养,非常欢喜踊跃无量。佛即为他授记:“你于未来二大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神通自在,相好庄严,具足如来十号的果德。”佛授记后,婆罗门便欢喜离去。

舍卫国的豪贤、长者、居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这么想:“为何世尊接受婆罗门少少的布施,却给予如此大的祝愿?”然后,他们各自都为如来破损的袈裟,供养上好的布料,或作种种的衣供养佛陀。

阿难请教佛陀:“不知世尊过去修何等善行,能令一切众生欢喜布施供养衣服?希望佛慈悲为我们宣说,令我们了解其中的因缘。”世尊说:“你们要用心善听,我将为你们宣说过去的因缘。”阿难回答:“是的,我们必当善听。”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时,正值毗钵尸佛出现于世,他的常随弟子有九万人之多。那时,有位国王名叫槃头,他的一位大臣,发心请毗钵尸佛及众僧接受他三个月的供养,佛即许可。大臣既获得佛的应允,随即回到家中,办理一切所要供养的物品。

然而,槃头王也想要供养毗钵尸佛及众僧,于是来到佛所,禀告佛陀:‘我想要三个月供养如来及比丘僧众。’佛就告诉槃头王:‘可是,我先前已接受大臣之请求,诸佛菩萨之法:既答应居士之请求,不应中途违背。’

槃头王回到王宫,告诉那位大臣:‘现在佛住在我国,我想作供养;但是,佛说你已祈请;如今你可否把供佛的机会先让给我,等我供养完毕后,你再供养佛。’大臣回答槃头王:‘假使大王能保证我身命平安,又能保证如来常住于此世间,并保证令国家长治久安、无灾难祸患;国王,如果你能保证做到这些事,我愿意打消原先的打算,让国王先供佛斋僧。’槃头王暗自思忖:‘我无法保证办得到这些事。’于是,他对大臣说:‘那么,改成你先供养佛一天,接着再换我供养一天。’大臣答应了这个办法,与国王两人轮流互设斋会,供佛斋僧,满足了各自的心愿。那位大臣并为毗钵尸如来办置三衣,供养丰足,还供养九万多位比丘们每人一件七衣。

阿难当知!当时,以上好衣服供养毗钵尸佛及僧众的大臣,正是我的前身;正因为我生生世世修福、培福无有厌足的因缘,如今自己得这些福报,今悉自得,终不唐捐。”

当时,阿难与诸与会大众等,听闻佛陀的开示,欢喜勤修善法、培诸福德之业,人人欢喜踊跃,发愿顶戴奉行。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十三·梵志施佛纳衣得受记品第五十五》

省思:

布施是六波罗蜜行门之首,能让行者放下贪爱执着,趣向佛道。故事中佛陀以己身为例,由于过去以清净、无求之心广植福田、广修布施,而能得大功德、大福报,所谓种善因、得善果,因缘果报之理真实不虚。然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体察无常之理,时时精进,勤策身口意三业修六度万行,培福修慧,未来一定能随心满愿,圆成佛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尸婆罗尊者本缘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

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是究竟皈依之处

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

粥有十利饶益有情

摩诃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饶益有情。佛住舍卫城时。难...

这五块钱成就了谁

美国海关有一批没收的脚踏车,在公告后决定拍卖,拍卖...

布施培福,横越生死苦海

过去,佛陀曾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一位...

至诚供养得生天道

佛陀时代,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好乐佛法,并因听闻佛陀...

化缘有缘

昭引和尚云水各地,被大家认做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源断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佛教词典】施主段

(术语)法会愿文述施主愿意之处也。...

【佛教词典】八由行

(名数)即八正道也。是为圣者之所由行,故名。...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六种病态思想障碍佛性的显现

究竟人类的心识形态及思维方法有什么缺点或特性,障碍...

圣严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

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

善择正法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我是首次参加心理学界的论坛,本着交流和学习的态度而...

【推荐】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我广东东莞一位朋友的亲戚,结婚那年,正好赶上地下六...

经常观心中的相状,就能知道自己的种姓

我们都知道这个识变化多端,我们常说观心无常,就这个...

你不发愿的话,修行就会进进退退

问: 请问一下:师父提到第七意识对过去没有兴趣,对未...

印光大师对恐惧症患者的开示

原文: 九月接汝兄书,言汝有病,心志不定。或急于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