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2018/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后和亲王为普陀山赐金、赐田、赐经等。正因为有了唐宋元明清五朝恩宠,普陀山才有历史上的显赫地位。本文叙述的是清圣祖康熙与普陀山观音菩萨结缘的故事。

也许是受父亲影响,康熙笃信观世音菩萨。康熙在位时有意要将普陀山建为全国佛教第一圣地。他数次下江南,虽御驾未临普陀山,却时常记着普陀山佛地,因缘甚深。

康熙初年,荷兰殖民者洗劫普陀山,全山除普济寺大殿外,其余寺院均被毁。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第一次南巡,便给普陀山带来福音。这年十月廿五日,驰海禁,众僧归山。二十六年康熙准臣之请,敕建定海县,普陀山也因“僧复故业”。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一日从会稽山朝大禹后返还,御舟经过一桥时,只见一老妇人,头插一朵红花,独驾小舟来到御舟前,神态自若,毫无避让之意。见此奇事,康熙便令定海总兵黄大来上龙舟询问舟山情况。

黄大来向皇上汇报了自康熙二十三年来驰海禁的海防情况,同时趁机详细讲述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百废待兴等事项。晚上,康熙细想白天所遇的老妇人和黄大来所奏普陀山废状,感到好生奇怪,省悟这奇异的老妇人定是观音菩萨显身。于是决定重建普济寺大圆通殿。圣令一传出,八方信众纷纷解囊,共襄胜举。

康熙三十四年,皇帝染恙。普陀山僧在普济寺藏经楼上设供康熙长生牌位,祈求圣上“万寿无疆”。康熙病愈,闻此大喜,以至后来他六十大寿,将臣下花巨资制作的寿礼五彩珠宝锦绣“万寿龙幛”,赐普陀山悬挂。普陀山息耒院大殿,也由此改称“万寿殿”。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第三次南巡。三月,御驾杭州。普陀山法雨寺住持性统法师等苦于建寺短缺琉璃瓦,使赴杭州面奏康熙布施。康熙当即施金千两,又恩准将金陵明朝故宫旧殿的琉璃瓦和顶梁结构拆运到普陀,盖建前、后两寺大殿。并赐额“普济群灵”,改名宝陀寺为“普济禅寺”。又赐题“天花法雨”和“法雨寺”额。四十二年二月,康熙第四次南巡时,又遣侍卫进香普陀,赐普济寺御书心经一卷,币金二百两。在以后的几年里,康熙又两次南巡,相继多次赐碑文、题额、币金、佛像、宝印予普陀山。五十六年又豁免了普陀山寺院在朱家尖所有田产的赋税。康熙与普陀山僧侣的关系也甚为密切。

据史料记载,康熙御书普陀山寺院、僧侣及有关官员的匾额曾达二十六款之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大家有念《心经》,有许多人都会背诵,但是,看来仍有...

观世音菩萨为我排忧解难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寿诞时,女儿送了一尊观世音菩...

观音圣号能解众生三毒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亲身经历的观音菩萨灵感事迹八则

信佛前后都听过、看过别人讲菩萨灵感的事迹,然而我和...

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

救世大悲观世音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阿弥陀...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尚无子。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有一世曾为大国王,若有...

渔翁得利

六道里面有个阿修罗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没有天...

弥勒佛的出世本缘

(上)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五百位大比...

【佛教词典】希代

(杂语)希世也。慈恩传九曰:英词曲被,即超希代之珍...

【佛教词典】一超直入

乃顿速超离迷界,直入菩提之谓。亦即直指人心,见性成...

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

不杀生进而要放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护生,爱护一切有...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

【推荐】淫欲之害

一、什么是淫欲之害呢? 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先讲...

清明时节读诵《地藏经》,以佛法利益亡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从释迦牟尼佛灭...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

寒冷的冬天来了,请给鸟儿一把米

冬天给鸟类施食与放生一样重要!冬天是枯竭的,没有食...

章太炎念地藏经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

慧律法师《临终切要》

○本段为《临终备览》之纲领和重点,没时间阅览长篇大...

拓开心量 包容别人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

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