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2011/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台湾近日最火红的人物是入选《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的台东卖菜阿桑陈树菊。她的火红是有道理的,她单纯、俭朴自持、乐于助人而不求回报的人格特质,让人觉得熟悉而又亲切。这正是台湾妇女的特质,自己吃点苦没关系,将温暖给那些需要的人,在以往是普遍存在的。曾几何时,这样的人格特质在台湾社会却成为难能可贵的了。多年来她将节省的钱捐助给慈善机构,累计达32万美元。用于帮助失学儿童、孤儿院和图书馆。

李安导演在时代杂志的介绍文中描述陈树菊,六十一岁的她尽管以卖菜维生,但是二、三十年来靠着卖菜所得,自己省吃俭用,把多余的钱捐基金会、育幼院、兴建图书馆、还认养小孩,共捐了一千多万元。她说:‘钱,给需要的人才有用。’因为这样的乐善好施,上个月的亚洲《富比士》还将她选为亚洲慈善英雄,在四十八位获选人中,她因为没没无闻而显得特殊。

陈树菊从小家境贫困,她每天清晨四点起来卖菜,到晚上九点才收摊;这一卖就卖了半个世纪,辛苦养活六个弟弟妹妹,自己也没结婚。因为助人之后,自觉找到了‘说不出来的快乐’,就这样乐善好施了半辈子。获选为时代百大人物时,还惊讶的问‘什么时代?又搁发生什么代志啦?’

除了单纯之外,她也不觉得自己的捐献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李安写她一夕成名后并没有陶醉在名气中,她表示:‘这没什么好说的,我又不是在参加什么比赛,我没有真的捐很多啦!’虽然做了很多,总认为自己做的没什么,不值得如此张扬。她本来并不打算去领奖的,因为马总统的力劝,这是‘为台湾争光’的事,她才首肯成行。

初出国门虽有着难掩兴奋的形色,但是谦卑自持的风格不时流露;到纽约她先去逛菜市场,拜访‘同行’,看看当地菜市场的特色。在记者询问下,道出了她几十年来吃素,且每天很忙,只吃一两餐,卖菜赚到的钱大都捐出去了。她说:‘积德不积财’、‘我的利息就是看到小朋友的快乐!’

陈树菊其实就是台湾阿桑的典型,阿桑是从日语转来的,在民间,通常称年长的妇女叫阿桑;在传统市场中,随处可以听到‘阿桑长、阿桑短’的声音。台湾传统妇女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忍的性格,自己吃点小苦没关系,只要周遭的人过得好就好。阿桑还喜欢管闲事,只要那个人、那个家庭有困难,她一定卷起袖子来先做再说。

今日这样的‘阿桑精神’已经愈来愈少见了,尤其在都会中。在农村社会逐渐式微下,纯朴的农村生活习惯也逐渐褪色,浓厚的人情和人际关系也渐渐淡薄所致吧!‘阿桑精神’不见之后,像陈树菊这样的人就稀有难得了,难怪连《富比士》、《时代杂志》等国际知名的杂志都会注意到她。

陈树菊其实就是我们家隔壁的阿桑,她说她没做什么,‘只是舍得和舍不得而已’。如果大家都能像她一样,把关心自己的心多分一点给别人,关心一下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阿桑精神就在社区邻里之间复活了。阿桑精神是台湾之光,希望这样的光芒,能够继续在台湾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菜贩陈树菊被倒会仍借钱捐百万乐善好施出了名的小人物,她是台东的菜贩陈树菊,曾经捐出五百多万给母校盖图书馆,还名列亚洲富比世杂志的善心榜,不过就在八年前,她准备捐出一百万给儿童之家,却一夕之间被倒会了,陈树菊为了履行承诺,特地去借钱来捐款,默默行善的精神令人感动。

围着红色大围裙,尽管是来接受表扬的,但陈树菊没有特别的妆扮,甚至是卖菜到一半中途跑出来的,这一次的表扬,是继她之前捐了五百五十万元给学校盖图书馆后,现在又捐款给阿尼色佛儿童之家一百万元,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笔一百万元却是她跟朋友借来的,因为前阵子她被朋友倒会了,陈树菊的身上只剩一点生活费,不过为了履行承诺,她选择跟朋友借钱来捐钱,直到她一直把这笔债务还清,大家才知道背后的感心故事。

善心菜贩陈树菊:‘这一段不用讲了已经过去了,没事了啦!’

记者:‘所以你真的有先借钱再去捐款?’善心菜贩陈树菊:‘对啊!没错!’

只是她却还是以一贯为善不欲人知的低调,不愿公开这段过去,现在的她,不但把向跟朋友借的钱已经都还清了,甚至还以每年三万六千元继续认养阿尼色弗院童,小小的一个菜贩,一把青菜十块,二十块的卖,累积小钱捐大钱,菜贩陈树菊名列亚洲富比世杂志善心榜,当之无愧。

家逢剧变受捐赠 陈树菊发愿助人40几年来,菜贩陈树菊每天在菜市场辛苦工作18个小时,赚来的钱不是拿来自己花,而是通通捐给了孤儿院、盖学校图书馆,十多年来捐了快1千万,连自己的亲弟弟都是看到电视才知道,原来姊姊一直在默默行善。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陈树菊立志帮助别人?

陈树菊最小的弟弟陈洽铭说,“就在姊姊13岁的时候,母亲因为没钱付剖腹费,难产过世,加上两个弟弟因为来不及筹到钱医病而早逝,失去亲人的痛,让她从小发愿,只要有钱一定要救助别人。”照片里的女子,穿着黑色T-Shirt、牛仔裤,一脸青涩,这是20岁的陈树菊。

回忆姊姊陈树菊的一生,大弟陈洽铭说,“姊姊会立志帮助别人,母亲影响最深。我姊姊刚好小学毕业要考初中,那时候我妈妈过世,大家心情都很不好,接下来她就说要代替妈妈。”母女天人永隔的画面,深烙在陈树菊心里,也了解人生有许多无奈,从此陈树菊身兼母职接下爸爸的菜摊,扛起一家生计,连自己的婚姻,陈树菊也选择牺牲,只求一家人温饱。

他父亲说他一生中,很大的愧疚就是,陈树菊要结婚,我(父亲)没有让她(陈树菊)结婚,到现在(陈树菊)都没有结婚。

13岁开始赚钱,但家里总共6个兄弟姊妹,陈树菊一介弱女子要养活一家人,实在不容易,没想到之后又遭逢三弟生病,正愁没钱转到大医院时,有人及时伸出援手。

陈洽铭:“那时候我们家里很穷,那个仁爱国小老师,就发起同学募捐,拿给我们叫我们带最小的弟弟,去台北给医生看。”

当时全校师生的恩情,让陈树菊永远记在心里,回忆这段过去,陈树菊曾经说过,会捐钱是因为当初帮助他们家的国小老师,或许有些人不知道,人穷到最无助的时候,有人拉你一把,会有多么感激。

也因为这样,陈树菊发愿,有钱一定要救助别人,十几年来,除了捐450万回馈母校盖图书馆,陆陆续续捐了快300万给孤儿院,未来她还要成立基金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把握因缘广植福田

过去,弗羯罗卫国有一位画师,名为羯那。羯那有个因缘...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

菩萨六度,布施摆第一

布施是一个好事。在菩萨六度里面,布施摆在第一。 大家...

把钱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病了吗

问: 有人说,你把家里的钱全都布施掉,这样就不会生...

传印长老:号召全国佛教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热心公益

编者按: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于2011年7月在...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带着侍...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凡事尽心尽力,时时反省自己

我们看第三段,修行布施的差别内容。这个地方有三段:...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

相由心生,运随行改的故事

曹彬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帮宋太祖平定天下,功劳很大...

好运不在于星辰

从前,在北印度的波罗奈斯住着一户有钱人家。他们为儿...

释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

1、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

【佛教词典】珂雪

(譬喻)如雪之白贝。以譬物之鲜白。玄应音义六曰:珂...

【佛教词典】秘密三昧经

凡四卷。全称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宋代施护译。收在大正...

印光大师综述念佛人的种种误区

一、修净土者应当修学的经典: 《印光大师文钞》中摘...

净土法门对众生根机不设任何门槛

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

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人生是一连串永无止境的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

朱斐:与大学生谈如何学佛

今天,欣逢贵社(指普觉学社)第二届第二次社员大会,...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

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蠲租得第的故事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这是...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以爱化怨 武士之子出家

大约八百多年前,日本有一个很大的山村,山村的正中央...

怀孕期间适合读什么经

一、怀孕期间适合读什么经 按照经典的记载,怀孕期间适...

【推荐】佛法初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