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2013/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是越贫越要施,因财富从施舍中来。因贫穷故,才要广种福田,广行布施。可以先从随喜赞叹开始,慢慢内心感化,自然随分随力,布施一切。

二常行布施。不可一次心血来潮,拿出相当多的钱款布施,造成这个月经济紧张,生活不便,然后又长时间不行布施,一曝十寒。我们既然发心布施,就要做到坚持,每月在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前提下,分出布施的那一部分,月月有布施,积跬步而行千里,积小善而成大德。

三要正财正施。首先我们布施的钱财要来源于正处,不可用偷盗、赌博等非法途径得来的钱财布施。其次要有智慧观照,现在不少正法修行的道场都有比较完善的慈善组织,我们可以把钱物汇寄到正法道场,做到善款善用。有少数人利用布施诈骗,尽管我们发心是好的,但是也不能因为我们的善良发心,给他人造作恶因的机会。

四劝随缘布施。现在有些人执着于某项布施,比如专门放生,认为放生功德最大,又有人认为诸所布施,法施为最,所以拒绝余者布施,一定要刻印经书光碟。这都是偏执有缺,不为佛陀慈悲喜舍所提倡。对于一切布施,应随分随力,比如关于放生,人皆以为放生功德最大,但是那些道场放生园子里的生灵的饲养、救治,以及办公费用、汽车的汽油费等等杂款,也需要经费。我们行布施,不应贪功求大,真正的功德源自我们慈悲的心怀,面对众生的苦难,哪怕我们由衷的悲怀流下一滴泪,也为佛陀所赞叹。

五勿求名利。善事不留名姓,则功德犹巨。我们行布施是从慈悲角度出发,锅釜刀下,是为救它一命;刻碟印经,是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阿弥陀佛做点事,不可借此炫耀。有塑造佛像,底部刻上捐者名姓,此与在佛像上刻“XX到此一游”何异?供奉佛像,鲜花灯果,大众右绕瞻礼,汝的名姓亦在其上,何德何能受大家如佛般礼敬?汝等削耗其福,迅猛快速,谁堪与比!

六者劝布施勿求回报。财富从布施中来,但因各人因缘不同,有的未必报在今生,有的虽报,而自身智慧浅陋,未能察觉。倘一心思得,则往往因失望而对布施丧失信心。要知道因果不虚,但事无求,则报亦巧妙。唯责己发心,勿求善果,果报终自殊胜!

凡相貌端正、聪明智慧、生富贵处、乃至终成佛道,悉从布施中来,现代人,奉金为上,不知你算尽机钻营巧,财富皆是你命中所定。赢得越多,反而消耗的福报越甚,真正智者,珍粒米滴水,片纸一线,待人以宽,和颜柔语,惜已有之福;慈悲救助,塑像印经,广宣流布,布施一切,此为人中上上智慧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求「地藏水」有没有效果呢

我是求过地藏水的,有没有效果呢?效果是有,怎么样开...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

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推荐】洪应明《菜根谭》下集

一、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

圣严法师:布施的人有福

为了保障未来的安全幸福,我们不能没有储蓄的习惯。凡...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应该喊苦还是喊快乐呢

曾经看过一则禅学典故,说的是云照禅师每天都教导弟子...

七事得梵天福报

培福、种福不仅是世俗人的希望,即使是修行人也必须时...

福、惜福、如何惜福

什么叫做福,福是祸的相反。什么叫做祸呢?祸是灾殃、...

演培法师《弘一律师对地藏菩萨的礼赞》

每年中国夏历七月到来,我国佛教徒不少发心读诵地藏本...

【佛教词典】不害(ahimsa)

Buhai   佛教戒律和行持的一个原则。原意为不杀生或...

【佛教词典】心要

(术语)心为心髓,要为精要。谓法门之至极也。又心性...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

谁的人生没有痛苦呢

有一次,几只野兔偶然相遇,它们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折伏现行的烦恼,化解心中千千结

所谓把佛号念好,折伏现行烦恼。不只是说你在风平浪静...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

各宗要略——三论宗

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

发心与发愿是一回事吗

发心也就是发愿,只是愿更为强烈与坚决,更具有目标性...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点燃心灵之灯

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小姑娘,常常暗自羡慕那些生活富裕...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问: 往生咒源自何处,有何功用? 大安法师答: 往生咒...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

大光法师:倓虚大师示寂前后

倓虚大师,在夏历癸卯年六月二十二日(即阳历一九六三...

贪着利养自取灭亡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调达(提婆达多)的比丘,非常...

要达到清净心和功夫成片才能往生吗

问: 弟子念佛老是会出现念头不专一,心不清净,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