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的成功在于正面的心态

2013/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的成功在于正面的心态

编者按: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多年,主要是谈如何离苦解脱、如何去除贪嗔痴、如何净化心,主要是谈心的问题。心态是心的表相,心态是心的导向,本篇作者杨先生,因为“正面的心态”而使得他的企业有了正面的发展,此种“正面的心态”,相信也应该应用在家庭里、在亲朋间、在待人接物中,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人成则佛成,成佛须先成人。

人生成功重要的一环在于建立“正面的心态”。

成功的人士,往往能学会用“正面的心态”去看问题。每一个人一定有其优点和缺点,成功的人士,往往能尽量发挥人们的优点,而回避他的缺点,其中包括自己。

所以“古之名训”说,用人之道,但取其长,不计其短。如果一个团队能建立这种思维,就能建立一支能干的团队。

在日常的工作中和生活中,往往有“顺境”与“逆境”。成功的人士,往往在“顺境”中能“居安思危”,“晴天砍完下雨柴”。即天气好的时候,要把下雨日子要砍的柴也完成,因为下雨天,上山砍柴是很辛苦的,效果也是很差的。因此,当天气好的时候,要多砍一些柴,往市场去卖,有些积蓄,当下雨的日子,在家休息也不至于“饿肚子”。

而在“逆境”中,成功人士往往看成是“磨练”自己的好机会,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往往令人奋发图强,从而不断上进,而安乐的日子往往令人沉醉,从而甘于安乐,不求进取,最终落后。

所以成功人士始终能用“正面的心态”去看问题,而失败的人士往往是用“负面的心态”去看问题。

“正面的心态”还包括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从好的方面去看问题,挖掘事件的机会,并能利用事件的机会,时刻注意用这种态度去“调控”自己的心态。

“负面的心态”往往受过去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他们容易从坏的方面看问题,悲观、消极,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正面的心态”,包括“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正确的思维模式”是一切从大局着想,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公”着想而不是为私打算,所想、所说、所行、都是“先利人,后利己”,时刻从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易地而处”、“过得自己过得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问题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并尽量增加“透明度”、也就是“公开”。这样,一个企业就能有凝聚力、就能团结、就能有竞争力、就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区式企业”。所以,“正确的思维模式”加上积极的进取,可以使一个企业获得巨大的成功。

相反,消极的、破坏性的心态容易摧毁所有的成功,正如:“UNIQLO”的创办人柳井正亲笔所写的一本书,其书名是“成功一日可以丢弃”,可见“破坏性心态”的力量。如果继续下去,它最终将破坏人的健康。

“正面的心态”包括“专心致志”,“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目标,并且找到达到目标的适当方法,同时,能够持之有恒,不到目标,誓不罢休。

“富合作精神”,科学家在风洞试验中发现,成群的加拿大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72%的距离,人类也是一样,只要能跟同伴合作而不是彼此争斗的话,往往能走得更远而且更快。

“正面的心态”有赖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令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会把人从成功的神坛上拉下来。

常常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的确大极了。但人类内心也有一种“天生的良知”,也就是人类既然有能力养成好的习惯,当然有能力去除他们认为不好的习惯。

在现实中,往往是“学坏易、学好难”,所以出现“知易行难”的现实,但是难并不等于不可能,所以古语云:“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生聚散总是缘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

虚云老和尚在世经常说: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

做更好的自己

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

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内心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富有

总结我的前半段人生,从大学毕业开始,我的前半段人生...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平常颠颠倒倒,临终很难有正念

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

修学净土难相应的原因何在

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前行也是数数闻思净土经论。比如...

记忆力差该怎么办

问: 记忆力差怎么办? 万如法师答: 经文咒语记不住,...

生命可以透过努力,作很大的改变

「忍辱」跟「精进」,它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功德,但是它...

【佛教词典】斋七幡子

人死后七七(四十九)日间,逢七举行一次斋会,以供养...

【佛教词典】妙吉祥

(菩萨)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译言妙吉祥。大日经...

感化的教育

有一位安养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对人...

佛教道场二十种法会法事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

八大菩萨有哪些来历? 八大菩萨是佛经中记载辅助释迦牟...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

【佛学漫画】隐元禅师

前有鉴真不远万里,六次渡海,后有隐元不畏高龄,在异...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

但念无常,活在当下

在这娑婆世界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话故事...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

受持十善业,能得哪些功德利益

离杀生,得成就十离恼法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