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智圆法师  2015/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一、欲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二、欲的作用

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作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

三、欲的分类

对色、声、香、味、触染爱,叫欲。《大智度论》中则说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一般指男女方面对异性的容色、相貌、姿势、声音、触觉、人想等生起贪欲。

当然,还有名声欲、利养欲、恭敬欲、承事欲、衣食住行欲、权力欲、财富欲、摄受眷属欲、显示自我欲(表现欲)、饮食欲、睡眠欲、升天欲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四、欲为苦本

《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三界众生都想求得自己所爱之事,对于如泡沫一般注定变坏的有漏法,却幻想永远占有、如愿以偿,这样希求的结果无非是希望破灭,引生痛苦。所以,欲是痛苦之源。

想一想,费尽心思全力地追求,最终只落得个破灭之苦,岂不太悲惨吗?为什么要死死执著虚假之法呢?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样可笑。歇下狂心,万事皆休,痴迷的众生却偏要沉迷其中幻想、执著,真是可悲!

从十二缘起观察“欲是生死苦恼的根本”。

以贪欲就会发起勤作,即“以爱产生取”,再以取积累能感后有五蕴的业——“有”,由此生死相续不断。

有情不了知轮回是苦性,怎么放得下对轮回快乐的追求?如是贪欲不止息,一天就可以积累无量“爱、取、有”的能生支,不知要引出多少生死?所以,以欲为本,生死将连绵不断。

《楞严经》说:“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回观此土修行者,龌龊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

邪淫念头的报应

对于邪淫的意乐,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

人类普遍的一种的悲哀

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情态,从早上睁开眼睛离开床铺,到晚...

以善摄恶,治贪欲病

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要重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假使...

最管用的观念就是轮回和因果

现在如果到中国,你作一个问卷调查,相信有轮回的、有...

富翁吃猪

传说过去有一个富翁一生行善无数,修桥铺路,救济鳏寡...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宣化上人:有脾气的人就是苦

这一趟到来,见你们各位都很诚心的拜佛、念佛,还有礼...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

八个人生经典问题解析

有个失恋的女孩,在公园里因为不甘而哭泣。一个哲学家...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

【佛教词典】行事钞忏六聚法篇第十六

亦名:忏六聚法篇 子题:二种智、忏摩、忏悔 行事钞·...

【佛教词典】二土弘经

天台宗论生身得忍之菩萨,遍方便、实报二土,而弘经利...

有人遇到鬼神障,应该怎样帮助她们

问: 师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见鬼神,可是她又...

净土法门是不是恶人当机

问: 请教法师,我听人说净土法门恶人当机,佛又偏怜...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里怪气的事情

问: 我是一位初学佛者,有很多事情都还不懂。现在有很...

天台八教丨别教

别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对象是三界外的...

对待婚姻的态度

一位年轻人和新婚的妻子经常吵架,他很懊悔,埋怨自己...

佛号里就具足了一切

我念佛是从2003年开始,最初提起佛号,是枯燥的,无味...

心中的快乐藤

也许流年不利,天灾人祸,村民们浮躁不安,闷闷不乐。...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再来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

「修」心养性,端正「行」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时,很多人会说:「太早了!我现...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悔者悔后过,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期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