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态对了,句句都受用

蔡礼旭老师  2015/10/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态对了,句句都受用

心态对了,句句都有受用。所以我们修学不得力,关键在心态不对。能想着句句都是对我讲的,就不会拿着经文去要求别人。坦白讲,只要有要求别人的态度,修行就不可能得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我们把精神都在看别人过失了,哪还有精力对治自己习气?无始劫的习气这么容易对治?你全神贯注了还很难调伏它,更何况是时时都妄想杂念,看这个不好看那个不好,哪还有精力去对治习气呢?

所以孔子曾经讲到,刚好子贡口才很好,有一天谈论别人的长短是非。夫子说:“赐也贤乎哉”?因为“子贡方人”。我们要对于这些教诲善用其心,我们也是当机者。子贡很聪明,口才也很好,他这个“方人”是批评别人。孔子抓住这个机会点,子曰:端木赐啊,“赐也贤乎哉?”你觉得自己很贤人了吗?“夫我则不暇”,这个“暇”是闲暇、空闲。孔子说:你很贤德了吗?我都觉得对治我的习气都没时间了,怎么你有那么多时间去批评别人呢?

所以六祖大师开悟的圣者,也给我们讲到:“若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更不会跟人对立;对人有批判,那就贪嗔痴都做主了。下属的过失,领导的过失,清楚。你看得清楚,那是你明理,但不放在心上。纯是一颗利他的心,是在护念他,柔和制止,提醒他。“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比方当面在提醒、在劝,讲话越讲越大声,斗气啦。我们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动气了还不承认,最后还要加一句:“我为你好!” 那这一句还是“倘掩饰,增一辜”。

修道不干别人的事,是内学。要在一切境缘当中自己要看得清楚,善观己心,这个重要。因为我们要了解,只要自己是动心了,贪嗔痴慢现前了,人与人的缘分就会越来越不好。用真诚、用慈悲,人与人的缘分才能改善。所以明理之人最重要的是守好自己这一颗心, “依报随着正报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

遮止无意义的话语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

让敌人变成朋友

有一位女基督徒说,她虽然信主,但她很恨她大姊,彼此...

【推荐】嘴上不积德,最终是害了自己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在郑博士咨...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寒冷的冬天来了,请给鸟儿一把米

冬天给鸟类施食与放生一样重要!冬天是枯竭的,没有食...

真正的大神通是什么

一般人学佛修道是假的,喜欢玩神通是真的,大家都求先...

【推荐】净业持名四十八法

自序 若论净土,法门广大。诸上善人,依佛教而往生者...

四空定的过失

四空定,佛陀对它是诃责的,因为它是暗钝。所以智者大...

【佛教词典】伊那槃那龙

(异类)E?avar?a,龙名。羊色之义(名义大集,一六七...

【佛教词典】定障麤重

【定障麤重】 p0808   杂集论十卷十四页云:定障麤重...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净念相继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念相继这句话,我们在家居...

以什么样的心态听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 亦非手拔...

佛教小常识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

今天起傲慢心不敬佛法僧,你伤害到了谁

出家人当然会有一些水平上的问题;有一次,我听了很难...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问: 请教师父,如果是在殿堂里面念佛的时候,有闻到...

圣严法师《情绪的本质》

问:佛经里称众生为有情,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

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

问: 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愿

问: 弟子听您讲经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您的教导中越...

善的链条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从小我到无我

一、禅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