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智圆法师  2016/04/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偏差,即是:

第一,简单的记住几个结论,就认为自己懂了,学会了。照理来说,这些结论都要借助道理,如理观察,才证明成立,才生起佛法上的认识。很多人都不要因,都直接说一个结果。如果记住了一个结论,就等于学会了佛法,那佛法的结论并不太多,比如“一切万法都是缘起,所以就是无自性”。这一句话很容易记住。“一切轮回周遍是苦”,也很容易记住。这就会犯自欺的毛病,认为自己懂了,其实,根本就没有懂。拿着佛菩萨的东西,认为是自己的东西,这会障碍自己的听闻、思惟,修习。

第二,观察不能具体落实到位。往往离开生活实际,谈一种抽象的理论,这就会导致没有具体、鲜活的体验。虽然理论上头头是道,但是一落到自己当下的身心实际当中,就不会观察对应。比如不知道自己的五蕴是怎样无常的、怎样苦的、怎样空无我的。

第三,观察不知道是要反反复复的练习。因为释迦佛的教法是经得起考验的,你可以不断地去观察,越观察,道理越明晰,越观察,内心对佛法就越生信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观念和心态。如果不做基本功,就会导致对佛法不能深深的以心融会、以心契入。

第四,观察不能准确的定位。本来观察应该是很严密、很具体,要知道观察的对象是哪一个,在哪一点上进行观察,按哪几步进行观察,这些没认定好,没有章法、盲目地、杂乱地进行观察,这也不会成功。因为世间、生活的现象多如牛毛,并且每一个现象也有方方面面的相状,如果自己的分别心没有规律的随意移动,从东想到西,又从南说到北,这样随便的跳动,不可能观察证明佛法所要求证的结论。

总之,自己内心里明确地显现缘起的法则,法本上的东西在心里呈现出来,之后再扩展开来,往其他方面去推,一一都是如此。这样自己的信心会加强,理解也会更深刻,如果量上达到了,心理的理解会越来越稳固。同时对佛法彻底生起信心。这样得到的就是夺不走的胜解,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扫除颠倒的见解、心态和行为。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就要反反复复地不断练习,不是用手脚去练,也不是用口去练,唯一的是用心去练。

这个练,很主要的一大部分是观察。观察的力量只会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按照佛法的理则正确地去观察,观察力就会起来。那麼一般人不会在低的地方做死功夫,认为很容易、很简单,在心理上首先就犯了“轻视”的错误,导致练不出观察的力量、得不到定解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问: 请问法师,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宏海...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

修行不是苦的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

宣化上人:万魔不退菩提心

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学好,则冤孽...

定课多少不重要,但坚持很重要

当我们能够修忍辱,把既有的功德保持住以后,不能够得...

心要与法相应

曾经有位修行者,去参学一个很有名的道场。那里住着很...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

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

如何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净土在哪里与存在的根据

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

应病与药

人之病,有肉体之病,亦有心灵之病; 治病之药,有物...

【佛教词典】香王菩萨

香王,梵名 Gandha-rāja,音译作犍陀罗阇。又作香王观...

【佛教词典】贪欲即是道

即贪欲之事虽恶,然具法性之实理,故习于贪欲者,可就...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

千辛万苦求佛偈

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自己要建立一个正知正见的防御机制

问: 弟子曾向你求教山西某法师歪讲《法华经》并为弟子...

晚餐与疾病的不解之缘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进食晚餐无关紧要,国内外专家研究发...

免费结缘和「无财不养道」冲突吗

问: 寺院的佛书佛盘为啥免费结缘?真的分文不取吗?...

佛教教旗的缘起与象征意义

目前我们在许多寺院的法会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

慧律法师《爱你所做的事》

「我爱」会让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临没有选择余地的窘...

如本法师:为什么会做梦

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不但凡...

当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一、引言:当代居士修学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