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大愿法师  2017/05/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灭心、妄想心,将之转化为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学会转念的功夫,心与法相应,那么自然我们的心清净了,自然就会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一天。好像无著论师求见弥勒菩萨一样,他的内在心相续一清净,刹那之间弥勒菩萨就显现在他面前了。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如果你内在的心没有清净,你一直只是刻意地去单方面地去求感应的话,往往就会给那些恶魔一个趁虚而入的可乘之机,就很容易着魔了。以前他们那些人练气功,我见过很多,我看那些练气功的身上都总是有一些负信息,练得久了,这个人脸色,整个脸都是青的。为什么?他就求这个感应、求神通,其实内在的心,贪、嗔、痴比一般的人还要厉害。所以那样你说他将来会去哪里?魔道、鬼道了。这算好的。所以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所以大家学佛首先一定要明白,关键是内在的心相续要清净。

我们明白了佛陀的事业他是任运无为的,是尽虚空、遍法界,遍满整个空间的,所以虽然现在我们没有明显的感应,但是我们一定要以我们的信解智慧力,来深信佛陀的慈悲智慧的大加持力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虽然我们还没有很明显地体会到显现这种加持力,那只是因为我们内在心相续没有清净的缘故。因为我们的心水在摇摆的缘故,所以月亮的影子显现不出来。但是是不是没有呢?有的。所以要明白,佛陀的慈悲智慧的加持力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

我们的任何祈祷,乃至于极微细的起心动念,在佛陀洞然明白一切,明察秋毫的正遍知的大智慧之中,都能够无余地了知,在佛陀的大圆镜智之中都能够朗然显现。所以要有这样的信解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

徐恒志居士:学佛者的苦闷

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 已认...

地藏占察前,为什么要念一千声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

念佛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

问: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呢? 常敏法师答...

学佛为什么不得成就呢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所...

慧远大师感得山神运木建殿

慧远大师一生充满着很多感应的故事。比如我们有个出木...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决定一个法门尽未来际行去

得有个信心,有个长远心,有个坚固心,自己选择一个法...

安住清净本性,破除自我设限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

三种涅槃的差别

我们可以知道菩提的智慧影响到你涅槃的浅深大小。我们...

【佛教词典】沐浴作法

密教之修法,为清净身心,止息灾病障难等,而作之澡浴...

【佛教词典】人人本具

(术语)言人人本来具足佛性也。...

疗治众生的心灵疾病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

卖鱼郎与老鹰

人能守本分,才能尽本事。就像小鸟飞翔在天空中,歌声...

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白云法师: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

如何验证死后往生到哪一道

我们要知道,死了之后到哪儿去。 佛法提供了一个我们验...

打坐时如何解决腿痛腰酸

初学盘坐时,腿脚会出现麻木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

如果你是我(图)

株洲市石峰公园内的动物园,猕猴用力地咬着栅栏,双手...

财富从付出中来

我们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东西很多,希望拥有更多,...

两世为僧的南岳慧思大师

慧思大师(公元515-577年),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

堕过4次胎,该如何忏悔

问: 曾经堕过4次胎,听说很损福报,现在身体特别不好...

再悲惨的境况,佛力都能加被

要信心百倍地念佛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境界,内心感到沮丧...

不要对佛的迷信

1、生活中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