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道坚法师  2012/01/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有,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因为每人走过的道路不一样,于是学佛的目的也不一样。有人生活不如意,经常处在不痛快的时候,想通过学佛给自己减轻痛苦。有的人老是恐惧自己将来,想通过学佛解决自己的身后问题,在肉身灭后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有的人想通过学佛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加轻松,将来得到佛的加被能够升官发财。

还有的人学佛是想给自己减轻孽障,让自己的心理感到好受一些。所有这些想法都没有错,而且非常合理,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一但自己的要求被满足以后,又应该怎么办呢?因为人的要求是无限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了某种现实的目的而学佛虽然看似合理,但是这样的学佛法是永远没有完的,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仍然没有掌握佛教的真谛,因为佛教是反对学佛的人有执著心,为了某种利益或目的而学佛,在佛教看来仍然是一种执着。

其实学佛的目的非常简单,这就是通过学佛的过程,掌握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了生死、断烦恼在佛教看来是一件人生大事,这是因为世俗之人老是追求金钱、名利、感情等等,始终无法脱离充满烦恼的生活方式。生活采取什么方式固然对生活质量很是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具备断除烦恼、逍遥自在的一种生活态度,达到了逍遥自在,也就是了断了生死,到达了自由自在的境界。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曾经苦行六年,最后终于悟出苦行无益。于是他重新修改了修行的方法,以豁达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创立了佛教。

中国佛教的古代祖师们非常重视学佛的目的,他们都认为学佛就是取得一种精神的境界,通过学佛而达到一个解脱自如的目的,这个学佛就成功了。古代有一位道明禅师,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亦如丧考妣。”道明禅师向世人指明,生死大事未明,就如同死去父母一样的难受,不敢有丝毫懈怠,应发勇猛精进心,参悟解脱生死;但是一旦参透了生死大事,也如同失去父母一样,这是因为参透生死者,即破除了对假我的执著,进入真我境界,过着称性逍遥自适的生活,荡荡然无所依傍,无所牵挂障碍,不在生死之中打转。

有了看透生死的认识,也就达到了自如的境界,那么肯定就会有一个好的心情。这时我们就是面对各种不如意的事情也不会去执着不放,精神的认识不就升华了吗?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好心情对每个人来说尤为重要。在解决了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包括提升精神世界,已经成为当前人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好的生活质量和好心情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生活才会有好心情,同样,有了好心情会有更好的生活,人人都有好生活与好心情,整个和谐社会就真正实现了。

道明禅师的这句话,就是说的这个道理,生活质量除了物质以外,精神生活的好坏同样重要,要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小康社会里,过上真正的好生活,看来关键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洒脱的精神境界。生活有时就像参禅领悟,大死一番,方能大活,彻底打破小我桎梏,方能领受真我的大机大用,这种过程,常使人如断魂销骨、剥皮剖心一般。当超越了“未明”与“已明”大事以后,人生就从不自在状态进入一个“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始终处在一个自由自在的逍遥自适的环境,这是一个多么美好又多么崇高的境界!只有到达了这一境界的人,才最终摆脱了物质生活的束缚,才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这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

大乘八宗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

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练

问: 顶礼法师,请问法师,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

怎样随喜才能真正获得功德

时下流行随喜一词,很多学佛人嘴上有事没事总喜欢挂著...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特点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显著特点: 第一,常居秽土。 《十轮...

如何处理毁坏的佛像经书

在事相上来讲,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们的佛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修行的根本法宝--信愿持名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越急于求成,越难以成功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身心浮动的人好比滚动的石头...

【佛教词典】造浴室五功德

亦名:浴室造立五功德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增一云,...

【佛教词典】假有

云何假有?几是假有?为何义故观假有耶?谓待于名言此...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

【推荐】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

功德宝山神咒的功德

功德宝山神咒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卖酒开赌场有没有罪业

问: 师父慈悲,刚才说到罪业这两个字,我跟几个同事...

【推荐】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

对病者开示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

女子出定

佛陀有一次在说法时,有一个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

南怀瑾的「子午觉」

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为保持正常体力,成年人平均睡...

紫磨金盘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贸易为生,常常到异国采购。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