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容通法师  2019/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而不忘失。能引定故。

法师宣讲:我们念佛就是靠念心所,就是要把念的力量修得更强大。于曾习境,念一句佛号、观佛像、想佛都是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清清楚楚得记得就像是在眼前一样,不会再忘记为性,随后由念就可以入定,如是次第。

但是,现在我们念佛、念经多是加个口字旁的唸,这个要不得,只是在嘴上念,不是在心里念。从念字的结构上分析,上面是今天的今,下面是心,就是说在当下的这一念,就在当下这一境界中,念头要专注,这才是念。如果你念来念去不在当下,跑到其它地方去,那就是没念好。

心明记为性有什么好处呢?得定,要想得定先要有念。所以,我们看八正道里面就有正念、正定,由正念就能达到正定。我们保持正念,达到正念之后定不用去修,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定。正念是以佛法来衡量的,殊胜的、正确的境界,保持这种正念不被其他的境界所影响,一旦决定下来心不起其他的妄想杂念,心不再转变;其他的境界也不能影响你的心,你的心也不会跑到其他境界上去,就这个心,就在这个境界上定住。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婚姻的五面镜子

原则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内求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

但看妄想起处,切莫随他流转

予居五羊,一时从游者众。睹刘子,骨刚气浑,谓夙具般...

天台宗三止三观

止观定义 止者梵语奢摩他,观者梵语毗钵舍那。此奢摩他...

【推荐】初修定者须过好「三关」

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

六妙法门要怎么修

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气,出息就是呼...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

「一心不乱」应该怎么解释

那么这里我们来看看一心不乱这四个字,这个众多的解释...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

菩提心生起的四种因缘

大乘佛法对于生死业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调伏,它更重...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

智者大师把第六意识分成四种情况

第六意识它有自身的问题,也有内外的问题。我们谈谈它...

【佛教词典】童子经法

(修法)以金刚童子为本尊而祈祷之秘密法。此法依金刚...

【佛教词典】佛有二种身

【佛有二种身】 p0654   佛地经论七卷二十页云:或处...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

舍利弗的智慧:施一口水

从前舍卫国中,有一豪贵梵志,财富无数,其人也很聪慧...

老妇人的毒誓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就是你能够依《观经》来无论...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

8妙招化解怒火

解决心情,才能解决事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依名号,安住自心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

星云大师《做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做人,应该为自己...

佛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