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烦恼

2011/05/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烦恼,烦躁恼乱!众生的心,因为有这些烦恼的心理作用,所以常常感到心烦意乱,片刻不得安宁,起惑造业。

佛教修行,是内求自心的清净,求烦恼的净化,和其他的宗教不同。佛教不论讲明心见性或往生净土,都是强调“一心不乱”和“善根福德因缘”的具足。藉由戒、定的薰修,令心明净,净化烦恼的杂染,产生洞澈一切的智慧,积极的行善积德,利人利己,最后福德智慧绝对圆融完满,随心自在,这就是成佛的境界。

凡众的心,体性上,本来是清净无染的,好比一面镜子,心起了无明烦恼,就像飞扬的灰尘,落在镜面上一样,覆盖了镜子的光明。

修,就是把障蔽性灵的灰尘—烦恼除掉,戒、定,就是去除烦恼的究竟方法!《六祖坛经》里神秀大和尚有首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的就是渐修的功夫!

学佛,不愿修行,不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起心动念,注意自己的身口行为,改恶行善,没有真心诚意,实实在在的去做,这样学佛一点受用也不会有,就像人在河流里却渴死一样,

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对人的影响最大,是人最根本的烦恼,最根本的轮回苦因。

贪,贪五欲—财、色、名、食、睡;贪—色、声、香、味、触,贪外财、贪他爱、贪自身、贪一切……。

众生在三界里轮回,生生死死,受苦煎熬,都是因为贪!贪欲多,苦,自然无穷尽。

虽然苦,还是执著不舍,不畏惧,这就是迷糊,迷失了本性,以苦为乐,积习难返,被欲望系缚,不知道学佛求解脱,虽然知道学佛好,但是下不了决心修习,拖拖拉拉。

小孩子,裹被的毛巾用久了,妈妈说:“好脏、好臭,又破又烂,换条新的好不好?”小孩子不肯,妈妈换了,小孩又哭又闹,再也睡不著觉,妈妈只好又把臭毛巾还他,盖在他的身上,小孩闻到熟悉的臭味又安心的睡著了。

经典里,佛也说过这样一种情况,一群卖鱼维生的妇女,卖罢,背著鱼笼要回家,途中遇到一场豪雨,花店的女主人见天色已暗,好心留她们过夜,满室的花香,却让卖鱼的妇女们怎么睡也睡不著,因为不习惯这香味,最後一个聪明的妇女,提议把鱼笼放在床头,大家才在天快破晓的时候,沈沈睡去。

众生处在烦恼世间,浊秽污染,因为贪欲不知出离,就如小孩和妇女恋栈熟悉的气味一样。贪是烦恼,是轮回的苦因,是业习,一般人,如果没有决心想要修,努力反观自省和克服改变,是很难真正察觉的。

佛法的芬芳和喜乐,不一定让众生能够习惯,道场的无求无诤和清净也不一定适合众生性的需求,学佛的人,要明白这个道理,否则容易产生冲突。要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舍离的是什么?

佛教诃斥的是有杂染、自私,颠倒的、不正确、会带来痛苦、损己不利他的贪欲,但是鼓励追求善法,利己利人的道德追求和修行,赞叹向上向好的欲念,这叫善法欲。修,就是把“欲”的杂染净化,以慈悲代替贪欲,用智慧融化、调御感情,以行善法的欲替代烦恼欲,以清净心克除烦恼心,这样才能解脱,才有真正的快乐。志愿成佛,就是最好的善法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

接受「还不圆满」的自己

在过往的经验中,你肯定会遇到相当多不容易、让你很伤...

虚云老和尚法语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在家居士如何修学净土

问: 修净土的居士,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认识与实践...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

以生死大事为急

省庵祖师曾经写一封信给茅静远居士,师对茅静远居士这...

【推荐】太能算计的人,实际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

【推荐】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

【佛教词典】尽

【尽】 p1285 如死差别中说。 二解 杂集论八卷十四页云...

【佛教词典】七杂染

【七杂染】 p0051   辩中边论上卷五页云:七杂染者。...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问: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正如法师答: 阿...

昌臻法师《学佛先学做人》

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

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

问: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

虚云老和尚晚年的几个小故事

一、 岑老居士曾和虚老爬山。岑老居士说他:虚老洗澡不...

通过专注跟正知来对治菩提心的失坏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

如何花钱花的有意义

在现今社会上,有一些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奢华,出入坐的...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

正法毁于修行者自身的腐化与堕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讲堂讲经,迦叶尊者,一身灰衣,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