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大安法师  2013/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岁时主张禅净双修,为一吼堂主人。随着他道业的增进,弘法的深广,他逐步领会永明延寿大师、莲池大师等祖师的思想,对净土法门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他大力弘扬净土法门,由禅净双修转变为侧重净土。六十三岁时,他在圆明讲堂开讲《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这是蕅益大师非常重要的一部净土宗著述。

一位法师能够讲《弥陀要解》,他一定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得到蕅益大师的加持,对净土的事理、性相奥藏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圆瑛大师在讲《弥陀要解》的过程当中,也从“一吼堂”主人变成了“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他亲自写了一个对联来勉励自己——“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侣僧伽。”这是他对自己的自勉,实际上也是以身作则,为我们广大四众弟子作示范。

在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我们只有走“念佛求生净土”这条道路才能出离生死苦海。当我们看到圆瑛大师从“一吼堂”主人变成了“三求堂”主人的时候,我们也都由衷地赞叹:圆瑛大师真是福德、智慧非常深厚,对众生的利益也非常巨大。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这三个主题实际上揭示了我们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我们知道菩萨六度的前五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是修福的重大科目,精进是通修福修慧的,而第六度般若是谈智慧问题。修福最后要导归产生智慧。有智慧,才能使五度修的福转化为一种无为的功德,解脱的资粮,往生净土的资粮。

所以福德和智慧如车的两个轮子,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要相辅相成,把福慧导归净土。这就在通途教法和净土特别法门之间打通了一个通道。这样,我们就知道在这个时代修行从哪里下手,怎么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最后我们的归宿在什么地方。所以末法众生应以“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作为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

修行,是从「修不行」开始的

修行,其实是从修不行开始的。各位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来...

佛教移民学

一、移民佛国回老家 佛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

一生念佛很精进,为何不能确信自己今生能往生

问: 尊敬的大安法师,在您讲的《净土资粮--信愿行》中...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忏悔业障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罪业生死凡夫。莲池大师...

【推荐】临命终时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

我们临命终时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无量劫以来乃至今生...

念念向内去找原因

我有一个搞学术的朋友,他谈到中国人好像缺少原罪意识...

【佛教词典】极无自性心

(术语)真言宗十住心之第九。华严经所说圆融法界之理...

【佛教词典】分陀利

(植物)Pu??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

修行也有四件事先苦而后乐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清晨,波斯匿王率领...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

佛陀是如何教导儿子罗睺罗的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

摄诸根得离苦

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印光大师永思集·大师遗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

阎王也怕阿弥陀佛

再说这位黄太太,又告诉大家一则阿弥陀佛的伟大,连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