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观无量寿佛经》第七观:华座观

2021/1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观无量寿佛经》第七观:华座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①,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②,梵摩尼宝③,妙真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④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⑤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①大士:菩萨之通称。

②甄(zhēn)叔迦宝:赤色的珍宝。

③梵摩尼宝:大梵天王的如意宝珠。

④夜摩天:欲界第三空居天。彼天华光,庄严最胜。

⑤法藏比丘:阿弥陀佛昔为国王,遇世自在王佛,弃国出家,法名法藏,发四十八愿,构建净土,接引众生。

【译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认真听认真听啊!好好地思惟忆念,我将为你分别解说遣除苦恼的方法。你们要忆持在心,并广为大众,分别解说。”释迦本师正说此语时,阿弥陀佛应声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二位大菩萨侍立左右。西方三圣光明炽盛,金相晃耀,不能全部看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也比不上。当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至诚顶礼佛的足下。然后仰白释迦佛:“世尊啊,我今仰靠佛力加持愍念,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但未来的众生,要怎样才能观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呢?”

佛告韦提希:“欲观阿弥陀佛者,当先观想西方净土七宝地上有一朵大莲华。观想莲华一一叶瓣上,作数百种珍宝的光色;一一华叶上又有八万四千微细的叶脉,犹如天然的妙画;每一叶脉又放八万四千光明。这些都清清楚楚,皆令观见。小的华叶纵广也有一万里。这些莲华均有八万四千叶瓣。一一华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作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数千道光明,犹如七宝合成的华盖,遍覆西方宝地上。

又以释迦毗楞伽宝作为其莲华台。此莲华台由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以及殊妙的真珠网来校饰庄严。在这莲华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犹如百千万亿座须弥山那么高。幢上的宝幔状似夜摩天宫。又有五百亿微妙宝珠辉映装饰这些宝幔。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中有八万四千各异的金色。一一金色遍洒安养宝土,处处变化,各呈种种奇异的相状: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各种奇特的华云。这些奇异的光明相状在十方各处随往生者的心意变现,施作种种善巧佛事。这是华座想,名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胜妙莲华,是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大愿愿力所成就。若欲观阿弥陀佛的行人,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华座想时,不得杂乱观想,皆应一一次第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要观得分明,如于镜子中,自见面像那样清晰明了。此莲华座观想成功,能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如此观者,名为正观;不如此观,名为邪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国土有哪三种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原文 窃谓座下此心,实属不可思议。然于关中用功,当以...

为何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原文】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

十念念佛以及回向之法

念佛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观像念...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

诵地藏经与念佛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

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往此人所令其得见

【原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

先超越妄想,再面对妄想

圆顿止观就是顿观。如果你觉得人生怎么处理都不是办法...

具足四种力量才能真正的忏悔

忏悔是我们修行的人自净身心、明心见性的一个最初的必...

「一心生二门」和「入不二法门」两个「二」相同吗

问: 请问法师,一心生二门的二和入不二法门的二,两个...

【佛教词典】过量尼师坛戒开缘

亦名:过量坐具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

【佛教词典】欲寻思

【欲寻思】 p0984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心怀爱染,攀缘...

一念淫念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

宏海法师:佛说吉祥经

好,各位大觉佛子们,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我们2018年...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

对于善法不要得少为足

菩萨面对一切的善法,必须如贫得宝想,无有厌足,多多...

人生最大的「爱别离」

在恒河边,释迦牟尼佛与几个弟子一起散步的时候,他突...

西方净土的欣慕行

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

老和尚与小和尚的对话

完美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 「怎...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

一切法门六字全收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 护念即是...

念佛之人当孝敬双亲,不可偏执速死求往生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