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时时心存善念

证严法师  2011/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一份很清净的本性,这也是佛陀所说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只不过被社会不良环境所污染……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心念来支配时间。有心利用时间,就会将分分秒秒运用得很踏实;若不用心支配时间,任凭时日空过,就无法精进。因此,“心念”会运转时日,也会使人空过时光。

△ 学佛,就要学得一念“心专”——用心在当下所从事的每一件事上;心若不专,即使整日工作、应酬、从事娱乐休闲活动,看似忙碌,其实都是在空过时日。普贤菩萨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日子一直消逝,生命也随之日减。减去了寿命的时间,就少了服务人群、成就功德的机会;无法造福,便只能“消福”!

△ 佛说在六道之中,除了人道以外,就没有机缘可造福。譬如天堂时日虽长,却是人人享乐,没有造福的机会。所以,我们应把握时间,投入有意义的工作。

△ 同样是生活,人却有不同的情况与环境:有些人要穿没得穿,肚子饿了没饭吃,为日常所需疲于应付,怎有多余的时间去造福?有些人则是生活不虞匮乏,每日奔忙于各种应酬,却也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更有一些真正知足的人,很踏实地求知、求学,每一分、每一秒都运用的很得当。同样都是人,过日子的心态却不同,这些差别也是由“心”起。

△ 台湾有一大群“爱心”人士——“爱心”就是爱自己的心,把我们自己的心顾好;时时心存善念,即是日日在造福,这就是修行。

△ 有人以为,以东西布施于人就是有爱心;其实,那只是付出行动去帮助人。事实上,应该要感恩让我们帮助的人,因为他让我们学会爱自己的心——使心不起恶念,照顾自己的心,时时发挥善的功能。所以说,“爱心”不是给人物质,而是经由别人启发出自己的智慧和慈心;若无示现苦相的众生,只看经文、诵些句读,是很难启发人心的大悲、大愿。

△ 慈济有许多志工,不惜付出时间、金钱投入服务的工作,他们感激示现苦相的病患,让他们举手投足都能发挥菩萨愿力。他们做得很欢喜,欢喜心就是菩萨的心、觉悟的心,这都是起自于“爱心”。所以说,发出爱心就是造福的人,也是为自己修福的智慧者。

△ 有些人付出关怀后,就计较“我是为你而做、为你付出的”,这样心中反而会常起烦恼;不知道“帮助别人,受益的是自己”,这叫做“愚福”。

△ 此外,有所求而发出的爱心,修得的仅是“人天”之福。我们学佛者,要用智慧造福,体会爱心的真义,觉悟“付出爱心”就是在修行;时时刻刻关照爱心,不要因为贪爱、瞋恨、愚痴而起心动念。有机会付出,要心存感激、不要想收回,这才是智慧明亮的“清净之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治心的方法

以静心对治动心: 现代生活紧张快速,大多数的人都患...

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

佛法中,以心为主。学禅以心为主,世间法也是以心为主...

怎样去调伏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学,跟我们一般世间做的学问,在过程当中有一...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用功办道这件事,心要细,胆要大,气要刚

你们听《楞严经讲义》,你们应该把这个讲义销归自心,...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

如何才是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的...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善解方便法

有一位太太,到处跑道场。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

证严法师:眼明不如心明

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

证严法师:疑不生信,难成大事

人生最可怜、最苦恼的,莫过于疑心病重的人。所谓「疑...

人生如梦,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路

每个人出生时,赤裸裸地离开母亲身体,那种痛虽然彻骨...

【佛教词典】娜耶

梵语 naya。译作乘。即理趣、道之义。谓从一念善根乃至...

【佛教词典】极妙

(杂语)善美之至极。玄理之至极。大般若理趣分曰:极...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素食的十大益处

素食的好处极多。至少具有下列十大益处: 1.益寿延年...

遇到鬼魅扰害,应至心念诵供养地藏菩萨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

心念虽难控制,但并非不能控制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

小病从治,大病从死

生病能治治嘛小病从治,大病从死。原先我们医疗室有个...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说阿...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

急于见佛之念易着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这种念头非常...

佛的六种神通

1、宿命通: 知道过去世多生多劫的生活状况,也知道其...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星云大师《临终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病了,病得很久,病得很重,我请...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