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治心的方法

2011/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静心对治动心:现代生活紧张快速,大多数的人都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因此,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至少必须有几分钟的静心时间,来做涤清尘虑,自我宁静的训练工夫,让心湖的污垢沉淀,生定发慧。

以好心对治坏心:我们的心时而圣贤,时而恶魔,浮浮沉沉,好好坏坏。好心一起,万事一切如意,恶念一生,百万障门就开启,因此我们要摒除坏心,护持正念,培养慈悲仁爱的心。

以信心对治疑心:世间上有不少悲剧是导因于猜疑,怀疑朋友不义、伴侣不忠、亲人不睦。疑念一起,如绳缚身,寸步难行。《大智度论》云:“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建立信心不仅让我们与佛法真理相应,也让我们更能包容、接纳世间的一切,坚定我们的信仰。

以真心对治妄心:众生因为人我计较分别,个人喜恶差异,而生出种种虚情妄心。我们必须以泯除差别、平等一如的真心,诚恳踏实地生活,才能创造真善美的人生。

以包容心对治狭隘心:我们的心要如同大海,汇集百川而不改原味;要如虚空,荣誉毁辱都不随境转。唯有尊重与包容的宽大心胸才能救度我们忌妒、狭隘的心。

以无心对治有心:人的生命中如果只有金钱,一旦没有了钱,生活就会痛苦不堪;如果以爱情为生活的重心,一旦爱情变质了,就会很苦恼。有所执着,就有所对待、牵系,如何自在?不如以无心对治世间假有、虚有的妄执,这样一来,便能享受随缘放旷,任运不系舟的逍遥。

以永恒心对治无常心:佛教说诸行无常,世间固然无常多变,心念纵使生灭不已,只要我们发心立愿,自利利人,则虚空有尽,愿力无穷。《华严经》云:“初发心便成正觉。”初发心菩萨的心等同佛心一般清净,但要更进一步发恒常心,保持初心不退,才能圆满菩提。

以平常心对治好奇心:现代人喜欢标新立异,事事好奇,更有不肖份子以光怪陆离的招术迷惑人心,污染社会。禅宗说:“平常心是道。”用平常心来生活,必能体会到“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除了以上八点,我们还要培养耐心、虚心、细心、孝心、直心、诚心、赤子心、清净心、慈悲心、宽恕心、欢喜心、布施心、供养心、平等心、忍辱心、惭愧心、忏悔心、感恩心、般若心、菩萨心、佛心,发挥心的不可思议妙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

培植福德的十种方法

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

心安比赚钱更重要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质的享受,因为一切物质...

心无片瓦

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

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生起观照力,减少遍计执

有人说你去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你把它读过几次,你...

念药师佛圣号,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药师琉璃光如来,过去因地发了很多愿,主要是十二大愿...

为何会有「鱼鸟龟蛇」这类卵生众生

卵是因想生,就是说这个众生过去生当中接触六尘,他的...

爱生气的朋友看过来:毁灭百千劫善业的捷径

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大愿法师开示) 如果...

【佛教词典】内身

【内身】 p0365 杂集论十卷一页云:内身者:谓于此身中...

【佛教词典】合行秘密灌顶

(修法)合行胎藏界与金刚界两部之秘密灌顶法也。见自...

定时定点去放生,这样如法吗

问: 现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团队会定时定点去放生,但...

战象自拔淤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当时的国王波...

坚定的信念值得终身携带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外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

大安法师:放生如何才能如理如法

问: 放生的意义及其事项,怎样做如理如法?戒杀和放...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

如何善用药师佛号利益他人

至心专念药师佛的本愿功德名号,能满足世间及出世间的...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

不能拿因果来衡量别人

以前我学佛后,内心很刚强,常拿因果来评价别人。说这...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

什么是戏论

这个戏论层次很广,凡夫对修行人,凡夫是戏论;修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