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净界法师  2021/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第1讲

这次学人受会长的邀请,来跟大家讨论净土宗的理论跟修学的方法。那么这次的主题是净心与净土。这个主题的特色是什么?它的宗旨是什么?我们在上课之前,跟大家做一个说明。

当我们回顾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两千年当中,是出了很多的祖师大德。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基本上是把大乘佛教是发扬光大了,这当中的一个主要理由是什么呢?就是宗派的建立。祖师们把整个大乘的经典,根据它内容性质的不同,把它分成了大乘的八宗,这样让一个初学者,很快能够进入状况,他减少很多摸索的时间。因为佛法实在太广大了,你看基督教一本圣经,佛教是一百部的大藏经,可以说是一辈子学不懂,也学不完。

那么在这甚深广大的佛法当中,祖师把它分成了大乘八宗,我们很快去选择自己相应的法门,很快的上路。但是宗派的建立,给中国佛教带来了很大的力量,但是也有它的负面的影响,尤其到了明朝末年以后,宗派之间的一种门户之见。也就是说,宗派建立以后,它的门户之见的影响,就彼此之间不能够互相学习、不能互相融通。正如蕅益大师说的:分河饮水。同一条河水,水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是东边饮水的人跟西边饮水的人,彼此不互相往来,叫分河饮水。

这种情况就构成整个佛教思想变成一种过度的区隔,而产生对立,这个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有鉴于此在整个佛教当中,永明延寿大师净土宗第六祖,他提出了一种禅净双修的思考。禅观的主轴是强调心灵的力量,透过止观把心力开展出来;净土宗是偏重佛力的,我们知道我们能够往生净土,是弥陀本愿的摄受。那么在永明大师之前,心力跟佛力是不互相往来的,强调心力的,就不强调佛力;强调佛力的,就忽略了心灵的力量,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所以到了永明大师,他认为说心力跟佛力是不可以分开的。

我们都知道阿弥陀佛不可能主动救拔我们,一定要用心灵的力量去带动他的。你今天用一个录音带放佛号,这个录音机,它把佛号念一辈子,它也不可能够灭恶生善,它也不可能离苦得乐,为什么?因为录音机没有心灵的力量,它没有明了性。一个佛号一定要经过一个明了的心性,去推动,它才能产生一种强大的灭恶生善的效果。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心灵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百多人打佛七,同样一句佛号,进入不同人的心中,产生不同的力量,因为心力是很重要!

事实上我们看永明延寿大师,他所提出禅净双修的思考,但是具体方法,其实永明延寿大师并没有清楚描绘出来,反倒是到了明末的蕅益大师,他的代表著作《陀经要解》,他把禅净双修的思考,提出一个很明确方法,《弥陀要解》它提出了三力不可议。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说:当我们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念一句佛号的时候,能念的心跟佛号一接触的时候,“啪”三种力量产生:第一个,心力不可思议;第二个,法力不可思议;第三个,佛力不可思议,三种力量同时现前。

那么在《弥陀要解》当中,它所强调的是什么呢?心力不可思议。它认为没有心力,就不可能有法力,也就不可能有佛力。在《弥陀要解》当中的心力是什么呢?就是自性功德力,我们真如本性的力量。这个地方我们会描绘,我们为什么很多真实的真如力量,没有发挥出来?因为我们一直被妄想误导,我们被我们过去地错误的想象,不断的干扰。这个地方讲我们要怎么去开显真如的力量,把心灵的力量发挥出来。第二个:法力。法力就是名号功德。我们有心力,没有阿弥陀佛的摄受,我们的修行是很多辛苦的,入道多辛苦。由这个心力去启动法力,最后去感应弥陀的本愿功德力。

所以他以三种力量:自性功德力、名号功德力,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他以这三力来成就净土的庄严。你把这个三力搞清楚了,你大概《弥陀要解》的整个修行的理念,你就清楚了。但是他的主轴思想是以心力为一个根源的,也就是说我们一定是释放一种心灵的皈依:你的信心、你的愿力、你念佛的专注力,信心、愿力跟专注力,这三种力量一定要释放,你的心里一定要释放出三种资粮,才能够启动弥陀的本愿功德,才能够成就净土的庄严。以心力来带动法力,以法力来感应佛力!

我想没有一个人在临命终的时候是颠倒而能往生的,不可能。不管你平常念佛念得多好,你临命终的时候,只要你心力不现前,你还活在心中的颠倒想,你就不可能往生,因为净土宗强调正念分明。我们净土宗不管你的过去,你做过什么,但是它要求你临终的时候要保持正念,你临终的时候心力不现前、法力就不现前、佛力也就不现前。当然蕅益大师也强调:临终的正念从什么地方来?从平常的正念而来。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你绝无临终的正念!所以我们现在在念佛当中,除了把佛号念得清楚以外,你如何保持心中的正念,遇到所缘境,能够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其实这一点是很重要!你生起颠倒了,就算佛号进入你的心中,也很难产生强大的力量。所有的佛号,一定在你正念分明的情况之下,才能够产生强大的接引的力量。

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在颠倒当中往生的,不可能!因为阿弥陀佛没办法救你。所以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是什么样呢?是我们准备好了,弥陀才来救我们。

我们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太阳是照不进来的,我们一定是要走出房间,才能够去享受弥陀的光明,我们一定走出心中的妄想,佛陀才能够救拔我们。如果弥陀可以主动救拔我们,那我们不用打佛七了,我们等弥陀主动救拔我们。所以我们今天在修净土宗,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佛陀有再大的加持力,他永远是居在一种被动的配合,你有一分的准备,他给你一分的功德;你有三分的准备,他给你三分的功德;你有十分的准备,他给你十分的功德。所以叫能感的是心,所应的是弥陀的大悲愿力,我们是能感,我们信愿行是能感,弥陀是能应。

所以弥陀的功德,他是一种被动的配合,他不能主动的去救拔我们,不可以。我们看那个感应道交是: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

前半段是描绘佛菩萨的自受用的功德,自受用!菩萨的心是清凉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安住在毕竟空,所以外境怎么动,他心中不动,这个强调菩萨的自受用。但是菩萨的他受用,他怎么救拔我们呢?这句话很重要哦:众生心垢净,然后,菩萨影现中。我们佛教的他力的加被,是有条件的加被,是你自己要:众生心垢净,然后才菩萨影现中。阿弥陀佛不能够无条件的救拔我们,不可能,你要起颠倒的时候,他不可能说跑到你的心中,去把你从颠倒的妄想救出来,不可能。你要走出颠倒的妄想,弥陀才能产生加持。

所以我们在修净土宗的人,你一定要很清楚这个因果关系,你自己要正念,你才能够启动佛力,启动法力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如何从一个净化内心,最后成就一个净化的净土,你自己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我们为了临终的正念,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我想这个事我们要准备,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的课程。

我们看讲义,净心与净土这个主轴思想,我们是根据《弥陀要解》,择其精要,把它编出来的。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整个净土思想,是透过三力:心力、法力、佛力,我们把它分成三大科。

◎将述此义,大科分三:

甲一、前言

乙一、众生的心灵力量

我们谈到众生的心灵力量,到底我们心灵有哪些力量,这个我们要了解的。

乙二、佛陀的加持力量

前面是讲心力不可思议,这段是讲佛力不可思议。

乙三、心力与佛力的结合

这一段是我们的主要重点了,我们如何把心力跟佛力做一个结合。也就是说我们如何透过心中的观照跟忆念,把弥陀的功德,把它启动起来。

我们刚刚强调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但是你的心力是主动,佛力是被动配合的,所以我们自己的准备工作,是很重要。净土宗你不要管佛陀在哪里,你说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那个都不重要,其实佛陀是遍满法界,他随时都存在的,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他就什么时候对你产生加持。佛陀的加持是超越时空的,他没有什么时间、空间的观念,所以重点不在于十万亿佛土、二十万亿佛土,重点在你准备好了没有?就是心力跟佛力的结合。我们看:

甲二、正文

前言是简单的把心力跟佛的关系,做一个简介。第二个正文就是重点了,第一个是我们怎么来产生心力呢?我们在净土宗有三种心灵的力量,要建立起来:

乙一、观佛号功德以生信心

念佛人,你对名号的功德,要有强烈皈依的心,不是只有听声音而已,你那个心跟佛号一接触的时候,那是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善导大师说的:至心信乐。这个至心信乐的相貌,这个顺从本愿的相貌,我们到了本文再说明。总而言之,你要具足一种真实的信心。

乙二、观净土殊胜以启愿力

很多人念佛,他是有信心没有愿力的。你说:诶,念阿弥陀佛,你到底要去哪里?去净土。那净土长的什么样子?他完全不知。我们不可能对一个陌生的东西,产生强大的愿力,这不可能,不合乎唯识学的逻辑,不可能!我们一定是了解了,才能够产生意乐、产生好乐。我们不可能往生到一个你完全不知道的地方去,不可能。所以很多人是有信心,但是愿力不强,他对娑婆世界很熟悉,对极乐世界很生疏,这个是不吉祥的。所以我们对于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你要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你才能够产生一种往生的愿力,我一定要往生!这个往生的愿力,来自于一种智慧的观照。所以益大师把信心跟愿力,判作智慧的观照,这是属于观照力。

乙三、依摄心专注以立行持

那么信愿具足以后,我们就开始依摄心专注以立行持,就是开始去专注,培养自己的佛号。这个专注力,简单讲就是自己念,自己听,以这个音声来摄心。这个就是我们在净土宗,你要准备的三种的力量:信心、愿力,跟一种专注力,三种,也就是观照力跟专注力。

甲三、结劝

乙一、具足皈依之心

乙二、培养专注之念。

净土宗的人,其实你念佛不表示说你是修净土了,你念佛也只是说你念佛而已了,你一定要有一种皈依的心,包括你对名号功德的信心,包括你对净土庄严的愿力,信愿具足,你才来念佛,你才可以说你是在修净土宗了。所以这个皈依的心是很重要的,这个皈依的心包括你的信心,包括你的愿力。这个到了本文,我们都会详细的说明。

甲一、前言   分三:乙一、众生的心灵力量;乙二、佛陀的加持力量;乙三、心力跟佛力的结合。

乙一、 众生的心灵力量   分二:丙一、创造生命;丙二、转化生命。

丙一、创造生命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生命的产生,从佛教的角度,是说: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一样了,每一个人各有各的酸甜苦辣。生命的出现,当然一般凡夫认为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你会活得很快乐,你会很痛苦,那表示你的运气好,或运气不好。所以在凡夫的思想是断灭的,他认为生命就像一片树叶,风一吹,然后就掉下一片树叶,这片树叶可能往东,也可能往西,但是没有任何理由,所以你生命只有今生嘛。所以在一般人思考当中,他没有来世的思想,也没有过去的思想,他认为生命只有今生,所以造成一种及时行乐的心态,这个我们叫断灭见。那么外道在解释生命现象是一种常见,他认为生命是一个大有力的主宰者――比方说上帝、比方说神我,来控制我们。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没办法决定,是上帝决定的,这个叫常见。

但是佛教的生命观是认为生命是有因缘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会在你生命中出现:你会遇到什么人、你会跟什么人结婚、他为什么做你的儿子、你为什么做这件工作?佛教说事出必有因,一定有过去的因缘,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出现的,生命没有偶然这件事情。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有它背后的条件跟理由。那么诸法因缘生,那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的探讨:那什么是因缘呢?

我们看佛教的因缘观。从大乘的思想当中,认为生命的主因是心中的思想,那么它的助缘呢?就是我们所造的业力。这个地方在大小乘,解释因缘是有所不同的。小乘的生命观是偏重业力,我们叫做业感缘起;大乘是偏重你的思想,它认为你的思想决定你的生命。比方说你今生富贵,小乘的解释是认为说:你因为过去生有布施的善业,所以你富贵。小乘的思想是认为:今生的你,是过去的你创造出来的,所以你今生的快乐痛苦,基本上跟你今生没有绝对的关系,你今生快乐跟痛苦,不能怪今生的你,因为你今生是在承受果报。要怪怪谁呢?怪前生的你。

所以佛教的因果观是三世的,过去跟现在这是一块,现在跟未来又是一块。所以从过去跟现在这一块呢,我们是怎么样呢?是在承受果报。这一块当然我们佛教是认命了,但是我们在认命当中,同时又在创造来生,所以身为今生,我们是在同时承受过去的业力,也同时在创造未来。所以从今生跟过去来说呢,这个叫受报;从今生跟来生来说呢,这一块叫造业。那么从小乘的思想说:我们今生的快乐跟痛苦,是你过去的业力决定的。大乘不这样认为,大乘佛法认为:你的果报是你前生的思想创造出来的。你今生会富贵,你前生经常产生布施的思想。它认为行为不是重点,而是你面对这件事情,你的想法才是重点。

所以在大小乘经典当中,强调业力的、强调思想的都有,但是你再看天台宗的判教,你会发觉,所有的经典,只要这个经典的层次是越高的,被判做圆教的、顿教的法门,都是强调心念的,万法唯心。这个经典是判的比较基础的,比方说《阿含》,层次比较低的会强调业力。两个都对,都是佛说的,但是以天台宗的判教认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是方便说。在整个天台宗的思想,认为最圆满的思想应该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思想决定你的生命。

如果我们一直相信业力,这样有什么问题呢?你生命很难产生很大转变跟突破,你很难改变。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则你很难解释一个人造了五逆十恶,临终十念怎么能够往生呢?那表示业性本空嘛!所以临命终的时候,善导大师讲:那个至心信乐,你临终的时候把佛号现前的时候,那是不能动任何念头的,乃至于你说:啊,我是业障凡夫,我怎么敢往生?那就不行了——障碍。我们都是自己在障碍自己了,净土宗不能往生,跟阿弥陀佛都没有关系,跟别人都没关系。所以净土宗是一个大乘的圆顿思想,你要相信:心力不可思议!我们过去一念的迷,生死浩然;我们相信我们临终的时候,一念悟,轮回顿息,整个生命就是以心力做主轴,你才可能带业往生的。

所以说在整个佛法当中,如果你有志于往生,你要绝对相信:生命是由你的心灵创造出来的。这不是靠嘴巴讲,你要很真实的相信:当我心念改变的时候,我的生命就改变了!因为为什么?因为我空法空。你临命终时候,当你的心安住佛号的时候,你要相信:诸法因缘不生,只有佛号生。因为你的心安住佛号。所以,天台宗是佛号为法界,一切法趣佛号,一切法跟佛号相应,其它九法界不现前。

如果你不相信你的心灵的力量可以主导你的生命,你临命终的时候,很麻烦。我们一个人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我们有无量无边的过去,如果生命从今生才开始,这是很好修行的。你看阿赖耶识很可怕,学唯识学:恒转如暴流啊!我们过去的生命当中,累积很多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思想、负面的业力,我们每一个人是背负过去在修行,你逃不掉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饶不过你的,它会不断的给你妄想,过去你打过什么妄想,它还给你什么妄想。所以说你在临命终的时候,你肯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想法,但是你怎么样能够把你的心念好好的掌控,不随妄转,印光大师所说的: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所以说你要能够相信带业能够往生,就肯定要相信:生命是由你心灵的力量创造出来的。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说明,你的一个修净土宗的,对人生的基本正见,虽然说我们背负着过去的阿赖耶识,但是那都是一种虚妄相,《楞严经》说的,说为什么我们能够在无量的生命当中,打那么多妄想,我们还可以成佛呢?因为妄想都不真实,它只是一个假相,它没办法染污你的清净本性。因为我们真如本性是真实的,真实的永远是真实的,虚妄的永远是虚妄的,不管你妄想打一千遍、一万遍,它还是虚妄的,这个是不能改变的。

所以昙鸾大师说:临终十念之所以往生,因为你安住真如嘛,保持正念嘛,那是一种真实的功德。你过去生打那么多妄想,它是一种虚妄的东西——真能破妄。所以说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是你要掌握你的心念的时候,你心念没有掌握好,你就很麻烦了,因为它是生命的主导者。当然你临命终能够掌握心念,就表示你平常是操作的很熟悉的。我刚刚有讲过,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包括你的临终的正念,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你平常不断的训练你自己,面对妄想的时候,你能够在妄想当中,走出你的妄想,能够不随妄转。

我们知道生命的因缘是由心力创造出来的,我们看第三段,那么心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唯识学上说: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说我们的心,它通于善、恶、无记三性;这个界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受是感受——苦、乐、舍,三种感受。在整个生命当中,这个性当然是讲因地造业的因缘,感受是约着果报。也就是说:在三界当中,我们的内心是不断地变化的,一下子起善念,一下子起恶念;一下子到三恶道,一下到人天……完全是由心来主导的。那么根、随、信,这个根是根本烦恼,随是随烦恼,这两个都是烦恼;这个信,信等就是这个善根。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心念在造业的过程中,是善恶掺杂的,有时候你早上起善念,晚上起恶念,它的念头也不是固定的,它是变化的。

看第二段: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那么它的造业力最强,它能够驱动你的身体,发动你的口业,去造作业力,所以你身体跟口只是个工具,其实真正能造业的是你的心。那么心造什么业呢?造这个引业。比较重的叫引业,比较轻的叫满业。这个业力呢,在临终的时候,就牵引我们去得果报。

这一段的整个主要的思想,是告诉我们说:我们的生命是由思想、由心念来决定的!

一、你从你现在的果报,可以去检查你过去的思想。

比方说你今生很富贵,你前生一定打了很多的布施的思想,你遇到物质的世界,你喜欢跟人家分享,你打了一种布施的思想;比方说你长得很庄严,你前生一定起了很多持戒的思想。所以说今生的你,是由你前生的思想创造的。

二、当然我来生是怎么样呢?你也可以检查。

一个人到了四十岁,除非你后面有很大的突破了,你大概来生的相貌,大概已经画得差不多了,四十岁!你今生当中你遇到外在的人事,你经常生起什么样的思想。你有一些财物,你很喜欢跟人家分享,你来生富贵的相貌已经画出来了;别人刺激你的时候,你不选择对立,你选择忍辱,你来生的庄严相貌大概画出来了。所以说你在受果报的时候,同时也在创造来生,所以你今生的思想,其实已经在决定你来生的果报,所以它生命构成一种轮回性嘛,过去创造现在,现在也创造未来。所以从你心中的想法,你大概可以预测来生你是怎么样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叫商纣王,商纣王这个人他是一个亡国之君,他有一位忠臣叫箕子。有一天,这位箕子这个大臣,在侍奉商纣王吃饭时,商纣王在吃饭的时候呢,他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相貌,就是他特别喜欢那个象牙做的筷子,他拿那个筷子在挟菜的时候,那种感受特别欢喜,箕子在旁边看得一清二楚。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从每一个动作事相当中,他会会事入理,他会看到你的内心状态,他也可以知道到底是什么道理。所以箕子看到以后,他是有智慧的,他不会看到这个表相,他问商纣王说:大王,您这双筷子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他说:我这双筷子是诸侯国来供养我的。箕子说:这双筷子是不吉祥的东西,你要赶快把它舍掉,否则会有亡国之祸。商纣王说:不就是一个筷子嘛!他不听,他不听这个箕子的劝谏。后来,不出所料果然走上了亡国。当然有人就问箕子说:那你当初怎么知道这双筷子就会亡国呢?箕子说:我看到他那个用筷子的心态、表情,我看到他的内心的世界,他对那种筷子深深的执着。

一个人的心开始住在外境的时候,它是产生一种强大的等流性,它不会停止的。所以你看只有佛弟子,他才能够自我反省、自我观照,他能够踩刹车。你看一般世间人,他造恶业的时候,他一直造下去――滚雪球嘛,肯定越造越重。佛弟子听闻了道理之后,他会回光返照,自我反省。

所以当箕子看到,箕子知道这个人肯定不会自我反省,他今天用这个筷子,过了几年他会觉得:诶呀,我这个碗不对劲了,这个碗跟筷子不配合了,要肯定找一个象牙做的碗;再过一段时间,他又觉得:诶呀,这个桌子跟碗也不配了,他要做一个高级的桌子;再过几年,他觉得房子跟桌子也不配,又肯定造一个华丽的屋子……到最后肯定亡国嘛。所以他从小的地方的一个因缘,他看到整个生命的缘起,其实这个跟神通没有关系了,因为诸法因缘生嘛。

当然,生命的等流性,有对佛教徒是例外的,因为佛教徒他会自觉嘛,所以佛教徒跟非佛教徒差在哪里,诸位知道吗?说:你学佛以后你也造恶业,他没学佛也造恶业,不同!没有学佛的人造恶业,他没有一种回光返照的力量,他是一直造下去;学佛人他造恶业之后,他回去做功课,他会产生自我反省,他会产生自我调整,自觉、自省、自调。

所以你看菩萨戒,菩萨戒的精神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受了菩萨戒跟没有受菩萨戒?菩萨戒的根本思想不是说你――哦,我受了菩萨戒,我不造恶业,那你不造恶业,你就是佛陀了。受了菩萨戒的戒体,就是增上惭愧!

虽作恶业,速即能悔;

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就是一个菩萨,他为什么他有菩萨戒体呢?他造恶业以后,他马上能够忏悔,他那个自我反省力量特强,他的观照力强,所以他未来得果报的时候,他不会那么重——虽堕恶趣,终不久留。你看我们现在有些人,他得果报的时候,他业障现前,他八十八佛拜几部,诶,过去了!就是他因地的时候造恶业,他有惭愧心;你看有些人业障现前的时候,那个果报很坚固,他因为造业的时候很坚固,没有惭愧心。

所以说在整个生命当中,我们的内心当中,有很多负面的力量,我们必须要概括承受,我们过去生有很多邪恶的思想,这个你是逃不掉的。我们过去在造业的时候,烙下了很多邪恶的思想,但是我们学佛,我们有很多清净的善根,比方说我们的止观——观照力。那现在就是说我们今天怎么用善根,来面对我们的妄想,这是个问题了,你怎么把妄想转成善根。这个就是怎么去改变我们的思想,造成生命的转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禅宗的观心方法

真正的禅宗很简单,五代以前的祖师,就是用直指人心,...

善导大师:水火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

福报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

一个人越接近临终时越重要。诸位!我劝所有净土宗的人...

大安法师: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在东林寺我们常常会有百万佛号闭关出来谈体会,这一两...

暴毙身亡无善知识帮助,如何能顺利往生

问: 如果自己暴毙身亡或恶报现前,且无任何善知识帮...

阿弥陀佛是在自心之内,还是在自心之外

问: 《阿弥陀经》有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业障很重,但不妨碍往生

比如你的命运要生绝症,生命要终结,那你忽然在这个时...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问: 请问师父,念经时,比如念《金刚经》总会走神,...

地藏菩萨名号的殊胜功德

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

初次见到师父应如何亲近

问: 请问亲近师父有何注意事项以及初次见到师父应如...

以恭敬心供养佛像的功德

前面是把佛像给造出来。有些人他来到寺庙的时候,这个...

【佛教词典】阐铎迦

(人名)Chandaka,又作阐陀。旧称车匿。比丘名。译曰...

【佛教词典】宗依

(术语)因明三支中宗法有宗依宗体二者。前陈之声(是...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

饿鬼问前世因缘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

念佛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

问: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呢? 常敏法师答...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

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

【推荐】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

往生的重点——法华与净土的修学

(1)往生关键 皈依佛陀 自他不二,真实信心。 厌离娑...

为何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我们有时候宣传佛法,也会尽己所能去跟周围的人去讲佛...

人际关系的图解

...

把一切事物看成假的,你就得到真实了

我们若学菩萨,想离苦得乐,在你供养三宝的时候,下施...

世界四大干果之核桃

核桃,在国际市场上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

负债为牛之宿缘

昔时,佛与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弟子及众多菩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