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律法师:戴佛珠的含义

心律法师  2011/07/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也许,有的朋友认为,现在谁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银首饰、钻石珠宝一样,不过是一种装饰罢了,戴不戴佛珠似乎也并没太大的意义。

殊不知,佛珠是有和项链、手镯等首饰的共性,却更有其不同。

佛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共同的法性。所以,佛珠与项链、手镯也有共同的法性。

但是,金银首饰满足的是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很容易使人沉迷在物欲的享受当中。看到珠宝首饰,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拥有它,佩带上它有多好看,会受到人们的赞美、羡慕、甚至嫉妒。从而为了拥有它,造作出许多罪业,在“苦海”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所以说,金银珠宝不仅不能让人觉悟,不能断恶修善,不能舍弃对物欲的追求,反而增加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贪爱和执著。这,就可能把人引到恶道的歧途上去了。

而佛珠等法物,却能使我们觉悟,提醒我们断恶修善。这,就是法物和世俗物品的区别。

所以,对于想觉悟的人,想脱离六道轮回的人来说,戴佛珠当然很有意义。对于不信佛的人,虽然眼下还没有觉悟,戴佛珠好像马上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但佛珠毕竟是法物,是得到佛菩萨加持的,带久了就会得到感应,人就慢慢觉悟,从中悟到一些道理。它是会把人引上解脱之路的,这就是法物的殊胜不可思议之处。

而且,佛珠的颗粒不同,有不同的含义。

根据佛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 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数珠的颗数,以108颗为其基本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

42粒的,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位。

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十八学人与九无学。

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也有说法,是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

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谈感应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

佛经不可不读

原文: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

一门深入,不要贪大贪多

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来验证这个心,无非是训练心的...

诵经时需要思维内容吗

问: 弟子每天在家作早课,其中一个项目就是背诵经文《...

【图】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

在早晚功课和日常佛事当中,有几样法器比较常用,其持...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

四种果蔬改善女性贫血

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

不明路头不宜住山

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就是...

【佛教词典】厌坏对治

【厌坏对治】 p1276 杂集论九卷十三页云:厌坏对治者:...

【佛教词典】受随二戒

亦名:愿行 子题:受戒、随戒 济缘记·释疏序:“受随...

佛教徒的一日行

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三类疾病的对治方法

疾病有三类:一是业障病,宿世的恶业;二是内伤,五脏...

虚空眨眼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

海山长老谈净土法门的修行

2013年4月24日,海山长老安详示寂,世寿86岁。长老以弘...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无位高权重,只相互尊重

「『如愿行,如是行』,我们发了愿就要走,就要去做,...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

有禅心的人,不计人间毁誉

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

何故极乐在西方

问:何故极乐在西方? 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