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曹娟  2011/11/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的一生,不论是谁都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不管怎样,你都要善于用微笑营造让人心情愉快的环境,千万不要摆出一幅冷冰冰的面孔。只要学会时时刻微笑,你会发现别人会感到你的热情的心。

有一位乘客在飞机未起飞前,因自己需要吃药向服务员要一杯水,服务员当时承诺,当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立刻把水送来。可是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很长一段时间服务员还是没有把水送来。这位乘客于是再次按了服务铃,服务员—听到铃声,马上意识到自己工作失误了,忘记及时把水送来,于是她马上端着水过来,微笑着向乘客说:“实在对不起,先生,由于我的疏忽延误您吃药的时间,非常抱歉。”然而这位乘客却没有接受她的道歉,开始要投诉她。事情过后,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服务员再次去客舱为乘客服务时,都面带微笑询问这位乘客是否需要服务,可这位乘客却没有理睬她。

飞机就要到达目的地时,这位乘客让服务员给他意见簿,服务员以为他会投诉她,乘客离开后,她打开一看,发现乘客这样写道:“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歉意,特别是你的那十二次微笑,深深地打动了我,最终让我不再投诉你,而是表扬。你的服务质量很高,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次乘坐你们这趟航班。” 这位乘客说,在她向他第二次微笑时,他认为道歉是应该的,没有什么感觉,而她第三次向他微笑时,他要投诉她的想法有点动摇了,在她第四次对她微笑时,他已经彻底原谅她了。

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它可以使困难迎刃而解,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我们不管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学会微笑。微笑就是一种无形的“布施”。因为您传递给别人的是幸福、温馨、快乐。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麦克尼尔博士,曾经发表过这样的看法,他说:面带微笑的人比起紧绷着脸的人,在经营、贩卖以及教育方面更容易获得效果。微笑比绷紧的脸孔藏有丰富的回报。微笑力量之大如此。朋友,请微笑着面对人生,这样不但你会过得更幸福,同时幸福也能传播给别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禅师巧劝吝妇:有舍才有得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爱的分配法则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施比受更快乐

施比受更快乐!我们办公室的庞老师说过不止一次,因为...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

改变一生命运的微笑

小李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青年,从小继承了数目庞大的家产...

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

贫穷布施难。然而,佛陀告诉我们不用财物也能布施。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如何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

身体少病的十个原因

1、不打别人,不虐待动物。 2、劝别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

【佛教词典】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p0230 瑜伽三十八卷十四页云:云...

【佛教词典】佛不灭度半月一来

亦名:半月说戒即是见佛 子题:敬法念法者便敬佛念佛、...

临终时一生所做善恶会全部涌现

【原文】 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圣严法师《祈福法会有用吗》

佛教团体经常举办各种法会,包括祈福平安法会、消灾祈...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

争取一分钟,可能成就一件大事

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说短很短,说长很长。荣辱、生死...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问: 出家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

慧律法师《灵感观世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既知死后无情义,早把生前恩爱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你的增上一点都...

业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我们过去造的业,无量无边,无始以来,哪搞得完呢?你...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

认识缘起法而发起菩提心

大乘佛法的特色菩提心 我们如果通达了佛法,必定会发...

不惜躯命,正念不动

二者修观却之。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