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有哪些规矩和注意事项

2012/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念佛有哪些规矩,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念佛本是净土宗的一种修持方法,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难,其实真正的念佛是有很多讲究和方法的,最重要的是念佛时能够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一般人往往以念佛为迷信,根本不知道一句佛号,是打破自己贪嗔痴迷信的有效办法,迷妄若去,智慧自照,它的妙用绝非局外人所能想像。还有的人以为念佛太浅近,更有甚者认为是没有文化的斋公斋婆干的事情,却不知佛法本来平等圆融,讲究的就是在极平常处见功夫,所以净土宗就根据念佛者的根器及修行的层次将念佛分为四种方法,即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对于初入佛门者,我们建议还是应以最简洁、最圆顿的“持名念佛法门”修行为好。

净土法门为凡夫入道之方便,作六道凡圣证真之捷径,实为禅律密教诸宗之归宿,正如偈云:“不历三祗修福慧,但凭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出乾坤”。《法华经》也云:“一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可见,一句弥陀统摄一切法门。而《大集经》又说:“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因此,尽管学佛方法虽多,但当机与否,并无高下之别。

初入佛门者念佛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法是:首先要具足正念,然后以深信切愿,执持“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在行住坐卧中,绵绵密密,摄心专注而念,欢喜时也念,烦恼时也念,无事时也念。在初念时难免打失,但只要记得即念,不劳分别考究,只贵净念相继,老实行持即可。如此时间一久,方能念头澄澈,证人一心不乱。

所谓“一心”,是针对散心而说的,就是指念佛者在念佛时只有一个念佛的心,再没有别的任何心念了,而“不乱”,就是不散乱,也就是说念佛时心没有攀缘其他的境界。念佛时应该专心一意,自始至终注意 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上,不攀缘其他的境界,这个时候,一切的妄想杂念都不生起,只有一个佛念现 前,那就是一心不乱的境界了。《阿弥陀经》说若一日乃至七日,专持阿弥陀佛名号,能得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若能达到一心不乱对于凡夫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平常凡夫,时常心随境转,从朝到暮,从生到死,都是对境生心,念念分别,眼见色被色迷,耳闻声被声迷,鼻嗅香被香迷,舌尝味被味迷,身感触被触迷,意缘法被法迷。因此,对于初人佛门者,刚刚念佛时只要具足正念,专念于佛,心不打妄想,不攀缘外境,统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净念相续,如此心念于佛,佛不离心,心口相应,念佛的功夫也就到家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理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问: 请问法师,蕅祖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里...

初机学佛决疑

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

大安法师:学佛后患病对佛法失去信心,要怎么解决

问: 我有一兄长,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修学过佛法,但...

佛也有寿命的吗

问: 佛有寿限吗?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劫后...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

妙莲老和尚《拜佛念佛的方法》

(一)拜佛的方法与功德 我们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夫妻间的礼仪与义务

一、夫对妻的礼节和义务 佛陀在很多经典谈及夫妻伦理,...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

供水的表义与方法

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

【佛教词典】月光太子

(本生)释尊过去世为国王之子,称为月光太子。一日游...

【佛教词典】性宗相宗

【性宗相宗】 中国大乘佛教,习惯上把佛教分为性、相二...

打佛七时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弥陀佛快来接引吗

问: 请问师父,打佛七的时候,一直哭泣很悲伤,祈求...

圣严法师:造口业

佛教所说的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

蕅益大师法语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

一牛断三命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

不净羹

从前,有人种了很多的棉花,如果过时不采的话,就会成...

唯识要义解说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

捕象记

久远以前,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精舍为天人、国王、大臣及...

印光大师答缘净居士问

问: 念佛行人,首宜以严持五戒为急务,庶念佛易得心净...

圣一法师《什么是随喜功德》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许愿还愿呢

许愿和还愿,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们事佛礼佛的一种方...

三藏十二部经,没有看到哪部是讲气功的

禅是什么东西呢?平常大家都晓得,有如来禅、祖师禅。...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