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谈「佛教慈济功德会」

证严法师  2010/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慈济功德会,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念,服膺印顺上人“为佛教、为众生”之志节,从事济贫教富之志业。

因此,我们的理想是: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与乐拔苦,缔造清新洁净之慈济世界。

我们的方法是:以理事圆融之智慧,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之福田;勤植万慈心莲,同造爱的社会。

我们的工作是:集慈善、医疗、教育与文化四大单元于一炉。

而我们的精神是减、正、信、实。

我们深信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只要能从慈门入,必能一窥佛门的庄严美妙殿堂;只要能从善门入,富者施之,必能得福而乐;贫者受之,必能得救而安。

人生无常,生命随日俱逝,我们应该把握难得的人生,造善因,得善果,才不致有深入宝山,空手而回之憾。

慈济委员以智慧相结合,以爱心相扶持,以殊胜之因缘携手阔步于菩萨道上。

我们的委员,因为能够“以佛心为己心”,故一眼观时干眼观;能够“以师志为己志”,故一手动时干手动,闻声救苦,即时解难,何异于观世音菩萨之干手千眼。“一月普现干江水,干江水月一月摄”,佛陀以慈眼视众生,法雨普施,故干山竞秀,何等慈悲,又何等智慧。

凡我慈济委员都应以正信、正念,励行慈济善道,以实际之参与,体悟生老病死、成住坏空之真谛,群策群力,共创慈济志业于千秋,同传美誉于世代,给自己留下人生美好的回忆,让子孙以今天我们所做的为荣。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吐果,今生作者是”,人生难得今已得,在菩萨道上,我们应该勇猛精进,让爱心充满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社会有善的循环,这才是福慧双修、正信、正念的佛门弟子。愿与所有的慈济委员共勉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供养地藏菩萨、诵地藏经就能获得二十八种利益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

如何免费得福报?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

世间的四种布施与供佛无异

出自《佛说处处经》 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

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

忖已功德,量彼来处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问: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证严法师答: 真正自爱的...

贫贱富贵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

证严法师:这才是真布施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

证严法师:没有分别的爱

凡夫心有如野马、猿猴,因为没有任何依靠、目标,所以...

【佛教词典】金刚经六喻

金刚经以梦、幻、泡、影、露、电来譬喻因缘生之法。如...

【佛教词典】证果

指证入果位。即以正智契合真理,进入佛、菩萨、声闻、...

禅宗五家七宗——沩仰宗

沩仰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唐代沩山灵祐禅师(...

鸠摩罗什在长安

北凉时期,姚苌仰慕鸠摩罗什而派使者前往凉州,迎请他...

心安比赚钱更重要

人生真正的幸福是心安,而非物质的享受,因为一切物质...

受持八关斋戒时间短,但功德利益非常大

受八分斋戒,你可以不受五戒,但是应该还是要先受三皈...

居士在家闭关精进佛七简说

汝欲令慈往生西方, 超凡入圣, 当竭力供养, 至诚顶礼。...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

如何判断妄想是善是恶

问: 请问法师,既然我们都是妄想妄念,我怎么知道哪...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

佛陀对弟子的态度

佛陀平常对于自己弟子的态度,不但慈爱、坦率,尤其难...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