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恶莫作、十善奉行

证严法师  2013/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十恶莫作、十善奉行

身、口、意可以成就「十善」,也可以造作「十恶」。

身造「三恶行」——杀、盗、淫;口出「四恶语」——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起「三恶念」——贪、瞋、痴。离此十恶则为十善。

众人应离十恶、行十善。「不但不杀生,还要保护众生;不只不偷盗,更能布施;心不起贪欲,不迷于声色,即能守住人伦道德,所思所行皆能利益人群。」

口舌轻轻一动,无论是说谎欺骗、恶毒骂人、传播谣言或挑拨离间,都可能酿成可怕的后果,造作种种恶业。上人叮咛:「追根究柢来说,顾好心念,不耽于『五欲』——财、色、名、食、睡等,才能避免身与口造恶业。」

许多人爱「财」,受贪欲驱使不择手段,求无止境、超越生活所需;而沈沦「色」欲者,如俗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亦将扰乱家庭与社会。

还有不少人爱「名」,用尽方法追逐名利,到头来身败名裂。上人期许,人应自爱、顾本分,莫强求。「我也很爱名,但我是要维护清净的名声、洁身自爱,让身、心、灵不受污染。」

「食」即口腹之欲。上人说明,非为温饱、维持体力而食,即追求口欲;若为满足口欲而使业者大量养殖动物,不仅造作杀业,更污染大地环境。

「睡」,亦指人类愚痴不觉,或常昏沈懈怠,徒耗时日。

《八大人觉经》「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念三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上人以此教众:「『五欲』令人空过人生,应时时觉醒自爱,不为畅一时之快而耽逸享受,造恶业、染恶习。」

无论在家或出家众,都要恪守道德、身心清净。「既发心立愿,就要永久恒持,否则很快就会被五欲覆心而使行为颠倒。十恶莫作、十善奉行,即能不犯五欲。心无贪,身即可行无数善事;施无求,则能由衷感恩有付出的机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看看有几位鬼神在保护你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

如何判断自己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

一人荼毒,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个家族八十余年的兴衰史,是一个名...

阿弥陀佛的身口意功德

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念功德包含身、口、...

善人为何得恶报?因为你只认识了一半

我们看见的世间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龄很大的都活...

如何让身口意能够清净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

星云大师:一半一半

我们经常看到报章杂志上将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半:自由...

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

证严法师:这才是真布施

布施钱财是为了要做好事,并非一定要捐很多钱才叫做布...

证严法师:没有分别的爱

凡夫心有如野马、猿猴,因为没有任何依靠、目标,所以...

如何劝人改错

问: 团体里有人习气重,恐将影响新发意的菩提种子退...

填欲索利遭反扑

「今天比起昨天,宁静、清凉,真的很感恩。」东部的气...

【佛教词典】拔苦与乐

(术语)拔苦为悲之德,与乐为慈之德。智度论二十七曰...

【佛教词典】三大部

1、玄义十卷、文句十卷、止观十卷,此为天台之三大部。...

六因、四缘、五果

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

宏海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缘殊胜,又在我们《...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问: 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

佛说弥勒菩萨上生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