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本法师:出家修行的十点要求

如本法师  2011/03/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间而出世间的关键,是小我而大我的人生观,是由迷妄而觉悟的分水岭,是生死而涅槃的界碑,是烦恼而菩提的起点,因此,在出家前,心里应准备一些事项是必然的,今举十点为例:

1、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思想正见。

2、无不良嗜好。

3、男女之间感情,夫妻婚姻,皆得合理解决,方得出家。

4、在职军公教不得出家。

5、诉讼不得出家。

6、七岁以下不得出家。

7、有债务不得出家。

8、盲聋喑哑不得出家。

9、不堪造事,卧起须人,皆不得出家。

10、五逆罪不得出家。

菩提心大展流露,欲出家修行者,能合乎这些条件方得出家修道,或办好这些事项方可出家,若不能办到,佛法称之为戒障,出家要合乎戒律观念,才能显得出家僧格可贵之处,出家若有这些戒律的障碍,就不合乎佛陀规定法则,出家不成矣!若有这些戒障,但有心学佛,那在家学佛亦可,毕竟,出家修行也要有大福报、大善根、大智慧、大雄大力、大喜大舍之愿力,甚至没有如上的十种戒障,才能如愿以偿,完成出家修行的本愿。

历代高僧云:“莫谓袈裟容易得,只因累劫种福田。”

径山禅师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本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轻慢愚人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本焕老和尚:多修多得

为什么我今天要来这里?因为庙里的执事多少有些变化,...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

要明心见性,首先要知道如何调心

我们在此打禅七,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静坐的方式、调心...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

【佛教词典】识使

(杂语)色欲驰使人,故名为使。普贤观经曰:色使所使...

【佛教词典】大吉祥大明菩萨

大吉祥大明,梵名 Mahā?rī-mahāvidya,音译摩诃室...

修行不是苦的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

什么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就是大慈大悲。你能大慈大悲,你就...

轮回与转世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教理中,是将...

佛陀出世必做的五件事

云何为五? 一者当转法 轮, 二者当度父母, 三者无信...

只要这样做,决定能生极乐世界

若人求往生,得至心念拜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加持,发...

五戒之戒相释

1、杀生戒 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

人生的三道题目

中专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 最后一节课,老师...

死亡不可怕,问题是来生去哪里

这个临命终的处理,一般的社会的医学者跟佛弟子的看法...

本焕老和尚:这个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现在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呢,是为...

不要跟着感受走

在我们生命当中最麻烦的就是感受的问题,感受问题。那...

把宽容留给折磨你最深的人

有一群儿狼,经常到一个牧场叼羊,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