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本法师:出家修行的十点要求

如本法师  2011/03/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伟业,是超凡入圣的转捩点,是世间而出世间的关键,是小我而大我的人生观,是由迷妄而觉悟的分水岭,是生死而涅槃的界碑,是烦恼而菩提的起点,因此,在出家前,心里应准备一些事项是必然的,今举十点为例:

1、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思想正见。

2、无不良嗜好。

3、男女之间感情,夫妻婚姻,皆得合理解决,方得出家。

4、在职军公教不得出家。

5、诉讼不得出家。

6、七岁以下不得出家。

7、有债务不得出家。

8、盲聋喑哑不得出家。

9、不堪造事,卧起须人,皆不得出家。

10、五逆罪不得出家。

菩提心大展流露,欲出家修行者,能合乎这些条件方得出家修道,或办好这些事项方可出家,若不能办到,佛法称之为戒障,出家要合乎戒律观念,才能显得出家僧格可贵之处,出家若有这些戒律的障碍,就不合乎佛陀规定法则,出家不成矣!若有这些戒障,但有心学佛,那在家学佛亦可,毕竟,出家修行也要有大福报、大善根、大智慧、大雄大力、大喜大舍之愿力,甚至没有如上的十种戒障,才能如愿以偿,完成出家修行的本愿。

历代高僧云:“莫谓袈裟容易得,只因累劫种福田。”

径山禅师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本法师文章列表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

修行,从心开始

有一天,佛印禅师和苏东坡在禅堂打坐。苏东坡忽然问禅...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当出家人的妈妈是种什么体验

都说出家要辞亲割爱,可不要以为是出了家就不要爸爸妈...

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

忏云法师《修行法语·净土篇》

○劝修净土 余少闻轮回往返之说,辄自悲流浪五浊,怅...

学菩萨精神,走菩萨路

既然要学菩萨精神,走菩萨的道路,就必须时时立下善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工作也可以是一个悠游的过程

我有很多次都在大殿里观察那些施工的工人。有些人的神...

禅堂中的茶道

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这不仅因为赵州禅师...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如何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

【佛教词典】正策励

【正策励】 p0502 显扬二卷十五页云:六、正策励。谓于...

【佛教词典】如实知

(术语)如实相而知之也。往生论注下曰:如实知者,如...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国神祇恒河水边时,世尊...

素食是修行顺利成就的秘方

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

守财狗

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太虚法师要建设的人间佛教极力排除后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心念尽是贪爱,是长不出智慧来的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

修行是否进步的五个参考标准

一、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减少? 果然有进步,...

生死长远,厌患舍离

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一位...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念佛要有真实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