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体悟苦谛的小沙弥

证严法师  2012/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体悟苦谛的小沙弥

在人间,父母、子女亲情难以割舍,面临生离死别之时更是苦痛难言。人生在世,首先要体悟的道理,就是「苦谛」:

在一个小城市的郊外有一座寺院,住持师父很有德行。有一天,一位笃信佛教、居住在距离几个乡镇之远的妇女,带着七岁的儿子前来礼佛,老师父见到男孩礼佛虔诚,且有殷切的求法之心,即为母子述说苦、集、灭、道四圣谛。

母亲不甚了解,但是男孩闻法之后颇有领会,不只了解人间苦,与造成苦的原因,尚且主动询问老师父,应如何灭苦?老师父见男孩颖悟绝伦,再对之讲说因缘果报之理,指引其灭苦之道。男孩恍然大悟,当下即要求母亲让他在此出家修行。母亲虽然舍不得,也知道孩子慧根敏利,如今自愿修行,未来必有成就,能度众生,遂含泪允诺而去。

沙弥日日跟着老师父精进修行,某日打坐时,突然映现过去四世的人生境界。第一世的母亲怀胎十月,与村中另一位妇女同一天生产,但是好不容易盼到的孩子,却在三天之后夭折,母亲被视为不祥而逐出家门,日日在村中流浪哭泣。另一位妇女很同情她,也刚好奶水不足,就收容她为自己的孩子哺乳,丧子的母亲却因此更陷悲苦,最终精神失常,终日痴痴地在村子里寻找自己的孩子。

沙弥第二世投生在另一个求子殷切的家庭,出生之后白皙可爱,很得人疼,却在三岁时生了怪病,全身不断冒出像是烧烫伤一样的水泡,父母倾尽家财带着孩子求医,仍旧药石罔效,不到四岁就往生了。父母伤心欲绝,且家道中落,父亲积郁成疾,只靠母亲乞讨维生。

第三世再投生到另一个家庭,这一生无病无痛,却在长到十岁时,孩子到水边嬉戏,突然遭到大水、土石冲击而亡。原本幸福的家庭顿时陷入悲苦,祖父母、父母从此日日泪眼相看。在第四世虽能平安长大,直到二十岁,在出外经商时,途中忽然停止呼吸,病死他乡。父母妻子顿失依靠,家境趋于贫困。

沙弥此生到七岁时舍俗出家,闻法修行,历经五世人生,也不过短短四十多年岁月,五位母亲尚在人世,其心却都沈于与孩子生离死别的悲凄,且若非疯癫失常,就是家境破落,处境堪怜。所以沙弥出定时,大大地叹了一口气道:「苦啊!」忏悔自己五世为人,都带给母亲无限的悲恼。即使沙弥年幼,此刻也深切地感知人生苦谛。

苦,就是人生的真理;即使家境富裕,无常现前之时,同样痛苦不堪。如果无法看开人生之苦,不断地累积烦恼,则会在生生世世随业沈浮,无法解脱。

能平安度日,就是人生之福;知足、心富,就不贫。唯有法入心、懂道理,才能在境界现前时也能看得开、放得下,「有法度」自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

【经典原文】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从来硬弩弦先断: 纵观憨山大师的一生,经历坎坷,人生...

发出离心 舍凡夫心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内容为念死、念恶趣苦、皈依...

一个人会痛苦,他只有一种情况

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

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在一些职场中,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

珍惜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善缘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

饮食无度者得饥渴咽病的现世报

地藏经上有一句话,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就是说...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推荐】佛珠掉了,佛心仍在

作为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佛法的弘传者,身边总有一些弟子...

【佛教词典】寻伺有七种相

【寻伺有七种相】 p1179 瑜伽五卷十三页云:应知此相、...

【佛教词典】藏六

乃取龟之隐藏头、尾、四足等六处于甲壳内,能免他物之...

如何对治修行中的退转

当我们已经在三界当中,我们不产生停留,我们不会因为...

四种真正的无上享受

每个人都希望能舒服地享受精神或物质上所得到的种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证严法师《解开嗔恚心结》

俗话说:相骂没好话。对人说了一句难听的话,别人也会...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人体24小时的生物钟

引导语: 人体生物钟,什么时候适合做什么,6点血压回...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文殊菩萨八字最胜威德心咒

文殊八字最胜威德心陀罗尼: 唵 阿尾啰吽 佉左洛 一、...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要想了生脱死,应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