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净界法师  2019/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 应知如幻等,亦复如虚空。

这个地方,是对遍计执的存在性跟它所产生的障碍,产生质疑。说这个遍计执是龟毛兔角,是不存在的东西,你不能说遍计执是由业力所生的,不能这样讲。我这个人业障重,不对!那跟业力没有关系,那是你自己烦恼捏造出来的。

就是说,遍计执是不存在的东西,那它为什么会有?它既然不存在,是怎么存在的呢?第一个,它是如何存在?第二个,遍计执是一个虚妄的东西,它如何能够障碍圆成实?它是如何存在的?而且它是如何去障碍圆成实?去障碍我空、法空的真理,使令它不显现?提出二个疑问。这以下论主加以回答。

「法无而可得」,这个地方是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遍计执它是「无」,从圣人的角度,圣人的心中是「终日吃饭,不吃一粒米」,他吃饭的时候不打妄想。那不打妄想怎么有呢?凡夫是从「无」当中,自己捏造出一个东西,让自己去受用、自己去获得。

这讲一个譬喻:「应知如幻等」,就像一个魔术师,从布变现出一只兔子、一只小狗,这道理是一样的。「无染而有净,亦复似虚空。」遍计执它是怎么障碍圆成实呢?就好像乌云障碍虚空一样,虽然乌云存在的时候,虚空也存在,理论上来说,它不能障碍虚空,乌云存在,虚空也存在嘛!

但问题是乌云存在的时候,虚空不能显现,你感受不到虚空的存在,因为天空一片的黑暗。当我们消灭了遍计执,所谓「无染」的时候,虚空才能够显现。

所以我们说「遍计执障碍了圆成实」,实际上是没有障碍;但是因为它的存在,使令圆成实性──这个我、法空的真理不能显现,所以说障碍,就好象乌云障碍了虚空,使虚空不能显现。那把乌云消灭的时候,哦,虚空显现出来了,所以我们安立它障碍了圆成实,是这样的障碍。

这一段是把依他起跟遍计执,作一个清楚的厘清。大小乘的学者在修空观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小乘的学者修空观,是彻底的把心中的妄想空掉,也彻底的把因缘果报的法空掉,我们讲灭色取空。

所以你看他的涅槃,我们看《阿含经》佛陀对涅槃的描述,是一个灰身泯智的状态,他没有杂染的生命,也没有清净的生命。也就是他虽然没有烦恼障、业障、报障,但是也没有万德庄严,从这样来说,它是一个没有生命现象的东西。因为你的因地,你把依他起完全否定了,所以你得果报的时候叫做素法身,虽然是法身,但是他没有妙用。

但是大乘佛法的因地,这个因果是互相随顺的,他在修空观的时候,是缘起性空,或者讲遍计本空。菩萨在空观的时候,他知道「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问题不在外面,问题在自己心中,这些妄想所捏造的相似影像,他是消灭心中的相似影像,外面的因缘果报,他是坦然面对的,从因缘果报当中,去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因为他不但是破除妄想,他保留依他起,所以他成就涅槃的时候,他涅槃有正报庄严、有依报庄严,有生命的现象,他不但能够自受用,还能够「如来现起他受用」,现出应化身跟报身,广度一切的众生。

所以你修空观,你不能把所有都空掉,你这样子就是错损菩提了。就是说你空的是你心中的相似影像,这个跟外境没有关系;真正诱惑你去造业、去触动烦恼的,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像,这跟外境没有关系。

为什么圣人看到所有的境界,他都不起烦恼?如果境界一定会引动我们的烦恼,为什么佛陀看到这个境界,他不动烦恼,他生起大悲?问题不在外境,而是我们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中捏造很多的影像,然后在这个影像里面,开始起惑、造业,这个是我们所要破坏的。

这一科是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是依他起?什么是遍计执?

《摄大乘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

境无好丑,你怎么想就变成什么相貌

我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有一个老母亲,老母亲有两个女儿...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

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

念佛时妄想纷飞,该怎么办

问: 我念佛时妄想纷飞,都是对世间的贪瞋痴,想清净就...

有对错的概念,你就很难调伏妄想

这个人天乘,你可能要经过三年五年的时间,必须要扫除...

《楞严经》中的十种仙道

佛说:又有一处从人本位,不依自性正觉而修习定慧的正...

【佛学漫画】妄念如灰尘

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在家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问: 请大略地重点解说在家居士菩萨戒的精神所在。 妙...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无论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须孝养其父母。尤其出家...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

好乐净土,尊重名号

大方向我们在学习净土的时候,你要分成两块,第一个你...

【佛教词典】二种杀生报

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杀生报即:(一)短命,指因前...

【佛教词典】阿鸠留

(人名)豪商名。尝行布施而生于天上。见阿鸠留经。...

做一片无法被击沉的净叶

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找到燃灯寺的释济大师说:我只是读...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问: 师父!您说对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后的生死业...

重新洗牌,一切都可以重来

打麻将,一局结束了,要重新洗牌,才能继续下一局。人...

印光大师论孝道

一、孝圆摄世出世间善法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一切诸善...

要的是摩尼宝珠,不是路边的小花

如果你很年轻学佛,大概到中晚年福报会现前,佛教我们...

很多人念佛为什么不能往生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

念诵行持《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利益与殊胜果报

首先是校量闻经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

西天第一代祖师迦叶尊者

(一)精通一切知识 摩诃迦叶波,汉译饮光,谓古仙人...

心中的快乐藤

也许流年不利,天灾人祸,村民们浮躁不安,闷闷不乐。...

贻误今生净土机缘,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们知道这娑婆世界的剧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对头碰面,...

绝不能把佛舍利当成商品买卖

近来各地颇多贩卖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开价,闻之...

婚姻就是一场骗局

一见钟情的恋爱更容易失败 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人们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