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2017/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旁树下稍作休息,适巧有一位年老的妇人正在附近的井边取水,这位妇人名叫迦旦遮罗,是某户人家的奴婢。佛陀告诉阿难:“你去向这位老妇人化缘一些水来。”阿难遵承佛陀的指示,前去向迦旦遮罗化缘。

迦旦遮罗听到阿难来化缘水,要给佛陀和众比丘饮用,便亲自拿着水瓶前来见佛。见到佛陀之后,迦旦遮罗立刻把水瓶放在地上,想要向前去拥抱佛陀。阿难急忙阻止她,但佛陀却告诉阿难:“不要阻止她!这位老妇人在过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亲,对我有深厚的亲情,所以她一见到我,就想要拥抱我。如果你阻止她,她的血就会犹如沸腾的水一般,从脸部的毛孔中流出,马上就会丧失性命。”迦旦遮罗如愿拥抱了佛陀后,便站在佛陀的身旁。

佛陀告诉阿难:“你去把这位老妇人的主人找来。”迦旦遮罗的主人来到佛陀面前,顶礼佛陀后,便恭敬地合掌站立在佛陀的面前。佛陀告诉迦旦遮罗的主人:“如果你能够让这位老妇人得到自由、出家修行,她一定能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迦旦遮罗的主人听了佛陀的话,便解除与迦旦遮罗的契约,恢复她的自由。

佛陀又告诉阿难:“你将迦旦遮罗带到比丘尼的僧团,让波阇波提比丘尼为她剃度。”迦旦遮罗出家不久之后,便证得阿罗汉果,并且在众比丘尼中,善解经义,最为第一。

诸比丘心中感到疑惑,便请示佛陀:“世尊!迦旦遮罗比丘尼,是因为什么样的因缘,出身卑贱作他人的奴婢?又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其出家不久,便能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佛陀向诸比丘开示:“过去迦叶佛时,迦旦遮罗比丘尼曾经出家修行,由于过去出家闻法的因缘,所以此生出家后,很快就证得阿罗汉的果位。然而,也因为过去生出家时是众比丘尼的上首,时常辱骂证得圣果的比丘尼是卑贱的奴婢。由于毁辱贤圣的缘故,所以生生世世都受为人奴婢的果报。且迦旦遮罗比丘尼在过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亲,生性悭贪,易生嫉妒,时常阻止我行布施,因此,生生世世生于贫贱之家。由于此一因缘,我并不只在这一世除去迦旦遮罗比丘尼的贫贱苦果。”

诸比丘再请问佛陀:“请问佛陀,过去是如何拔除迦旦遮罗比丘尼贫贱的苦报呢?”

佛陀继续开示:“过去某一世,在波罗捺国中,有一个贫穷的家庭,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儿子时常为他人帮佣赚取钱财来养活母亲。虽然儿子辛勤地工作,但得到的钱财却非常少,只够维持母子两人一日的生活。

有一天,儿子向母亲秉告,想要与商人的商队一同远行经商。母亲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儿子便随着商人一同远行。儿子离去不久,便有盗贼前来抢劫钱财,并将母亲掳掠至他国卖作奴婢。

儿子远行经商回来后,得知母亲被盗贼掳走,便想尽方法找寻母亲。好不容易得知母亲的所在之后,便准备了许多珍宝钱财将母亲赎回。赎回母亲之后,母子两人便在这个国家住下来,钱财日渐丰足,胜于往昔。这位被卖作奴婢的母亲,就是现在的迦旦遮罗比丘尼,当时的儿子就是我。我在过去无数劫时,都在解救母亲贫贱的苦报。”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一》

 
省思: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知恩、感恩的根本。因为,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因父母才能拥有色身;父母用血汗来养育子女,子女才能得以成长。

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感念母亲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亲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以报母亲的恩德。佛陀以身行告诉我们“孝”的重要,而我们也应该效法佛陀,以孝顺心、恭敬心、感恩心,来报答父母的恩德。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当及时,把握现前的因缘,恭敬父母、让父母物质生活不虞匮乏这是孝养、孝敬,更进一步要尽孝道,令父母亲近三宝,种离苦得乐的善因,乃至超凡入圣,真正是最大的知恩、感恩、报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

天道祸淫--艳星的悲惨结局

中国古人说,写淫荡书籍,传播淫荡色情文化,报应很重...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

【推荐】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

恭敬供养能得五种功德福报

古印度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世...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

善用金钱

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

行菩萨道必有护法神拥护

行至村中,忽遇一男子,手执文明棍,一见我面,碰统两...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

【佛教词典】二障

(名数)烦恼障,智障也。新译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

【佛教词典】四种法味乐

法味乐,指甚深妙法甘味所生之快乐。四种法味乐系就净...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大安法师:念佛时怕冤亲债主接近怎么办

问: 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

佛陀跟我们的差别

佛陀的生命是万德庄严的,我们的生命是充满着痛苦。当...

圣严法师《如何解决情缘的问题》

1.断所有情缘 每个人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到底有多少...

如何解决人到中年的困惑

问: 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道证法师:动物的坟墓鬼屋

人有时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亲人,也不敢...

星云大师智慧法语

1、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