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2017/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五百世母亲的贫穷果报

过去释迦牟尼佛托钵游化,行经居荷罗国,与众比丘在路旁树下稍作休息,适巧有一位年老的妇人正在附近的井边取水,这位妇人名叫迦旦遮罗,是某户人家的奴婢。佛陀告诉阿难:“你去向这位老妇人化缘一些水来。”阿难遵承佛陀的指示,前去向迦旦遮罗化缘。

迦旦遮罗听到阿难来化缘水,要给佛陀和众比丘饮用,便亲自拿着水瓶前来见佛。见到佛陀之后,迦旦遮罗立刻把水瓶放在地上,想要向前去拥抱佛陀。阿难急忙阻止她,但佛陀却告诉阿难:“不要阻止她!这位老妇人在过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亲,对我有深厚的亲情,所以她一见到我,就想要拥抱我。如果你阻止她,她的血就会犹如沸腾的水一般,从脸部的毛孔中流出,马上就会丧失性命。”迦旦遮罗如愿拥抱了佛陀后,便站在佛陀的身旁。

佛陀告诉阿难:“你去把这位老妇人的主人找来。”迦旦遮罗的主人来到佛陀面前,顶礼佛陀后,便恭敬地合掌站立在佛陀的面前。佛陀告诉迦旦遮罗的主人:“如果你能够让这位老妇人得到自由、出家修行,她一定能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迦旦遮罗的主人听了佛陀的话,便解除与迦旦遮罗的契约,恢复她的自由。

佛陀又告诉阿难:“你将迦旦遮罗带到比丘尼的僧团,让波阇波提比丘尼为她剃度。”迦旦遮罗出家不久之后,便证得阿罗汉果,并且在众比丘尼中,善解经义,最为第一。

诸比丘心中感到疑惑,便请示佛陀:“世尊!迦旦遮罗比丘尼,是因为什么样的因缘,出身卑贱作他人的奴婢?又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其出家不久,便能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佛陀向诸比丘开示:“过去迦叶佛时,迦旦遮罗比丘尼曾经出家修行,由于过去出家闻法的因缘,所以此生出家后,很快就证得阿罗汉的果位。然而,也因为过去生出家时是众比丘尼的上首,时常辱骂证得圣果的比丘尼是卑贱的奴婢。由于毁辱贤圣的缘故,所以生生世世都受为人奴婢的果报。且迦旦遮罗比丘尼在过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亲,生性悭贪,易生嫉妒,时常阻止我行布施,因此,生生世世生于贫贱之家。由于此一因缘,我并不只在这一世除去迦旦遮罗比丘尼的贫贱苦果。”

诸比丘再请问佛陀:“请问佛陀,过去是如何拔除迦旦遮罗比丘尼贫贱的苦报呢?”

佛陀继续开示:“过去某一世,在波罗捺国中,有一个贫穷的家庭,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儿子时常为他人帮佣赚取钱财来养活母亲。虽然儿子辛勤地工作,但得到的钱财却非常少,只够维持母子两人一日的生活。

有一天,儿子向母亲秉告,想要与商人的商队一同远行经商。母亲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儿子便随着商人一同远行。儿子离去不久,便有盗贼前来抢劫钱财,并将母亲掳掠至他国卖作奴婢。

儿子远行经商回来后,得知母亲被盗贼掳走,便想尽方法找寻母亲。好不容易得知母亲的所在之后,便准备了许多珍宝钱财将母亲赎回。赎回母亲之后,母子两人便在这个国家住下来,钱财日渐丰足,胜于往昔。这位被卖作奴婢的母亲,就是现在的迦旦遮罗比丘尼,当时的儿子就是我。我在过去无数劫时,都在解救母亲贫贱的苦报。”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一》

 
省思: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知恩、感恩的根本。因为,一切有情众生,都是因父母才能拥有色身;父母用血汗来养育子女,子女才能得以成长。

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感念母亲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亲至忉利天为母说法,以报母亲的恩德。佛陀以身行告诉我们“孝”的重要,而我们也应该效法佛陀,以孝顺心、恭敬心、感恩心,来报答父母的恩德。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当及时,把握现前的因缘,恭敬父母、让父母物质生活不虞匮乏这是孝养、孝敬,更进一步要尽孝道,令父母亲近三宝,种离苦得乐的善因,乃至超凡入圣,真正是最大的知恩、感恩、报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祭拜的食物谁能享用?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三、因果

壹何谓因果 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

果中有因,因中又有果,因果循环不停

有的人老了才得死,有的不老就死了,现在二十几岁死的...

幸福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恶业 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

耕种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

人畜之间相轮回

从前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

【佛学漫画】佛家八吉祥的奥秘

佛家八吉祥的奥秘...

【佛教词典】析智

(术语)分析小乘诸法而观空性之智也。法华玄义三曰:...

【佛教词典】朋属

【朋属】 p0832   无性释七卷十四页云:朋、谓亲属。...

蝙蝠的性格

人都自大,要天下万众归心,但也有人不肯归心,即使用...

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

瓦砾与无上法

苏东坡有一次过济南龙山镇,那里的监税官宋宝国拿出一...

一位女居士写给女儿的信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愿望。在如今以分...

大安法师: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问: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大安法...

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问: 法师您好!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

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

【推荐】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

水陆法会有何功德

水陆法会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

圣严法师《我正在学习》

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