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2024/06/16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位即为唐代的澄观大师。

澄观大师(737年—838年),别号大休,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世称清凉国师、华严疏主,为华严宗四祖。莲池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略记》中称其“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四十齿,目光夜发,昼乃不瞬”。

大师一生广泛参学律、禅、三论、天台、华严等各宗教义,融会各家宗说,大力研习、弘扬华严。

大历十一年(776年),历游五台、峨嵋诸山,后仍回五台,住大华严寺,行方等忏法。同时应寺主贤林之请讲《华严经》,感觉《华严经》的旧疏文繁义约,发愿撰写《华严经疏》。

建中二年(781年),大师下笔著《华严疏钞》。动笔前先祈求瑞应,当夜梦见金容山立,光相莹然。醒后知道是光明遍照的征象,从此笔无停思。历时四年撰成《华严经疏》二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又梦到自己化身为金龙,头在南台,尾在北台,宛转凌虚。须臾间变为数百千条龙,蜿蜒青空,分散四方而去。这是法义流通的征象。

随后,大师在本寺及崇福寺一再讲演,又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义数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后世把疏、钞合刻,略称《华严经疏钞》),故有“华严疏主”之称。时至今日,《华严疏钞》仍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华严经》最完整、最详细的注疏。

贞元十二年(796年),大师应诏协助般若法师翻译乌荼国王贡献之《华严经》后分梵本,共四十卷,世称《四十华严》。又应诏作疏解释,在终南山草堂寺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又作《华严经行愿品疏》或《普贤行愿品疏》)十卷。

次年,大师为德宗皇帝讲《华严》,被授以“清凉国师”的称号。不久又参与翻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由他证义。

文宗开成三年三月,澄观大师预知时至,召集弟子海岸等人,咐嘱后便跏趺而寂,世寿一百〇二,僧腊八十三。文宗以师为先帝所崇仰,特罢朝三日,重臣缟素,举国哀悼。

大师一生宣讲《华严经》五十遍,设无遮大会十五次,身历九朝,先后为七帝讲经,被称为七帝之师。座下有弟子一百多人,其中圭峰宗密、东都僧睿、海印法印(一作宝)及寂光四人称“门下四哲”。澄观大师修行卓绝,以“十事自励”,世人称为“清凉十愿”:

一、体不捐沙门之表;

二、心不违如来之制;

三、坐不背法界之经;

四、性不染情碍之境;

五、足不履尼寺之尘;

六、身不触居士之榻;

七、目不视非仪之彩;

八、舌不味过午之肴;

九、手不释圆明之珠;

十、宿不离衣钵之侧。

为什么说澄观大师就是华严菩萨呢?

据《清凉山志·卷三》记载,澄观大师圆寂后,有位梵僧来中国弘法,路过葱岭,见有两位使者凌空而过。他以神通止住二人,询问来历。二人答:“我们是北印度文殊堂上神明,到中国请华严菩萨的牙舍利回国供养。”

这位高僧来到长安后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开塔查验,果然发现大师遗体缺少了一颗牙齿,只剩三十九颗,通身光明莹润,舌头鲜红如莲花。大家这才知澄观法师是华严菩萨的化身,乘愿而来利益有情。

 

《大方广佛华严经》皈敬偈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皈命十方极三际   尘刹圆明调御师

法界功德大悲云   毗卢遮那大智海

所住甚深真法性   所流圆满修多罗

一一尘方佛会中   普贤文殊诸大士

我今欲以一毛智   测量无边法界空

愿承三宝同体慈   句句冥符诸佛意

俾令法眼常无缺   尽众生界如普贤

回兹胜善洽群生   速证菩提常乐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梦参老法师略传

梦参老和尚生于公元一九一五年,中国黑龙江省开通县人...

六根互用的例子

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我们看下一段,举...

华严与人生智慧

非常感恩梦老和尚和王教授的因缘,能来此与大家聚会!...

少年时代的玄奘大师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是萌发理想的时...

拜访绍云长老:结缘乃是亲人,放下便是重生

坐落于安徽含山县褒禅山的千古名刹褒禅寺,云雾缭绕,...

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海山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

净土宗三祖承远大师画传

一、祖籍绵竹 学道成都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

莲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师

大师生平 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云居山的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

福田殊胜的祗树给孤独园

舍卫城中,有一大臣名为须达,因乐善好施,常帮助孤苦...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

答非所问

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

【佛教词典】痴人

(杂名)愚痴之人。续谷响集七曰:痴人前不可说梦,达...

【佛教词典】伊兰拏山

(地名)火山名。在中印度伊烂拏钵伐多国。现今附近惟...

【视频】梦参老和尚《观身无我》

梦参老和尚《观身无我》

【视频】惠空法师《何名「无念」》

惠空法师《何名「无念」》

【视频】歇即菩提,把妄想心歇下来(德林老和尚)

歇即菩提,把妄想心歇下来(德林老和尚)

如此忍辱

从前的时候,在拉萨的空地上,有一个人在绕行经走,而...

尊者阿姜曼治疗弟子们身心疾病的方法

当尊者阿姜曼住在清迈的时候,生了好几次病。如果依赖...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会因聚缘而来。将...

因儒童的故事:结婚当天却出家

佛世时,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叫因儒童。他结婚那天,请...

神经系统是受心理的影响

思量能变就是第七意识,老是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

师父您出家时家人反对吗

问: 师父您出家的时候家人反对吗? 慧律法师答: 反...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

猎人与猴子

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