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答非所问

圣法法师  2010/06/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下来的,也有积许多人的智识和经验而累积下来的,也有用许多苦工修炼而开悟的,也有利用鬼神的智识的。不论那一种都得来不容易,只最后一条最容易。世间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所以所得的智识,欲隐私作为我自己名利的工具或故弄玄虚,让人感觉到很奇妙很宝贵,所以名利就在其中了,古代圣贤禅师有隐语禅机,那是启发人智慧的一种方便,不是什么天机不可泄,或是一言半句就令人开悟得道的秘诀,欲得这种便宜的人往往都是著了魔的道不可不知。

从前有两个孩子在河里游泳。一个说:‘喂!我们来个赌好不好?’‘如何赌法?’‘我们钻到水底,在河里最低处,抓一把沙或泥土上来,先上来的人就是赢。’‘好吧,就这样一言为定!’二人先游到河的最中央,叫一声开始,二人都钻到水中去,等一会二人都一起游上来,可以说二人的游技都旗鼓相当。二人都抓一把东西回来。

一个抓的是泥巴,一个抓的白色的毛发。’‘可能是仙人的胡须。’‘怎么知道是仙人的胡须?’‘因为仙人都是在河边修行的,仙人剔除胡须扔到河里,给我抓住的。’‘听说仙人身上的一毛一发,都是世间稀有的珍宝,我们已然得到仙人的胡须也是运气好。’‘是不是仙人的胡须现在还不能确定,必须有一位仙人给我们证实。’

于是二人缘河边上游走,欲寻一位仙人给他们证明确是仙人的胡须。走了不久便遇著一位全身毛发都白的仙人。他们两个人恭恭敬敬的向仙人行礼,然后问:‘请问大仙这个东西是不是仙人的胡须?’仙人仔细的端详了一番,没有直接答他们所问,只拿了一把米和麦,放到口里嚼了一会,才吐出来说:‘这是孔雀粪。’仙人说完了,就闭目不再说话了,两个孩子听得莫名其妙,究竟仙人讲的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禅师往往答非所问,譬如说人问:‘佛法的大意是什么?’他答:‘麻三斤。’人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答:‘牛粪。’这是为什么呢?禅的意义是要自参自悟,经他人的解说,是他人的与你的自性无关,故不用语言文字解说也不直接解答你的问题。

一般人都是同业才能相应——智识思想差不多,才能互相了解。若是智识思想悬殊,亦会答非所问或会错了意。达摩初来东土见梁武帝,帝问:‘朕建寺度僧不知有何功德?’答‘并无功德。’帝问:‘对朕者谁?’答:‘不识’。话不投机,达摩于是到小林寺面壁九年,遇神光才传法给他。

为什么会话不投机呢?因为每个人的智识高下不同、思想、个性,对事事物物的了解不同,对佛法的了解程度也不相同,所以话不能投机。佛是最高智慧者,说法应机,所以经典也有权说实说深说浅说,方便说,究竟说。各人研究经典,所了解不同,所以各有所见地,正知正见各有所见,邪知邪见也各有所见,如何分别是与非呢?那就佛经典作印证了*经典譬如照妖镜,邪知邪见的人欲投机取巧即无所遁形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和悔恨心

问: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印光大师《信愿念佛百问》

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

大安法师:散乱心念佛能往生吗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不必为了追求不倒单而不倒单

问: 请问在生活工作中精进修行,甚至不倒单,可以不?...

拜佛和拜舍利有没有差别

问: 师父刚刚讲到这个舍利,我就想到几个月以前,这个...

常有恐惧心理,应如何改变

问: 我常常有这么一种恐惧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亲债主...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不要以貌取人

回想起我年轻时,从台东要到花莲期间,曾在玉里的一间...

驾驭浪潮,在人生的风浪中前进

人的一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它就好像是大海上的波浪...

一粒习气之米

沩山灵佑的故事,有一次他的弟子石霜楚圆正在筛米,被...

持诵《华严经》的感应,到底有多么不可思议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菩提树下...

【佛教词典】末法

(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去佛世长远而教法转微未之...

【佛教词典】上堂

禅林用语。(一)指上法堂说法。古时长老住持可随时上堂...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相不相同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你不能说一样...

证严法师:四念处

前言 释迦牟尼佛为了救济众生而示现人间。世间的宗教...

净土法门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观呢

问: 请问净土法门执著有相,那怎样契入中观法门、缘起...

「无」为入禅的方便法门

讲到话头禅,事实上话头禅并不是一个发明,而是很多唐...

大安法师《彻悟禅师语录》

第1讲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是《彻悟禅师语录》,彻悟大师...

发毒誓的果报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

西方莲台的「三辈九品」

观无量寿佛经说。西方莲台有九品。今略说之。 上品上生...

行医与学佛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

人生的目标

人在年轻时所设定的目标可以称为五子登科银子、车子、...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

无明虽然颠倒,觉性依然不动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整部《楞严经》都是在讲这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