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2011/06/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下随身的庄严饰物,虔诚顶礼后再请法。一日,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法要,国王听了心生法喜,请求佛陀及比丘僧接受自己三个月的供养。回宫后,波斯匿王告诉大臣们这个消息,并请大众共发欢喜心。接着,国王在宫门外兴建殊妙庄严的大讲堂,并备齐百味饮食、僧衣、卧具、医药,无所短少。

三个月后,波斯匿王向佛陀禀白自己的功德已圆满成办,佛陀慈悲地说:‘国王,修善积福应无有疲厌,千万不要说所做的功德已经圆满。众生轮回生死,无可称记,福德亦随之消磨殆尽,毫厘不存,所以不要说福德已圆满足够,应追求身、口、意之一切行持没有烦恼、过失,体悟真生命的解脱自在为首要,而不是以生灭的福报为满足!若能如此,就能于漫漫生死长夜中得到无量的安稳喜悦。’

波斯匿王当下心怀恐惧,悲泣交集地向佛陀忏悔顶礼,改往修来,不再贪求会随生死轮回而变灭的福报。就在此时,大众中一位迦旃延比丘尼听闻佛陀开示后法喜充满,顶礼后禀白佛陀:‘三十一劫以前,有一饭式诘如来出现于他方世界度化众生。当时的野马城内有一位名叫纯黑的仆役,见到如来入城托钵游化,于是回家准备斋食供养如来,发愿以此殊胜功德,令己不再堕落三涂恶道,来世亦能值遇如来,为己说法,从烦恼无明的深渊得到解脱。’迦旃延比丘尼表示:‘仆役纯黑即是我前世,因为在饭式诘如来前发了誓愿,希望未来之世永闻如来解脱生死之妙法,故于三十一劫中不曾堕入三恶道中,得生天上、人间,今世随佛出家学道,漏尽烦恼成阿罗汉。’

迦旃延比丘尼发愿,愿将身口意三业所有行持,毫无迟疑地落实修行,观照自心,毫不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以求究竟解脱。若见一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贤士,如同见佛一般,尽当欢喜供养,并一一询问沙门所需之物,只要承诺的,必尽力去求取。正因为如此护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的因缘,最后得入涅槃之道。

佛陀观察迦旃延比丘尼的发心后,询问在座比丘:‘你们是否见过对于修行解脱有如此信心的人?’众人回答:‘没有。’于是佛陀对大众说:‘在声闻中第一位得到信解脱的比丘尼,就是迦旃延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波斯匿王及四众弟子闻佛所说,皆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十三》

省思:

生命的缘起来自众生的心念,造作不同的言语行为,有善、有恶,有净、有染,有迷、有悟。随着善念、净念、觉悟,可以增益世间有漏的福德与出世间无漏的功德;倘若一念不觉,心生执着、妄想,则生命不能自在,生死不得解脱。欲作生命的主人,须时时提醒自己,检讨身口意三业,将佛法的道理落实在日常之中,由方便的修善断恶到究竟的修善不执着善,方能到达解脱的涅槃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陀开示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迦叶菩萨问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

【推荐】妙莲老和尚《吃素增福寿》

1.素食少病又健康 我们佛家吃饭,完全都是素食;这在...

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

问: 弟子修行将近二十年,至今还是毛病多多,是否业障...

【推荐】应在福中更修福,切莫福报造恶业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做了恶事,却没有恶报。比如说生...

人生五难

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

福报的陷阱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里讲: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

修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学漫画】内观

吡钵舍那者:谓拣择诸法,最极拣择普遍寻思,周审观察...

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在途中,遇...

对佛生欢喜心

一时,佛在舍卫城,率僧众安居毕,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

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一位凡夫向一位老师请教道:先生,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

【佛教词典】谛听

梵语 ?ravana。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

【佛教词典】一切无障碍

意谓通达一切而无任何障碍。略称一切无碍。法华经神力...

特蕾莎修女的感人箴言

01、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星云大师《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

「管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热门学问,可以说任何事...

人生的四个「第一」

人都希望自己样样第一,然而你也第一,他也第一,谁来...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

谤骂世尊的婆罗门

佛陀在舍卫国弘法时,一天,佛在只园精舍外空地经行,...

极乐世界以意为食,为何还要上大供

问: 《无量寿经》说极乐世界意以为食,那为何还要上大...

如何消除业障与消业的征兆

一切法由心想生。罪由心起,必将由心忏悔。只有心地清...

快乐的秘方

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亲戚和朋...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化城宝处的譬喻

不管前途有任何考验与危险,都要信心坚定地向前迈进。...

佛教没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

净慧长老初见虚云老和尚的难忘回忆

老衲在十五岁时知道有参禅这件事。当时我住在三佛阁,...

圣严法师《爱语》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