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虚幻为实

2011/06/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男子因一时的气愤恼怒,厌恶世人,便舍家遁入佛门,皈依佛教。

可是,他的身体虽然出家,入了空门,而心中仍然眷恋外界,为爱欲所束缚。他常用香油摩擦身体,用汤水洗浴,讲究身体皮肤的香滑,饮食卧具也很注意。总之,一颗心全被物质所蒙蔽,象葛藤一样缠缚着身体,一刻也不能自在。

虽然,形式上他已出家,受戒,而在行为与境界上,他还是凡夫俗子,一个未出家的人,距离涅磐圣道,还离的很远。

当时,在摩罗国的地方有一位优波笈多尊者,是一位梵行高远大名远播的比丘。这位新戒比丘,以非常敬慕他的名声而去参访。

尊者问他道:“你远道而来做什么?”

“我慕名而来,想听尊者慈悲开示佛法要旨。”

尊者观察了他的根基后,知道他还身受爱缚,不能解脱,问他道:“你能不能完全听我讲的话,受我的教诲,照我的意旨去做?”

“我一定能够,一切都按照吩咐去做。”

“你如果生起了信心,我就先教你神通,然后为你说法。”尊者说。

“先学神通,好极了!”

于是,尊师带他入山,教他学习禅定,并吩咐他要绝对服从。尊者运用神通力,化一大树,说道:“你应当爬上这大树去!”

于是,那比丘依照尊者吩咐爬上大树。但往下一望,又见一大坑,深广无比。

此时,尊者又说道:“放开你的双脚!”

比丘只有依言放开两脚。

尊者再令他放一手,比丘也遵照放一手。

但教他再放一手时,他害怕极了,答道:“要是再放手,就要坠坑而死了!”

“你已经和我约定,一切遵照我的教示,怎么又后悔了呢?”

那比丘没办法,只好把心一横,什么也不想,放开最后一只手,而坠入又深又黑的大坑中……这时,他被吓得魂飞魄散,浑身冷汗。

但等他睁眼一看,树和坑都不见了。

于是,尊者开始为他说法:

“我现在问你,当你放下最后一只手下坠时,你还觉得世间有什么可爱的吗?”

“尊者,到了生死关头,一切都没有什么可爱的。”

“是的,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为主。当色身幻灭的时候,爱也随之幻灭,如果你能看破无常的色身,那缠缚的爱执,也就随之解脱了。爱,是生死烦恼的根源,谨慎戒之,精進修行,勿失本心,当成正道。”

新戒比丘,顿时大悟。从此,细心思维,勤修精進,证得阿罗汉果。

其实,人世间,六道轮回,荣华富贵,生死爱欲……都是幻像而已!只因我们这凡胎肉眼,看不真切,常常以虚幻为实,贪一时之快,因一念之差,结果却是坠入轮回的无底深渊,难以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双筷子,断送了江山

话说商纣刚继王位的时候,并无荒淫之象,大家都认为他...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

祭祀

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

欲到无求品自高

古语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

欲望使人失败,无私令人成就

无论前方是悬崖还是坎坷,水都毫无犹疑地勇往向前,形...

男女之间的贪著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

这样的时代,罪业众生该如何解脱

在佛的正法的时候,行人的根机都很殊胜,善知识如林。...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

寺院不是星级酒店,而你更不是金钻VIP

上午与某居士喝茶时闲聊,他告诉我,师父,前两天我在...

割十补百

电光易灭、石火难留,逝水绝归源之路,落花无反树之期...

学佛的人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常言道好言一声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这个说好话说...

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

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

【佛教词典】海岸山

(地名)海岸山为今之补陀洛山,观音之住处。早离速离...

【佛教词典】木马

(杂语)木制之马。以名解脱之当相也。从容录三则曰:...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

学佛之后得重报转轻报

法会结束,回西安的路上真是精疲力尽,虽然不及师父操...

常诵五菩萨心咒得美貌财富

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

善良成就未来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

惟贤长老《论祸福之本》

世间现象是相对的,有空间的,有超空间的;有生物,有...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