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猴子度恶人

证严法师  2011/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数劫以前有一只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仁慈、友爱,能够爱同在山林中的一切动物,心中常怀有大慈大悲的心念。

有一天它在树上采水果时,突然听到山谷中很深很深的地方,传来求救的声音。它内心就想:虽然断崖山谷很深,很危险,但不忍心不去救他。所以还是循著声音,想尽办法攀著树枝、草木,甚至是石壁,不断从上往下行去,终于在深谷中发现一个受伤的人。

它就说:“来!趴在我的背上,我背你上去。”这个人很重,但它把人背在背上,虽然猴子四肢敏捷,但山壁实在太陡峭了,就算是自己一个要攀爬上去都有困难了,更何况现在背后又背了一个人,最后仍在非常危险又很辛苦的情形下,爬上了山顶。到了安全之地后,它把人放了下来,就说:“你安全了!”猴子就累得倒在树下睡著了。

这个人一开始也很感恩,稍事休息后,就想到自己从跌入山谷至今,也是饥乏疲累,很需要食物补充体力。现在虽然离开了山谷,但要离开这座山,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没有体力怎么离开呢?

他看到在树下的猴子睡得非常沉,突然心起歹念,就想:“它只是一只猴子,我是人,动物生来就是要给人吃的。我饿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我要填饱肚子,才有体力离开这座山。这里只有这只猴子可吃,如果吃了它的肉充饥,我就有力气离开了。”

主意打定后,他就拿起一粒石头,朝著猴子的头丢过去。猴子被石头砸到后,并没有死,只是头部受伤了。猴子马上敏捷地爬到树上去。它居高临下看著这个人,很怜悯的哭了。它的心一点都不怨恨,只是想不到人类的心,怎么会这么凶恶残酷?它在心里发愿:“我要赶紧修行,虽然我有慈爱的心,也有力气去救他的人;不过我的德还不能感化他,所以我要赶紧再修行,将来德行力量俱全时,我还要来度他。”这只猴子就是日后的释迦牟尼佛。

单纯是至上妙法佛陀在过去生中,不论是人身或是动物身,身形虽不同,却是心性统一,都是坚守那念清净的因,怀著慈爱的心态,不论碰到何种境界,这念爱,这念慈,始终不变,心还是很清净,丝毫不受到污染,因此能化周围污浊的缘为清流。

我们面对赞叹或是毁谤时,一定要时时保持住自己的心。听到赞叹要当成勉励,听到毁谤要当作警惕。如果能把是非当教育,不但不会受到境界影响,还能时时起感恩心,也会同情怜悯愚昧的人,要再发更大的心,更大的愿,期待有朝一日还要度他,希望有一天他能识得善恶的因缘。

学佛很简单,就是顾好清净的因缘。因就是内心的种子,缘是接触的外在境界。能让因缘清净,就能转恶缘为善缘,人事也就会圆融。佛陀的教育要好好把握,法是简单的,并不复杂,凡夫才会把法复杂化,如果是圣人,就能够单纯化,单纯就是最妙的清净法。例如不与人计较,保持自己的一念心没有起心动念,这就表示心没有受到外境污染;即使人家对我不好,但自己心中不起恨意,这也表示心没有被污染。

最简单的一句话:‘前脚走,后脚放。’只要这条路是正确的,向前走去,就是精进。让心不受染著,这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天下最大恶行就是杀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

慈心龙王消伏怨害

菩萨在久远劫前的过去生,曾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堕为龙身...

珍珠母贝的无言血泪

编者按:晶莹溢彩的珍珠得到爱美人士的追逐,可是,人...

圣严法师《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

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执着、抗拒诱惑。但...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罗睺罗忍辱的故事

阿难说: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罗喉罗和...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被富贵逼落三途

朱元介,名之蕃,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官职做到礼...

功名威赫归掌上

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有一...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

不畏艰险的学问僧

学佛要精进,而精进需要忍辱与耐力;其实做什么事都一...

【佛教词典】倒悬

梵语 ullambana 之意译。音译盂兰盆。人死之后,沈于闇...

【佛教词典】二花

谓草木花、严身花。(一)凡草木之花,皆具开敷结实之义...

多吃红薯有6个好处

甘薯(红薯)的营养价值超乎想象。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营...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

千万不要让你不经意的话成为咒语

中国的古话: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暗室亏...

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

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辉煌,也...

钱是一味药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呢

问: 极乐世界是报土还是化土?三辈九品是真实说还是方...

福报要省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

用本来无一物来对治烦恼

禅宗一个很关键的传承,是五祖传到六祖,因为禅宗之前...

星云大师《拥有与享有》

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大厦千间,睡眠几尺?你有想过吗...

障道的四个因缘

障道的因缘,就是我们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碍。读书遇到障...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