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明旸法师  2011/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地藏比丘(公元630-729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乔觉时年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的僧人来华求法。地藏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见山峰状如莲花、峰峦耸秀,山川幽奇,便登高览胜,叹为希有。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盆地,栖居岩洞。渴饮涧水,饥食白土(此土白而腻细,俗称观音土)。常被毒虫伤螫,亦端坐无念,置之泰然。

地藏素愿写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俞荡等人写献,得以归山。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深无人迹处,有一和尚,坐禅于洞穴内。洞旁有一破锅,存在残粒和着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大为惊异。询知此乃新罗王子,远来求法。诸葛节等人,深愧未尽地主之谊,遂发心倡议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时九华山地为闵让和所有,建寺须请其施舍山地。闵公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闻知诸葛节等人要在此建造寿院, 自然十分欢喜,乐意捐助山地。

闵公对地藏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答曰:“一袈裟地足矣。”闵公许之。 地藏遂将袈裟一展,遍覆九子山峰。闵公见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与地藏建大道场。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捨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现今所见地藏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寺院建成后,各方学者云集此山,特别新罗国的僧人,来此日多。因国内外僧众咸集于此,生活即发生困难。地藏于山中掘石得土,其色青白,细如面粉,供众食用。寺中僧人为求法而来,虽然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被人称为“枯槁众。”但是他们在地藏的领导下,团结、精进,一心向道,以苦为乐。后新罗国王得知地藏在九华山开办道场,即派人运粮供养。

地藏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9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时年九十九岁。旋即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哑,跏趺而灭。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此即地藏生前宴坐之地。这就是九华山建寺之因缘。由斯九华山与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齐名,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全国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地藏比丘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每年七月三十日,九华山香火鼎盛,深为民众所信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你业障都不大,大了你就遇不到地藏菩萨圣号了

占察善恶业报,我们每个人心里头都有一个小尺子,尺子...

模写供养地藏像感得地藏菩萨化现

今日我们很幸运,得遇地藏愿王,愿力最大,能满众生之...

梦参老和尚《浅谈地藏菩萨的临终修法》

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

地藏菩萨的圣号应该如何念

问: 应当念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或者念地藏王菩萨还是念...

出门怕有危险,就先念地藏菩萨圣号

【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

向地藏菩萨学习些什么

首先地藏菩萨说不可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菩萨在《地...

这样修行二十一天,地藏菩萨现无边身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

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

梦见延寿 左君履和,二家兄之内侄,左文襄公之曾孙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蝇头蜗角,迷人心志,世出世法,两皆亏负

【原文】 余母舅金赤城守赣州,因入觐归家,夏感疟证,...

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供养佛陀的发霉玉米团

为善就好像掘井一样,只要井掘开了将水汲出来同样会再...

父母的教训和责罚

居则致其敬的意思,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无...

【佛教词典】未来非实非有诸行相生

【未来非实非有诸行相生】 p0491 瑜伽五十一卷十五页云...

【佛教词典】道眼

能见正道之眼。楞严经说: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净土宗弘法的道次第

民间弘法是目前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革法难之后,佛法...

放弃争执,一切随它去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

宝贵的「一时」

时间长河源远流长,无始无终,随着日月轮转。为了计时...

信息时代的修行违缘

在西方传播学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学者把电视观众称为沙...

倓虚大师的净土法缘

倓虚大师原籍河北省宁河县,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

星云大师《无常的真理》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就是无常的写照!月有阴晴...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

【推荐】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行求法的...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

白衣观音的灵验故事

在中国,人们常常以白衣来辨认观音菩萨,在塑像的规则...

生命中的五颗球

几年前,在一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