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将止观(定慧)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指正修止观法门之前的预备功夫,即在正修前应做好的身心等各方面的准备与调适。共有二十五项,故云二十五方便。此二十五方便又可大别为五科,内容包含修行前的心理、生理、环境等条件的预备,修习止观时必须注意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规律、心身调适方法,以及修行态度等方面。此二十五前方面虽是天台宗所立,然于薄地凡夫欲克期取证者则可通用于一切教乘法门。
智者大师自论二十五方便说:“假缘进道,所以须具五缘,缘力既具,当割诸嗜欲,嗜欲外摒,当内净其心。其心若寂,当调五事。五事调已,行五法,必至所在。世间浅事,非缘不合,何况出世之道,若无弄引,何易可阶。故历二十五法,调粗入细,检散令静,为止观远方便。”
又《摩诃止观》云:“方便名善巧。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无量行成解发入菩萨位。大论云。能以少施少戒出过声闻辟支佛上。即此义也。……二十五法为远方便。
以下乃智者大师所作《摩诃止观》和《童蒙止观》之原文)
《摩诃止观》具五缘
《摩诃止观》卷四(上)云:“具五缘者,即
持戒清净:谓诸禅定及灭苦智慧皆由戒而生,故清净持戒,不敢有犯。
衣食具足:谓衣法有三,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者,三衣之外许畜百一等物。又,食法有四,即:常住深山,草果随时得而资身;在阿兰若处,受檀越送食;常行头陀乞食之法;僧中如法结净食。
闲居静处:谓依止无愦闹处。有上中下三等,即:深山远谷;头陀抖擞;兰若伽蓝闲静之寺。
息诸缘务:谓息治生有为之缘务,绝人事交际之缘务,屏工巧技术之缘务,废听学读诵之缘务。
近善知识:谓亲近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教授善知识,受其教,蒙其劝发。”
《童蒙止观》具缘第一
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
【1、持戒清净】
第一,持戒清净。如经中说,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然有三种行人持戒不同: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皈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范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既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
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
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
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灭,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
【2、衣食具足】
第二,衣食具足者。
衣法有三种:
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
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蓄粪扫三衣,不蓄余长。
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蓄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积聚,则心乱妨道。
次,食法有四种:
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佛为青目女说。
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
四者于僧中洁净食。
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何以故?无此等缘,则心中不安稳,于道有妨。
【3、得闲居处】
第三,得闲居处。闲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有三处可修禅定:
一者深山绝人之处。
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四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
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中。
皆名闲居静处。
【4、息诸缘务】
第四,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不作有为事业。
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
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
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
此为息诸缘务。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5、近善知识】
第五,近善知识。善知识有三:
一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
二者通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
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
略明五种缘务竟。
《摩诃止观》呵五欲
《摩诃止观》卷四(上)云:“缘力既具,当割诸嗜欲。”呵五欲者,即呵色欲: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等种种妙色,能令生爱,造诸恶业,故当呵之。{2}呵声欲: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歌咏诵等,能令生染着,起诸恶业,故当呵之。
呵香欲: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能令生爱着,开结使门,故当呵之。
呵味欲: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等,能令染着,起不善业,故当呵之。
呵触欲者:谓男女身份柔软细滑,及诸好触,能令染着,生障道业,故当呵之。
《童蒙止观》诃欲第二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1、诃色欲者】
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过罪。
【2、诃声欲者】
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诵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
【3、诃香欲者】
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花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
【4、诃味欲者】
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之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
【5、诃触欲者】
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知,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淫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
如上诃欲之法,出《摩诃衍论》中说。
复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
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欲奴仆。坐此弊欲,沉堕三途;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之。
如禅经偈中说: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
养冤如丘冢,虚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愚人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不贪染世乐。
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是名行头陀。」
摩诃止观弃五盖
《摩诃止观》卷四(上)云:“嗜欲外屏,当内净其心。”弃五盖者,即
(1)弃贪欲盖:谓若心生欲觉,念念相续,则能覆盖善心,故当除弃。
(2)弃嗔恚盖:谓嗔恨若起,则能生怨起恼,覆盖善心,故当除弃。
(3)弃睡眠盖:谓睡眠因缘能失二世乐,徒生徒死,无一可获,如入宝山,空手而归,故当除弃。
(4)弃掉悔盖:心之躁动谓“掉”,忧恼已作之事谓“悔”,此二者能盖覆禅定,不得开发,故当除弃
(5)弃疑盖:谓障定之疑有三:疑自、疑师、疑法。此三者皆能覆盖心性,故当除弃。
《童蒙止观》弃盖第三
所言弃盖者,谓五盖也。
【1、弃贪欲盖】
前说外五尘中生欲,今约内意根中生欲。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已应弃。所以者何?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如除盖偈说:
入道惭愧人,持钵福众生。
云何纵尘欲,沉没于五情?
已舍五欲乐,弃之而不顾。
如何还欲得?如愚自食吐。
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处。
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
得深禅定乐,即不为所欺。
【2、弃嗔恚盖】
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故生嗔恨。嗔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嗔恚覆心,故名为盖,当急齐之,无令增长。
如释提婆那以偈问佛:“何物杀安乐?何物杀无忧?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
佛以偈答言:“杀嗔则安乐;杀嗔则无忧;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如是知已,当修慈忍以灭除之,令心清净。
【3、弃睡眠盖】
内心昏暗名为睡;五情暗蔽,放恣支节,委卧睡熟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如是恶法,最为不善。何以故?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如佛诸菩萨诃睡眠弟子偈曰:
汝起勿抱臭尸卧,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如其毒蛇同室居。
亦如临阵两刃间,尔时云何安可眠?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
如是等种种因缘,诃睡眠盖,警觉无常,减损睡眠,令无昏覆。若昏睡心重,当用禅镇杖却之。
【4、弃掉悔盖】
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二者口掉,好喜吟咏,竞诤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名为心掉。掉之为法,破出家人心。如人摄心,犹不能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
汝已剃头着染衣,
执持瓦钵行乞食。
云何乐着戏掉法?
放逸纵情失法利。
既失法利,又失世乐。
觉其过已,当急弃之。
悔者,悔能成盖,若掉无悔,则不成盖。何以故?掉时未在缘中故,后欲入定时,方悔前所作,忧恼覆心,故名为盖。但悔有二种,一者因掉后生悔,如前所说。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
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复优,
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若有二种悔,若应作不作,
不应作而作,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
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5、弃疑盖者】
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譬如人入于宝山,若无有手,无所能取。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疑者有三种: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
二者疑师。“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金,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
三疑法。世人多执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犹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义,如偈中说:
如人在歧路,疑惑无所趣,
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
见疑从痴生,恶中之恶者。
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
定实真有法,于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惑,死王狱吏缚,
如狮子搏鹿,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当随喜善法,
譬如观歧道,利好者应逐。
佛法之中,信为能人。若无信者,虽在佛法,终无所获。如是种种因缘,觉知疑过,当急弃之。
问曰:不善法广,尘数无量,何故但弃五法?
答曰:此五盖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为根本,亦得摄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一贪欲盖,即贪毒。二嗔恚盖,即嗔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痴度。四掉悔,即是等分摄。合为四分烦恼,一中有二万一千,四中合为八万四千。是故除此五盖,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行者如是等种种因缘,弃于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如于恶贼中得自免济,安稳无患。行者亦如是,除此五盖,其心安稳,清凉快乐。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烟、尘、云、雾、罗恸阿修罗手障,则不能明照。人心五盖亦复如是。
《摩诃止观》调五事
《摩诃止观》卷四(上)云:“其心若寂,当调适五事。”调五事者,即
(1)调食:谓不食能令增病、增眠、增烦恼之诸食物,仅取食能安身愈疾者,且不令过饥过饱。
(2)调睡眠:眠是眼食,故不可苦节少眠,也不能过分多睡。
(3)调身:谓欲入定时,应调身令不宽不急。
(4)调息:谓调息令不涩不滑。
(5)调心:谓调心令不沈不浮。
《童蒙止观》调和第四
夫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先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其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然后坐中思惟一切诸法真实之相。所谓善、不善、无记法,内外根尘妄识一切有漏烦恼法,三界有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经》云:「三界无别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无性,则诸法不实。」心无染着,则一切生死业行止息。作是观已,乃应如是起行修习也。
云何名调和?今借近譬,以况斯法。如世间陶师欲造众器,须先善巧调泥,令使不强懦,然后可就轮绳。亦如弹琴前应调弦,令宽急得所,方可如弄,出诸妙曲。行者修习亦复如是,善调五事,必使和适,则三昧易生;有所不调,多诸妨难,善根难发。
【1、调食】
一、调食者。
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心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触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2、调睡眠】
二、调睡眠者。
夫眠是无明惑覆,不可纵之。若其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丧失功夫,而能令心暗昧,善根沉没。当觉悟无常,调伏睡眠,令神气清白,念心明净,如是乃可栖心圣境,三昧现前。故经云:「初夜后夜,亦勿有废。无以因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三调身,四调息,五调心。
此三应合用,不得别说。但有初、中、后方法不同,是则入、住、出相有异也。
【3、调身】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粗故,则心散难录,兼复坐时烦愦,心不恬怡。身虽在定外,亦须用意逆作方便。后入禅时,须善安身得所。
初至绳床,即须先安坐处,每令安稳,久久无妨。
次当正脚。若半跏坐,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令左脚趾与右髀齐,右脚趾与左髀齐。若欲全跏,即正右脚置左脚上。
次宽解衣带周正,不令坐时脱落。
次当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牵来近身,当心而安。
次当正身,先当挺动其身,并诸支节,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异,如是已则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耸。
次正头颈,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当口吐浊气,吐气之法,开口放气,不可令粗急,以之绵绵,恣气而出,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放息随气而出。闭口鼻纳清气,如是至三。若身息调和,但一亦足。
次当闭口,唇齿才相拄着,舌向上颚。
次当闭眼,才令断外光而已。
当端身正坐,犹如奠石,无得身首四肢切尔摇动,是为初入禅调身之法。
举要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4、调息】
四、初入禅调息法者。
息有四种: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
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
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
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
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无障碍。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
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
【5、调心】
五、初入定时调心者。
有三义:一入、二住、三出。
1、初入有二义:
一者调伏乱想,不令越逸。
二者当令沉浮宽急得所。
何等为沉相?若坐时心中昏暗,无所记录,头好低垂,是为沉相。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住在缘中,无分散意,此可治沉。
何等为浮相?若坐时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念外异缘,此是浮相。尔时宜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念,心即定住,则心易安静。
举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调相。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
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当宽放其心,想气皆流下,患自差矣。
若心宽病相者,觉心志散漫,身好逶迤,或口中水涎流,或时暗晦。尔时应当敛身急念,令心住缘中,身体相持,以此为治。
心有涩滑之相,推之可知。
是为初入定调心方法。
夫入定本是从粗入细,是以身既为相,息居其中,心最为细静。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此则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时调二事也。
2、坐住中调三事者。
行人当于一坐之时,随时长短,十二时,或经一时,或至二三时,摄念用心。是中应须善识身、息、心三事调不调相。若坐时向虽调身竟,其身或宽、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觉已随正,令其安稳,中无宽急,平直正住。
复次,一坐之中,身虽调和,而气不调和。不调和相者,如上所说,或风、或喘、或复气急,身中胀满。当用前法随而治之,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
次,一坐中,身息虽调,而心或浮沉宽急不定,尔时若觉,当用前法调令中适。
此三事的无前后,随不调者而调适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调适,无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则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
3、出时调三事者。
行人若坐禅将竟,欲出定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双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僵,犹如风劳,于后坐中烦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须在意。此为出定调身息心法,以从细出粗故。
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说:「进止有次第,粗细不相违。譬如善调马,欲住而欲去。」
《法华经》云:「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
《摩诃止观》行五法
《摩诃止观》卷四(上)云:“五事调已,行于五法,必至所在。”行五法者,谓行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法。此中,欲者,谓离世间妄想颠倒,志愿好乐诸深法门;
精进者,谓坚持禁戒,弃舍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念者,谓常念世间之欺诳可厌,禅定之可尊可贵;
巧慧者,谓等量世间乐与禅定智慧乐之得失轻重;
一心者,谓分明彻见世间诸患之可厌,定慧功德之可尊可贵。一心决定,修行止观。
《童蒙止观》方便行第五
夫修止观,须具方便法门,有其五法:
【1、欲】
一者欲。
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故亦名志,亦名为愿,亦名为好,亦名为乐。是人志愿好乐一切诸深法门故,故名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为其本。」
【2、精进】
二者精进。
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譬如钻火未热,终不休息,是名精进善道法。
【3、念】
三者念。
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是为可贵,故名为念。
【4、巧慧】
四者巧慧。
筹量世间乐、禅定智慧乐,得失轻重。所以者何?世间之乐,乐少苦多,虚诳不实,是失是轻。禅定智慧之乐,无漏无为,寂然闲旷,永离生死,与苦长别,是得是重。如是分别,是名巧慧。
【5、一心分明】
五者一心分明。
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功德可尊可贵。尔时应当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设使空无所获,终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须知道通塞之相,然后决定一心涉路而进,故说巧慧一心。经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义在此也。
《妙胜定经》说:“四重五逆,若除禅定,余无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