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七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业蕴第四中邪语纳息第二之二

有律仪。有不律仪。有住律仪者。有住不律仪者。云何律仪。谓有七种。即离断生命。乃至离秽杂语。云何不律仪。谓亦有七种。即断生命乃至杂秽语。云何住律仪者。谓有七众。一苾刍。二苾刍尼。三正学。四勤策男。五勤策女。六近事男。七近事女。云何住不律仪者谓有十二种不律仪家。一屠羊。二屠鸡。三屠猪。四捕鸟。五捕鱼。六游猎。七作贼。八魁脍。九缚龙。十守狱。十一煮狗。十二婆具履迦。此中屠羊者。为活命故怀杀害心。若买若卖养饲断命。如是一切皆名屠羊。屠鸡屠猪亦复如是。捕鸟者。为活命故採捕众鸟。捕鱼等亦如是。缚龙者。为活命故习咒龙蛇。或言缚象。煮狗者。谓栴茶罗等诸秽恶人。婆具履迦者。谓有傍生名婆具罗。即是蟒类。恒于旷野吞食商侣。有人专能杀之。取商侣价以自活命。由此故名婆具履迦。有说。罝弶名婆具罗。有人为活命故恒设罝弶。取诸众生故名婆具履迦。有说。猎主名婆具履迦。如有颂言。

 鹿出婆具履迦苦  终不还投婆具罗
 智者弃凡俗出家  终不还归苦迫迮

尊者妙音作如是说。若受上命讯问狱囚。肆情暴虐加诸苦楚。或非理断事。或毒心赋税。如是一切皆名住不律仪者。

问如是诸律仪要受方得。此不律仪亦如是耶。或有说者。亦由受得。谓手执杀具誓从今日乃至命终。常作此业以自活命。尔时便得此不律仪。复有说者。虽执杀具自立誓言。然彼不得此不律仪。由二缘得。一由作业。二由受事。由作业者。谓生不律仪家最初作彼杀生等业。尔时便得此不律仪。由受事者。谓生余家为活命故怀杀害心。往屠羊等不律仪所。作是誓言我从今者乃至命终。常作汝等所作事业以自活命。尔时便得此不律仪。复有说者。此亦最初作彼业时。方乃获得此不律仪。彼说不律仪唯一缘得。

若有以下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尽众同分彼诸律仪下品随转。虽于后时励力发起身语意摄恶行妙行。然彼律仪常下品转更不增长。若有以中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尽众同分彼诸律仪中品随转。虽于后时励力发起身语意摄恶行妙行。然彼律仪常中品转不增不减。若有以上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尽众同分彼诸律仪上品随转。虽于后时励力发起身语意摄恶行妙行。然彼律仪常上品转更不损减。故如是。问颇有新学苾刍成就上品律仪。而阿罗汉成就下品律仪耶。答有。谓有新学苾刍以上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有阿罗汉以下品心。起有表业受诸律仪。如是新学苾刍成就上品律仪。而阿罗汉成就下品律仪。

若有最初以下品缠断众生命。于此众生得下品断生命所摄。及不律仪所摄表无表业。于余一切有情身上。唯得下品不律仪所摄无表业。若彼后时随以下中上品缠断众生命。于此众生唯得下中上品。断生命所摄表无表业。更不得不律仪所摄表无表业。先已得故如是最初以中品缠以上品缠。广说亦尔。断生命等。随别渐得不律仪业普顿得故。问如屠羊者不欲杀余众生。何故此人普于一切有情所得不律仪耶。答虽于羊处起不律仪。然诸有情一切皆有羊蕴界处。又彼恶心境界宽遍。故于一切得不律仪。无有是处为分别故。设诸有情皆作羊像。来住前者于彼一切。皆起恶心皆欲杀害。是故于一切有情所得不律仪。

住不律仪者。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非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因。非由一切支。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由一切因。若由一切支。由一切因。得不律仪非于一切有情者。此类无有一切有情者。即是一切有情之类。一切支者。谓断生命乃至说杂秽语。一切因者。谓下中上缠。或贪瞋痴。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非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者谓以下缠断众生命。或中或上非余亦不起余支。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者。谓以下缠断众生命。乃至说杂秽语。或中或上非余。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因非由一切支者。谓以下中上缠断众生命不起余支。有于一切有情得不律仪。由一切支由一切因者。谓以下中上缠断众生命。乃至说杂秽语。住律仪者。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非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非由一切因。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支。由一切因。若于一切有情得律仪。由一切因非由一切支者。此类无有。若由一切支由一切因得律仪。非于一切有情者。此亦无有一切有情者。即是一切有情之类。一切支者。谓离断生命乃至离杂秽语。一切因者。谓下中上品心。或无贪无瞋无痴。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非一切支非一切因者。谓以下心受近事勤策戒。或中或上或二非余。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亦一切支非一切因者。谓以下心受近事乃至苾刍戒。或中或上或二非余。有于一切有情得律仪。亦一切支亦一切因者。谓以下中上心。如次受近事勤策苾刍戒。问若以下中上心。如次受近住近事勤策戒时。即名于一切有情得律仪。亦一切因非一切支。何以言无。答此中但依尽寿律仪作论不依昼夜。所以者何。彼名为斋。于律仪中非决定故。

问如受律仪于下品后复得中品。于中品后复得上品。诸不律仪亦如是耶。或有说者。如得律仪不律仪亦尔。所以者何。诸善律仪作大功用。作大加行尚数数得。况不律仪。如是说者。律仪渐得非不律仪。所以者何。律仪难得以难得故渐受渐得。不律仪易得以易得故顿受顿得。

问如善律仪有支不具。诸不律仪亦如是耶。答健驮罗国诸论师言。不律仪业有支不具。若诸有情生在种种不律仪家。生便瘖痖尽众同分不能言说。彼但可得身三业性不律仪业。不得语四。迦湿弥罗国诸大论师咸作是说。诸不律仪无支不具。如善律仪渐次受者有支不具。诸不律仪则不如是。无渐受故易可得故。问住不律仪者受八戒斋时。舍不律仪得律仪。至明旦时舍律仪还得不律仪耶。答健驮罗国诸论师言。住不律仪者受八戒斋时。舍不律仪得律仪。至明旦时舍律仪还得不律仪。得律仪故不律仪断。舍律仪故不律仪续。迦湿弥罗国诸大论师咸作是说。住不律仪者受八戒斋时。舍不律仪得律仪。至明旦时舍律仪不得不律仪。得律仪故舍不律仪。分齐极故又舍律仪。是故尔时名非律仪非不律仪。若彼有情尽众同分。不复作者不得不律仪。若复作者还得不律仪。尽寿律仪由四缘舍。一舍所学。二二形生。三断善根。四舍众同分。诸持律者说。法灭没时为第五缘。谓法灭没时。一切所学。出家受具。结界羯磨。悉皆息灭。是故尔时律仪亦舍。如是说者。当于尔时先得律仪不舍。已出家者犹名出家。已受具者犹名受具。未出家者无复出家。未受具者无复受具。依此故言一切息灭。

诸不律仪由四缘舍。一受别解脱律仪。二得静虑律仪。三二形生。四舍众同分。问如善律仪舍所学。舍此不律仪亦如是耶。答或有说者。若能决定舍诸杀具。尔时舍不律仪。如是说者。虽复决定舍诸杀具。若不受戒得善律仪。终不得名舍不律仪。

三恶行。三曲秽浊。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三恶行。三曲秽浊。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广辩广说如前。复有说者。前纳息中已分别三恶行。而未分别三曲秽浊。今欲分别故作斯论。

三曲秽浊。谓身曲身秽身浊。语曲语秽语浊。意曲意秽意浊。三曲云何。谓谄所起身语意业。所以者何。谄名为曲。由曲相法所起三业说名为曲。是彼果故。问复何因缘谄名为曲。答直相违故。如有颂言。

 诸盘回屈曲  不平直不正
 嶮坑涧稠林  是皆喻其谄

复有说者。以诸有情谄所损污。难出生死难入涅槃。犹如曲木难出稠林难入聚落。此亦如是故名为曲。复有说者。以诸有情谄所损污。诸所作事将现在前。复还弃背将欲出言复还内止。其性嶮恶难得意趣。难可共交故名为曲。复有说者。以诸有情谄所损污。诸聪慧者皆应远离。如乐净人逃避塚间死尸臭秽。正直所厌故名为曲。复有说者。以诸有情谄所损污。诸佛于彼亦舍大悲。如谄病人良医所弃。障碍正化故名为曲。问谄在何处。答在欲界初静虑非上地。问何故上地无谄。答上地于谄。非田非器非地非依。以非田器非地依。故于彼不有。复有说者。为除其谄往趣上地。若于上地复有谄者。不应加行求趣上地。若下地法上地亦有者。不应施设渐次灭法。若不施设渐次灭法。则应无有究竟灭法。若无究竟灭法。便无解脱。若无解脱亦无生死则一切法无。欲令无如是过是故上地无谄。复有说者。若于是处安立王臣。安立众生尊卑差别。则有其谄。非于上地得有斯事故无有谄。诸有王臣众主尊卑差别。必怀谄曲更相接事故。复有说者。若于是处有诸识身。有寻有伺。及有自性身语表业则有其谄。如是诸法上地皆无故无有谄。三秽云何。谓瞋所起身语意业。所以者何。瞋名为秽。由秽相法所起三业。说名为秽是彼果故。问诸烦恼皆是其秽如有颂言。

 世间诸秽草  能秽污良田
 如是诸贪秽  秽污诸含识
 世间诸秽草  能秽污良田
 如是诸秽秽  秽污诸含识

慢爱无明。余烦恼颂说亦如是。何故此中唯瞋名秽。答虽诸烦恼皆名为秽。然唯瞋恚有二秽名故独名秽。如上颂言如是诸秽秽秽污诸含识。复有说者。由此瞋恚秽自相续。秽他相续。胜余烦恼故说名秽。云何秽自相续。谓若瞋恚现在前时。举身麁强恼悴颦蹙战掉不安。如鬼所着人不喜见。云何秽他相续。谓若瞋恚恼乱他时令他尘垢。或受鞭捶乃至丧命。问瞋在何处。答在欲界。非上二界。问何故上二界无瞋耶。答非田非器乃至广说。复有说者。为除瞋故求趣上界广说如前。复有说者。若于是处有悭嫉结则有瞋恚。所以者何。以诸有情依悭嫉结。于他相续起瞋恚故。上界不尔故无瞋恚。复次若处有无惭无愧。则有瞋恚上界不尔。复次若处有苦忧根。则有瞋恚上界不尔。复次若处有男女根。则有瞋恚上界不尔。复次若处有段食爱及淫欲爱。则有瞋恚上界不尔。释皆如前。是故上界无有瞋恚。复有说者。若于是处有怨害因则有瞋恚。怨害因者名九恼事。色无色界无怨害因故无有瞋。是故尊者妙音说言。怨害因缘则令瞋转。或有说者。若所依身乾燥麁强则有瞋恚。上界依身润泽柔濡故无瞋恚。复有说者。色无色界有瞋对治。谓等引慈故无有瞋。如于是处若有吠蓝婆风。是处云场终不得住上界亦尔。有瞋对治等引中慈。吠蓝婆风故瞋云场于彼不住。

三浊云何。谓贪所起身语意业。所以者何。贪名为浊。由浊相法所起三业说名为浊。是彼果故。问何因缘故贪名为浊。答能染浊故。世间染色说名为浊。如世间说根浊茎浊枝浊叶浊花浊果浊。此皆能染故名为浊。复次浊者是鄙下义。世间并谓多贪欲者名为鄙浊。复次浊者是不清净义。由贪蔽心习近染法舍净法故。问贪在何处。答在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已说自性今当显示杂无杂相。为三恶行摄三曲秽浊。三曲秽浊摄三恶行耶。答应作四句。有恶行非曲秽浊。谓除欲界谄瞋贪所起身语意恶行。诸余身语意恶行。有曲秽浊非恶行。谓初静虑谄贪所起身语意业。及余色无色界贪所起意业。有恶行亦曲秽浊。谓欲界谄瞋贪所起身语意恶行。有非恶行非曲秽浊。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说。谓于色蕴中除不善色。及谄贪所起有覆无记色。取余色蕴。于行蕴中除不善思。贪瞋邪见及谄贪所起有覆无记思。取余相应不相应行蕴。及三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

此中有二种等起。谓因等起。及刹那等起。因等起名能转心。刹那等起名随转心。问五识亦能作二等起发身语业不。或有说者。五识不能发身语业。所以者何。唯有意识于身语业。作转随转令彼业现前。五识不能作转。亦不能作随转。不能令彼业现前。问若尔如说自见身表业。自闻语表业。三识识。此云何通。答不见身表但见余相。不闻语表但闻余音。即由此义名见名闻。三识识者。缘他身业非自身业。复有说者。五识亦能发身语业。以意识作能转亦作随转。五识虽不作能转。而作随转发彼业故。若作是说。即为善通自见身表自闻语表。所以者何。若以意识作能转及随转。亦以眼识作随转者便见身表。若以意识作能转及随转。亦以耳识作随转者便闻语表。三识识者。亦缘自业亦缘他业。尊者僧伽伐苏说曰。五识亦能发身语业。作因等起及刹那等起。所以者何。如有士夫先不作意。欻被他打即还打彼。非于尔时得起我当打彼思念。当知即是住身识打。是故五识亦能发起身语二业。作因等起及刹那等起。如是说者。五识不能作因等起发身语业。所以者何意识于身语业作能转及随转。五识唯作随转不作能转故。

此中若善心作能转。即善心作随转。若染污心作能转。即染污心作随转。若威仪路心作能转。即威仪路心作随转。若工巧处心作能转。即工巧处心作随转。发身语业。问若威仪路心作能转。即彼心作随转者。如有行时遇见佛像等起善眼识。或见淫女等起染眼识。如是岂非善染随转起彼业耶。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此由觉慧速疾回转起增上慢。谓于行位起此眼识。而实行时则善心染心不现在前。若善心染心现在前时即止不行。此善心染心。但如伴者不名等起。复有说者。威仪路心发起业时。善染心等相助发起。是故威仪路心转时。其随转心容有三种。谓善染无记。问若工巧处心作能转。即彼心作随转者。如画师画作佛时起善眼识。画女人时起染眼识。如是岂非善染随转发彼业耶。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觉慧速疾起增上慢。谓于画时起此眼识。而实画时善心染心不现在前。若善心染心现在前时便止不画。此善心染心。但如伴者不名等起。复有说者。工巧处心发起业时。善心染心相助发起。是故工巧处心为能转时。其随转心容有三种。谓善染无记。问异熟生心何故不能作二等起发身语业耶。答强盛心发身语业。异熟生心其性羸劣故不能发。复有说者。若身语业异熟生心。为二等起而发起者。此身语业当言是何。为威仪路。为工巧处。为异熟生。若威仪路。或工巧处。异熟生心云何能发。若异熟生此身语业应是异熟。然身语业定非异熟。加行起故。亦不可说为善染污。执异熟生心所起故。由此异熟生心。不能发身语业。复次若见所断心作能转。修所断心作随转。或修所断心作能转。即修所断心作随转。发身语业斯有是处。若见所断心作能转。即见所断心作随转。或修所断心作能转。见所断心作随转发身语业无有是处。何以故。以见所断心不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故。今于此中。因论生论。问何故住见所断心。不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耶。答要麁散心。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此心微细故不能发。复次外门转心。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此心内门转故不能发。复有说者。若见所断心。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者。此业当言是何。为见所断。为修所断。为俱所断。若见所断者。此身语业应非修所断法为方便依。谓修所断四大所造。若修所断者。不应以见所断心。为刹那等起。若俱所断者。随所起一业应成二分。如是则一法有二自性。但不尔故见所断心非刹那等起。问若见所断心不能作刹那等起。发身语业者。契经所说当云何通。如契经说。诸邪见人所有身语意业。若思若求若所造作。一切皆得不可爱不可乐非悦意果。所以者何。此见暴恶所谓邪见。答依因等起作如是说。非依刹那等起是故无过。复次若此众同分心作能转。即此众同分心作随转。或余众同分心作能转。即余众同分心作随转。发身语业斯有是处。若此众同分心作能转。余众同分心作随转。发身语业无有是处。复有说者。亦有是处。谓如有人发愿当作五年大会中间命终。乘此愿力生富贵家自忆宿命。如昔所愿一切皆作。如是则名此众同分心作能转。余众同分心作随转发身语业。

三妙行三清净。谓身语意清净。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三妙行三清净。虽作是说而不广辩。广说如前。复有说者。前纳息中已分别三妙行未分别三清净今欲分别故作斯论。

为三妙行摄三清净。三清净摄三妙行耶。答随其事展转相摄。所以者何。诸身妙行即身清净。诸语妙行即语清净。诸意妙行即意清净。问无漏妙行永离垢离秽离浊可名清净。有漏妙行既是有垢有秽有浊。云何名清净。答有漏妙行以分清净故名清净。所以者何。有漏妙行亦能离乃至无所有处诸烦恼垢。故得名清净。复有说者。有漏妙行能引发。随顺第一义清净故亦名清净。

三妙行三寂默。谓身语意寂默。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三妙行三寂默。虽作是说而不广辩。广说如前。复有说者。前纳息中已分别三妙行。未分别三寂默。今欲分别故作斯论。

三妙行三寂默。为三妙行摄三寂默。三寂默摄三妙行耶。答应作四句。有妙行非寂默。谓除无学身语妙行。诸余身语妙行。及一切意妙行。有寂默非妙行。谓无学心。有妙行亦寂默。谓无学身语妙行。有非妙行非寂默。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广说。谓于色蕴中除善色。行蕴中除无贪无瞋。正见及诸善思。识蕴中除无学心。取余色行识蕴及二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

三清净三寂默。为三清净摄三寂默。三寂默摄三清净耶。答应作四句。有清净非寂默。谓除无学身语清净。诸余身语清净。及一切意清净。此复云何。谓学非学非无学身语清净。及三种意清净。以意寂默唯无学心故。有寂默非清净。谓无学心非业性故。有清净亦寂默。谓无学身语清净。有非清净非寂默。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广说。

问何故于五蕴中。唯色识二蕴建立寂默非余蕴耶。答应具建立而不立者。当知此义有余。复有说者。此中显示最初最后故作是说。初谓色蕴后谓识蕴。如说初后如是入出趣向已度。方便究竟当知亦尔。复有说者。此中显示最麁最细。于五蕴中。色蕴最麁。识蕴最细。复有说者。真实寂默唯无学心。此无学心由谁比度。谓身语业。故唯无学心身语业。建立寂默。问何故寂默唯在无学。答唯无学身中寂默可得。学及非学非无学身中皆不可得。因论生论何故唯无学身中寂默可得。非余耶。答由此寂默是最胜法。非劣身中有胜法可得。所以者何。若说胜法则无学法。胜非学法等。若说胜补特伽罗则无学补特伽罗。胜非有学等。复有说者。无学身中烦恼意言究竟息灭。寂默圆满故立寂默。余身不尔故不建立。

问妙行清净寂默有何差别。或有说者。名即差别。谓名妙行。名清净。名寂默。复有说者义亦差别。谓善巧作义是妙行义。体洁白义是清净义。离痴乱义是寂默义。复有说者。能感爱果故名妙行。不杂烦恼故名清净。究竟静息故名寂默。是谓妙行清净寂默三种差别。诸身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身业耶。设非理所引身业。彼尽身恶行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有非理所引身语意业。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广辩。广说如前。复有说者。前纳息中虽已分别三种恶行。而未分别非理所引身语意业。今欲分别故作斯论。诸身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身业耶。设非理所引身业。彼尽身恶行耶。答诸身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身业。何以故。以诸恶行皆违理故。非理作意所等起故。有非理所引身业。非身恶行。谓有覆无记身业。及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身业有覆无记身业者。谓初静虑地谄爱等烦恼所起身业。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身业者。谓应如是去来。而不如是去来等。广说如前。诸语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语业耶。设非理所引语业。彼尽语恶行耶。答诸语恶行。彼尽非理所引语业。何以故。以诸恶行皆违理故。非理作意所等起故。有非理所引语业。非语恶行。谓有覆无记语业。及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语业。有覆无记语业者。谓初静虑地谄爱等所起语业。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语业者。谓应作一言而不作等。广说如前。

诸意恶行。彼尽非理所引意业耶。设非理所引意业。彼尽意恶行耶。答应作四句。有意恶行非非理所引意业。谓贪欲瞋恚邪见三种意恶行。有非理所引意业非意恶行。谓有覆无记意业。及无覆无记非理所引意业。有覆无记意业者。谓欲界系萨迦耶见。边执见相应思。及色无色界一切烦恼相应思。无覆无记非理所引意业者。谓思能起。如前所说。无覆无记非理所引身语二业。有意恶行亦非理所引意业。谓不善意业。有非意恶行亦非非理所引意业。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广说。谓于行蕴中作四句。于中除贪瞋邪见。及染污思。并无覆无记非理所引思。取余相应不相应行蕴。及四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

诸身妙行。彼尽如理所引身业耶。设如理所引身业。彼尽身妙行耶答诸身妙行。彼尽如理所引身业。何以故。一切妙行不违理故。如理作意所等起故。有如理所引身业非身妙行。谓无覆无记如理所引身业。此复云何。谓应如是去来。而能如是去来等。广说如前。

诸语妙行彼尽如理所引语业耶。设如理所引语业。彼尽语妙行耶。答诸语妙行。彼尽如理所引语业。何以故一切妙行不违理故。如理作意所等起故。有如理所引语业。非语妙行。谓无覆无记如理所引语业。此复云何。谓应作一言而作一言等。广说如前。诸意妙行。彼尽如理所引意业耶。设如理所引意业。彼尽意妙行耶。答应作四句。有意妙行。非如理所引意业。谓无贪无瞋正见三种意妙行。有如理所引意业。非意妙行。谓一分无覆无记如理所引意业。即思谓能起。如前所说。无覆无记如理所引身语二业。有意妙行。亦如理所引意业。谓善意业。有非意妙行。亦非如理所引意业。谓除前相。相谓所名如前广说。谓于行蕴中作四句。于中除无贪无瞋正见及善思。并无覆无记。如理所引思。取余相应不相应行蕴。及四蕴全并无为法。如是一切作第四句。故言谓除前相。

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七

 

上篇: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200卷)

下篇:阿毗昙毗婆沙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阿毗昙心论经

阿毗昙心论经序 今欲解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问曰。...

众事分阿毗昙论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一 尊者世友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

鞞婆沙论

鞞婆沙论卷第一 阿罗汉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

长阿含十报法经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佛说孙多耶致经

佛说孙多耶致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佛说大爱陀罗尼经

佛说大爱陀罗尼经...

银色女经

银色女经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西天...

佛说乐想经

佛说乐想经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

高雄文殊讲堂清规

1、真观照。保持秒秒安祥。一日明心见性。灵光普荫人...

本焕长老与印顺法师开解众生疑惑

现代社会把人的各种欲望都裹挟在里面,拼命刺激你,但...

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

念佛行者由忆念弥陀之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总其观...

为什么有些人遇到不顺心事就生退心

问: 有一些人刚开始修行善法都很进步到后来或碰到不...

你无法把香蕉皮骂进垃圾桶

大学阶梯教室里,一场演讲会即将开始。主讲人是蜚声海...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这两种人难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义

寺庙不是用诚心换利益的市场,而是用诚心求真知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