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省思智语》

海涛法师  2010/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努力培养良善的心地与睿智的行为,而不要轻易与人辩论,良善的心地和睿智的行为,才是感化邪见众生的最佳途径。

2.悲观的人是在机会中看到危险,乐观的人是在危险中看到机会。

3.不彰人短,不炫己长,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4.人往往信赖外在的价值,从金钱身上寻找人生解答,或求诸于力量,结果走上破灭。

5.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6.完美的声名,或功勋伟业,总是容易受到他人的忌妒,猜疑、怨瞋的。故做为一个君子,便要明哲保身,不能一人独占,使人生怨恨诽谤。

7.不要以富贵贫贱论成败得失,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

8.任劳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评。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评之中藏金玉。

9.内部有了纯洁无瑕的心灵,外表才会发出闪烁的光明。

10.任何的生活,都没有伤感的必要。缅怀过去,更别忘了要策励将来。常常给自己追溯反省的机会,把握时间去妥善利用人生之旅。

11.人生的目标,是来受报、还愿、发愿的。人的价值,不在寿命的长短,而在贡献的大小。

12.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与疲累。

13.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14.人生就像在大海中的孤舟,漂浮不定,何其短暂与脆弱,实应努力掌握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意志,在短暂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永恒,在脆弱的生命中,证得至刚博大的理体。

1.人生一切都是无常的,任何一事物都不能永远存在。盛极必衰,荣昌的也必然会枯谢,无论何物都逃不过生灭之法,这就是绝对的真理!

2.漫长的人生旅程,如果没有宗教的信仰,就好比失去指南的大海孤舟,不知归宿何方。所以说,人不可无宗教信仰。

3.宗教的目的,乃是要导引世人,步上和谐安详的康庄大道。所以各宗教不应该互相诽谤,让没信仰者,更加歧视宗教。

4.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实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5.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知识与经验,首先应试着去接纳别人。以诚恳谦虚的态度,从事心性上的历炼与修养。

6.不必表现突出奇异,内中有德自会感于表。

7.缺乏真诚,敷衍塞责,历久露伪,人将鄙弃。

8.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自大与懒惰。不必羡慕别人的收获,但问自己是否有在耕耘。

9.生命的意义是为了服务,生活的价值是为了奉献。

10.厚以待人,严以律己,以贡献代替占有,以力行代替空言。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经得起一切考验的人,成就自然归于他。

11.常批评别人的缺失,会使自己后患无穷。

12.一个人不要问你的工作贵贱和阶级的高低,而要问的是你所作的工作对国家及社会有无贡献。

13.一个人必须要有清廉的操守,然后才能有伟大的作为。

14.想做一个聪明的人,需细心去听人家说话,以镇静的态度来回答。无话可说的时候,要懂得三缄其口。

15.一切事业的成就,均系于愿力,愿力就是创造性的动力。

1.人与人之相处,若能时时抱着感恩的心,则仇恨、忌妒便会消失无踪,生活才能获得美满。

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感恩能使我们成长,报恩能助我们成就。

3.面对许多的情况,只管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而不担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会有烦恼了。

4.以无益的话,去占别人有用的时间,不仅使人讨厌,简直是不道德的。以有用的时间去做无用的事,非但无补实益,简直是糟蹋人生。

5.立人之极,建佛之因,人道之正果,即大乘之始阶。尽吾人的能力,专从事利益人群,便是修习佛的因行。由遵行人伦的道德,养成人格,而渐修菩萨行。

6.要学佛先学做人,要学做人先得经过磨炼。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一样,先要经过千锤百炼,然后细心地去琢磨,才能成为得心应手的利器。

7.一个发菩萨愿的修行者,应该时常提醒自己,生命就在呼吸间。所以只要认为是自利与利他的事,就不必畏惧旁外的是非,只管勇往直前地去完成它。

8.一个修行者,在漫长的岁月当中,必定会遭遇到无数外力的摧残,但却依旧要傲然地挺立。

9.一个学佛者,更要从清静的生活中,去学习如何甘于淡泊、如何庄严自己、如何在逆境中处于泰然、在顺境中不迷失自己。

10.《大智度论》云:「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11.唯有般若,才是佛法不共于世间哲学与宗教的分水岭。唯有般若,才能开显佛法的究竟真义。

12.善学佛者:依心不依古,依义不依语,随时变通,巧逗人意。依天人界,进化界,种种学问,种种艺术,发明真理,俾益有情,是谓行菩萨道。

1.仁爱与慈悲的反面即是烦恼与染污,就是贪、瞋、痴三毒。这些烦恼与染污会阻止我们发展仁爱与慈悲。

2.我们最大的敌人,便是自认为比他人了不起,这会给我们和他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3.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4.世间无常,要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然后才能安心的人,恐怕永远陷于不安之中。能够调整自心,随遇而安,才是真正的安心之道。

5.「娑婆」是印度语,本义为「堪忍」,本来就带有痛苦、受诸烦恼的意思。因此在娑婆世界的人,若是想寻求长久的安稳和快乐,无疑是缘木求鱼。

6.自我爱惜心念和烦恼的解药是佛法,因为佛法是它们的相反。

7.爱心是对万物持续的温暖关怀,一个人若只有智慧而没有悲心、爱心,仍旧是一种冷漠的心态,甚至可能变成自利的邪见。

8.一个心怀悲心的学佛人,必然是神清气爽, 越来越快乐的人。

9.一个修行、学佛的人,精神生活会更加丰富,人生许多无可避免的不如意之事,也不会伤害到他。

10.善恶因果报应和佛菩萨的灵感道理虽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彻底相信的却不多。这所谓信,不是口头说说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实实去信的。

11.龙树菩萨曾说,智与信必须携手并进。信为高级转世之因,智为觉悟之源,也有句话说「信心来自于清楚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要知道我们为何而信。

12.以「正觉」为人生目标的生活,就是时时保持一个愿行——正确不谬地觉察世间万有本质的真相,并以身语、意去切合这种觉察,恒常安住于大乐、自在、寂静的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生命感悟法语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们,好好运用今生为死亡早做准...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星云大师智慧法语

1、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

慧律法师《荒漠甘泉》(义工大会开示法语)

真正的体贴,是不使对方难堪的。 愤怒的人,只张开嘴...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

香海禅心短信集(人生励志格言)

一、 1、事情的成功与否,虽然不去计较,然而一份努力...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佛教词典】六种巧方便

(名数)菩萨六种之善巧方便也。一随顺巧方便,谓顺次...

【佛教词典】钵刺底羯烂多

(杂语)Pratikrānta,译曰顺次第。唯识述记四末曰:...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印光大师谈素食的推广

推广素食的方法 素食的好处诸多,学佛之人理应善巧方便...

禁止杀生可获十种功德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

病者应以「无所得」来调伏其心

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生、老、病、死是分段八苦的内容...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

四种陀罗尼有何含义

陀罗尼这句话,是翻个能遮、能持的意思。遮,就是灭除...

变化的只是我们的心

我们常常无意中把世界过于美化,或者把世界过于丑化,...

以平等心接受供养

在舍卫城,人们常常大事举行供养,供养佛陀亲自带领的...

如何辨别假和尚

问: 当前有个现象,许多出家人不用心诵经弘法,而去专...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难才出世。阿难跟...

佛教的生命观

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香海禅心短信集(人生励志格言)

一、 1、事情的成功与否,虽然不去计较,然而一份努力...